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路彩云
本报讯 3月19日,本报“爱心档案”栏目报道了高新区小营街道办事处的一个不幸的家庭,丈夫几年前离世,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张梅花一人的身上,上有年事已高的父母,下有一双上学的女儿,连维持生活的工作也因种种原因失去了,为了筹钱供女儿上学,这个无助的母亲竟然想到了卖肾,求助无门之下曾获本报救助过的她再次给本报打来了求助电话。
报道发出后的当天上午记者就接到了好几位爱心人士打来的电话,他们纷纷表示想为这一家人捐点钱让他们度过难关,“我从今天的报纸上看到了那个想卖肾供孩子上学的新闻,确实很受感动,也觉得这一家人的生活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想联系联系她,看看能不能给她提供点帮助。”一位报刊亭的老板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她才告诉记者她姓蔡,想给这一家人捐点钱。
没过多久,火天印社的王先生也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要为这一家人捐钱,“翻看今天报纸的时候看到了这篇报道,这一家人确实不容易,这个当母亲的很坚强,我们的工作单位是在市里,所以没办法给她提供什么工作,大家商量了一下就想给她送点钱去,帮她解决一下燃眉之急吧!”
火天印社一直很关注本报的爱心公益活动,在“滨州哥哥爱心助学行动”的时候就曾经积极参与过,当本报记者替张梅花一家向他们致谢时,打来电话的王先生只说了一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没啥!”
好心人们的关注或许会改变张梅花一家暂时的困境,但对她来说一个安身立命的工作可能才是一家人生活的保障,在此本报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同携起手来为张梅花寻找一份工作地点在小营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为这个不幸的家庭提供一份长久生活的保障。
鲁北晚报爱心咨询热线:15854326281 路彩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常云怡晚报15505460155热线讯 3月21日上午9点左右,有热心市民拨打本报热线称,市区黄河五路滨州学院南门附近路面积满...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