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新闻 惠民新闻 阳信新闻 无棣新闻 博兴新闻 邹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滨州新闻 > 正文

堤防工程·通衢大道·黄河风情带——写在滨州南外环拓宽改建工程顺利完成半年任务之际

来源:滨州日报 2016-07-20 13:35   https://www.yybnet.net/

半年来,南外环拓宽改建工程实现了多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多个纪录。本报记者 田政  本报通讯员  鲍树建 张强胜 

从年初到现在,一批建设者一直在滨州南外环堤防忙碌着,测量、拆迁、清障、土方填筑……半年来,南外环堤防用一个半月完成13.02公里的征地迁占工作,90天完成227.46万立方米的土方填筑,实现了多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创造了多个纪录。南外环隆起了更加宽阔厚实的腰身。随着一系列后续工程的完成,南外环即将强有力地承担起新的更加光荣的历史使命。

南外环改造工程,是市政府列出的2016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对改善滨州市交通环境、方便市民出行意义重大。为确保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凯,副市长李维东分别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对工程建设各项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和统筹安排,南外环路各相关部门抓紧时间往前赶,坚决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好工程建设,在全市重点工程建设中率先开工、率先形成会战高潮,为全市重点工程建设带了个好头,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2016年底,南外环改造工程将具备通车条件。景观工程建设也将次第展开。以南外环城市快车道为主轴,具有跨黄河城市特色的滨州又一重要景观带即将横空出世。

滨州黄河段在提高黄河堤防抗洪能力和防洪抢险车辆通行能力的同时,为滨州城市增添一条重要快车道,也增添一道靓丽的黄河风情带。

黄河堤坝防洪工程兼做城区道路拓宽改建,经黄委批复,在全国尚属首例

作为滨州人,大概很少人没有走过南外环路。享受这条道路的便捷的同时,也对这条既是黄河堤坝,又是环城道路的特殊交通线印象深刻:风景优美,通行便捷,但也捏把汗。这条路高高的,窄窄的,而且弯弯曲曲。堤坝的一边是茂密的树林和宽广的农田,另一边是密密丛丛的高楼大厦——那是滨州的市城区。黄河的堤坝,是一道弯曲的屏障,一手拱卫起滨州市城区,免遭黄河泛滥,洪水侵袭之苦。

南外环路建在黄河堤坝上。没有黄河堤坝,也就没有这条南外环路。

据考,黄河下游的堤防工程,远在春秋中期就已经逐步形成。自人民治黄以来,滨州市堤防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加高、加固及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提高了抗洪能力,为防洪保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2001年黄河小浪底工程的投入运行,大大降低了洪灾的机率,保证了滨州市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但将黄河堤坝防洪工程兼做城区道路,在黄河下游尚属首例。这也是由于滨州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要求决定的。黄河横穿滨州市区,南外环路是市城区重要的东西向道路, 承担着市区南部东西连接功能, 以及长深高速滨州南出入口的集散功能。

滨州市结合“四环五海”规划,抓住黄河堤防标准化建设的机遇,积极向黄河河务部门争取。2007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黄规计[2007]44对滨州 “关于黄河下游山东张肖堂堤段堤防建设标准有关问题的复函”作了批复:原则同意提高滨州张肖堂263+550—270+740堤段建设标准,并作为城区道路使用。

这段长7190米的堤防帮宽由12米加宽到14米,硬化路面由原设计6米加宽到12米,按照二级公路标准修建,基本满足了当时南外环路的通车要求,缓解了当时城市交通压力。

但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南外环路的交通能力已与此不相适应了。进一步拓宽改造,迫在眉睫……

滨州市再次积极争取,南外环路拓宽改造获得黄委批复。双向2车道将拓宽改造为双向4车道

家住滨州市区麒麟阁小区,在高新区上班的任先生,几乎每天两趟走南外环道路。“南外环路没有红绿灯而且不堵,上下班都走这条路。”任先生表示:“但是现在车越来越多,路窄又很多弯儿,特别是有大车经过或者旁边有摩托车的时候,就开得很紧张、小心。”

任先生的经历是城市发展的缩影。南外环道路西起渤海二十一路东至渤海五路总长13.02公里,其中占用黄河堤防12.6公里,堤顶总宽度14米,为双向两车道。随着城市空间向南拓展的速度加快, 交通量不断增加,原来的南外环路承受了更多的交通分流,加之路面较窄,双向两车道且弯道多, 通行力受限, 交通事故增多, 制约了城市发展。

滨州市曾特别委托中规院交通分院现场监测分析,该路段车流量大, 已处于饱和状态, 加之设计标准较低,已远远不能满足通行需要。

面对南外环路改造的迫切需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结合黄河“十三五”防洪工程建设提出了拓宽南外环的想法并组织有关单位研究制订方案。从2015年3月初,滨州市开始着手这项工作的初步规划设计。2015年3月18日,滨州黄河河务局第一次向山东河务局作了汇报。市委副书记、市长崔洪刚于8月份亲赴黄委会作了专题汇报,副市长李维东也多次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

