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集收费站雾情 记者 徐志强 摄
□本报记者 崔畅
本报讯1月31日,大雾来袭,滨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再次遭遇挑战。当日空气能见度极低,部分区域能见度不足200米,局部小于50米。城区PM2.5浓度24小时均值最高为248,达重度污染等级。
>>大雾弥漫 空气污染严重
市民生活、出行不便
从31日早上开始,大雾弥漫且“浓度”不断增加,至中午12:00左右,城区被浓雾笼罩成白茫茫一片,能见度不足200米,空旷地段局部能见度不足50米,路上行驶的车辆在距离较近时也只能看到双闪灯在不停闪烁。下午14:00左右,在西区渤海十六路附近,已无法看到50米外马路对面的写字楼。
大雾天气给市民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也再次给滨州市空气环境质量带来明显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状况由前两天的轻度污染转为中度、重度污染。
>>首要污染物仍为PM2.5
达重度污染标准
31日下午17:00左右,省环保厅网站的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发布页面显示,滨州市城区6个监测站点中,空气质量指数AQI有3个为中度污染,另外3个为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仍为PM2.5。
受大雾影响,PM2.5值再次被推高。据悉,城区PM2.5浓度虽没有达到上次雾霾天的最高值,但与前几日相比有明显升高。截至晚上19:30左右,城区PM2.5浓度最近24小时均值为每立方米187微克,达到重度污染标准。6个监测点位中最高值为每立方米248微克(0.248mg/m3),最低值为每立方米130微克(0.130mg/m3)。
当天下午16:30,最近1小时环境空气能见度均值市环保局监测点为0.5千米,北中新校监测点仅有0.2千米;当晚20:30左右,两处监测点的最近1小时空气能见度均值均为0.1千米,局部能见度小于50米。
>>气象部门发布大雾
橙色预警 霾黄色预警
记者同时了解到,针对此次大雾天气,气象部门在31日当天连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信号,滨州市气象台在当天下午16:00左右发布了霾黄色预警信号,提示内容为:滨州市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3000米的霾且可能持续。据相关部门预测,在近日冷暖空气交替频繁的情况下,雾天还将持续,直至本周末可能有冷空气进入滨州市,期待较强冷空气到达后,滨州市大雾天气会有所减轻。
新闻推荐
@阳光滨州:【你的身体现在需要哪些水果?】1、用脑过度吃:龙眼、苹果。2、失眠、睡不好:番茄、木瓜。3、皮肤粗糙、想美白:柠檬、葡萄柚。4、情绪不稳、安神:桃子。5、节后应酬解除胀气:火龙果。6.气...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