□本报记者 温庆磊
“目前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的居民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够理想,而社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又认为劳动强度过大、担负项目过多、薪资与劳动强度有差距。”在有关提案中,民进滨州市委综合列举了滨州市社区医疗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滨州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整体发展不均衡,公立社区医疗机构所占比例偏低,公益化等相关政策体现不够。”提案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市10个县区的77处乡镇卫生院、25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1287处村卫生室,公立所占比例达不到四分之一。在零差率药物使用上,公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要求使用率高于私立机构,但因其总数太少,不能充分体现社区使用零差率药物可降低大处方、解决看病贵的优势,从而弱化了医疗惠民政策,社区医疗公益性体现不充分。
“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人员相对劳动强度大,服务功能不断增加,但人员配置没有增加,缺乏定期、有效的业务培训。”提案分析指出,社区医疗机构营业时间大多数为早8点至晚7点,中午不休息,再加上有出诊需要,每天需要2个替换班次。另外,社区新增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功能,其中产前检查责任重大,社区难以承担。对于专业性很强的产前检查、儿童保健难以胜任,容易造成漏检、误检问题。
卫生部门要求社区医疗机构每年完成一定建档数量,但居民对社区医疗机构信任度不够高,许多居民不同意建档,即便勉强同意建档,有病先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者数量仍很少,造成档案使用率偏低,许多档案闲置,甚至成了死档。
针对存在的问题,民进滨州市委在提案中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建立全科医师人才库,公立医疗机构人员可统一调配,并形成良好竞争机制;第二,尽快扩大公立社区医疗机构规模;第三,尽快建立医疗信息化大平台,重视健康档案使用率;第四,控制社区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确保医疗质量;第五,加强社区医疗机构考核管理,提高从业人员待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张静1月16日早上7时,车身喷涂绿色带有统一标识的厢式货车开进了泰山名郡小区。车子在小区门口边的小板房前停下,工作人员忙着将一筐筐新鲜的白菜、菠菜、蘑菇、土豆、...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