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区共有省定重点贫困村103个,目前46个省定贫困村已实现整体脱贫,仍有57个未脱贫省定贫困村、贫困户6340户、贫困人口1.1万人。沾化区坚持与全市“两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总体要求同步,利用两年时间,分步完成全区57个贫困村、1.1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计划2016年全区完成24个贫困村、6500人的脱贫任务,2017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
围绕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两个方面,沾化区高标准、大力度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行业扶贫和政策扶贫“五大工程”,成功探索了一条符合沾化实际的特色扶贫开发之路。
谁扶?“五位一体”保障攻坚
为实现“两年完成脱贫任务”的目标,沾化区坚持区、乡、村三级和区直行业部门、社会各界“五位一体”抓扶贫,层层夯实责任,确保率先完成脱贫目标任务。调整充实了由区委书记和区长任组长的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已召开全区脱贫攻坚动员会、现场推进会、专题调度会16次。在区级层面,新组建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14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在乡镇和村层面,各乡镇(街道)都成立了相应的扶贫机构,均配有3-4名专(兼)职工作人员,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
沾化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扶贫开发工作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区直各成员单位都编制并出台了专项扶贫方案,形成了“1+38”***政策体系。同时,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制定了金融扶贫、光伏扶贫一系列具体配套的实施办法,深入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制订《滨州市沾化区脱贫攻坚工作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明确扶贫责任分工;出台《沾化区关于开展“百企帮百村”企业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构建了“五位一体”抓扶贫的工作格局。
扶谁?“四个精准”夯实基础
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脱贫的基础和前提,落实帮包责任是根本。对象精准,开展精准识别。结合全区“驻村蹲点调研月”活动,按照“六看”工作法和省定贫困标准,历时半月时间,组织全区4000多名干部职工,完成了对全区11万农户的调研走访,精准识别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1.1万人。同时,按照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要求,坚持“一户一档”,把精准识别的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录入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系统,真正摸清了脱贫“家底”,做到动态管理、应扶尽扶。
派人精准,全面推进驻村帮扶。常态化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月”、“扶弱解困联村为民”、党员干部全员联户等活动,出台了《关于全区领导干部帮包贫困户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41名区级领导、647名科级干部和58名省市区“第一书记”落实了帮包6300多户贫困户的帮包责任,实现领导干部帮包全覆盖。
管理精准,加强业务培训。在区级层面,先后举办各专题扶贫培训班15期次,培训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扶贫办主任等骨干人员3200人次。在乡镇和村层面,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举办乡村两级干部培训33期,培训乡村两级干部和“第一书记”4950人次,着力提升基层扶贫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资金使用精准,统筹整合资金分配。今年以来,省市下达专项扶贫资金3124.43万元,区级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集中用于脱贫攻坚。按照省扶贫开发办、省财政厅《关于加强2016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监管的意见》,已下达资金3110万元。
咋扶?“五大工程”精准施策
围绕“五个一批”要求,沾化区统筹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行业扶贫、教育扶贫和政策扶贫“五大工程”。
产业扶贫工程。把产业扶贫作为发展的根基和脱贫的主要依托。目前,2016年完成产业扶贫项目17个,在建项目7个,正在招标的光伏项目23个。这些项目可带动103个村、951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增收900余元。尤其是在光伏扶贫方面,出台了《关于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组织有关企业开展光伏扶贫调研5次,完善了古城、泊头等8个乡镇32个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电网接入、登记备案、政府采购等手续。目前,投资1045万元的32个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已进入政府采购程序,预计7月底开工建设。投资8.5亿元、105.2兆瓦的集中式光伏扶贫项目已报国家发改委。预计该项目在实现46个已脱贫省定贫困村稳定享受政策的同时,可带动全区12917名贫困群众脱贫。
就业扶贫工程。开展企业送岗脱贫活动,“春风行动”期间邀请区内外企业56家,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祥瑞祥纺织、瑞东牧业、雅士享等企业主动参与社会扶贫,创造就业岗位1050个,帮助465名贫困户实现就业。
行业扶贫工程。区直有关部门主动承担扶贫责任,积极与区扶贫部门对接,先后承办了全省海外就业***滨州市沾化区对接大会,开展了“温暖牵手、与爱同行”巾帼助困活动、邮政优惠购等活动,举办冬枣技术培训班130期,培训贫困枣农8000人次,帮助贫困村适龄青年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教育扶贫工程。为做好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全区新招聘教师60名,资助农村贫困家庭学生1350名。认真落实“雨露计划”项目,提升贫困对象就业、创业和发展产业能力,做好全区49名贫困学生职业教育补助申请发放工作。
政策扶贫工程。今年区政府拿出1000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集中用于脱贫攻坚。整合各类资源,捆绑使用扶贫专项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效应。认真落实“两线合一”、金融扶贫、光伏扶贫、健康扶贫等各类扶贫政策,兜住民生底线。特别是作为省级金融扶贫试点县,今年全区安排风险补偿资金1000万元用于小额扶贫信贷,风险补偿金放大10-15倍可撬动金融资本1-1.5亿元,同步筹措配套贴息,推动全区小额扶贫信贷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共有10家企业和420户贫困农户提出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申请。
新闻推荐
...
滨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滨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