几经周折、多次沟通、协调,2015年12月29日,黄委会同意批复该项目:原则同意滨州市利用黄河堤防扩建南外环堤防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工程建设任务是在不影响防洪工程功能、保证防洪抢险交通的前提下,帮宽滨州南外环部分黄河堤防,利用黄河堤防兼做城市道路,以满足道路使用年限内滨州市对南外环车流量的需求。

在2016年全市“两会”上,南外环道路扩建被确定为全市重点工程和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要求由双向2车道拓宽改造为双向4车道,确保12月底前达到通车条件。 

齐心协力,倒排工期,目前堤坝填筑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他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2016年 1月26日,市政府召开南外环路拓宽改造工程推进会上,南外环路拓宽改造工程建设指挥部宣布成立,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运输局。南外环路扩建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看似简单的道路拓宽,内部却有着难以想象的艰巨。半年来,所有参与南外环拓宽工程的相关单位加班加点,南外环指挥部工作人员养成了“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习惯,工程部的人员全天盯靠在施工现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去南外环路上转一圈,他们苦中作乐地把这一固定节目称为“黄河风情一日游”。由于要实现年底具备通车条件的目标,指挥部办公室及各相关单位全力以赴。房屋拆除和地面附着物迁移历来是工程建设的难点。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仅仅树木房屋、线路管道等的清理,就牵涉到滨城区、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交通、财政、国土、住建、河务等十几个单位和部门。从2月24日地上附属物和青苗清点核量工作展开,到房屋拆除和地面附着物迁移基本完成,指挥部办公室及各责任部门、单位按照以天保旬、以旬保月的工作节奏,用短短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任务,为主体工程的全面开工建设扫清了一切障碍。

南外环项目建设各部门、各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在资金融通、项目审批、征地迁占、土场谋划等方面,倒排工期,争分夺秒。与此同时,河务、通讯、路灯、电力等部门也紧锣密鼓推进各自部门的迁移任务,为主体工程的全面开工建设扫清障碍。市城管局面临着沿线221根路灯杆、4座变压器、1.1万米电缆线的迁移工作。市城管执法局路灯管理处3月17日开始进场施工,3月19日就完成了全部迁移任务。市水利局安排专业测量人员10余人,对南外环路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前期测量,并将城区水系沉沙池建设部分清淤土方运送至南张村弃土场内, 400亩弃土场用于南外环路扩宽工程。对于南外环道路下的输油管线,经过争取,决定将原有管道开挖拆除,防止原有管道老化腐蚀后渗水引发洪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风险。

南外环路拓宽改造圆满完成征迁工作,保证了施工单位如期进场。扎实高效的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争取了时间,为项目的工程质量创造了条件。

4月10日,南外环路拓宽改造工程总监理工程师向各施工项目部下达开工令,工程建设全面展开。

目前封闭施工中的南外环拓宽工程,从终点渤海五路唐赛儿雕像处向西一走,蓝色挡板封闭起工程,进入后,入眼便是一片片的土方填筑施工现场,拉土车一辆一辆,大坝或北侧或南侧,压路机一遍一遍碾压。从部分填筑完成的南外环路上看,整个坝顶的道路宽阔、敞亮。

为了达到新建路面与原路面一致的沉降,提高路基密实度,4月28日,南外环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同参建方进行了原地表冲击碾压试验。试验是用冲击式压实机,配备压实轮,在牵引机的拖动下分别对已压实达标的原地表进行5遍、8遍、10遍、15遍冲击碾压,并及时对压实度、沉降量等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数据结果证明,密实度在原已压实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地表沉降效果显著,试验结果将结合二、三标段路段实际陆续应用。

目前,工程建设堤坝填筑工作已基本完成,堤身填筑土方227.46万立方米,其他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南外环,既是固若金汤的黄河堤防,又是城市交通的主干道,同时,还将是靓丽黄河风情带

南外环路的拓宽,不仅仅只是拓宽道路,而是通过南环路拓宽,建设以南外环城市快车道为主轴, 展开具有跨黄河城市特色的景观工程建设。让滨州黄河段在提高黄河堤防抗洪能力和防洪抢险车辆通行能力的同时,增添一条靓丽的黄河风情带。

从南外环路终点处,唐赛儿塑像开始,滨州的南部画卷雏形便徐徐展开……高耸的黄河楼,坝下踢球的儿童无忧无虑,高低错落的村庄串联成一幅宁静的图画。

“我们本着既满足黄河防洪和工程管理需要又满足城市交通要求的原则,尽量利用现有黄河防洪工程对黄河堤防拓宽加修。”南外环拓宽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设计道路总长度为13.02公里,利用黄河堤坝12.6公里,堤顶总宽度由原来的14米拓宽为35.5米,主路面宽16米,双向四车道,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米,中间绿化带宽8.5米,两侧绿化带各宽1.5米,两侧路肩各宽1米,中央设置隔离护栏,两侧设置安全护栏,两侧绿化带内安设路灯。

通过绿化带的合理布置,实现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离,同时满足园林城市对城市道路的绿化要求,“相关的规划正在制定中,相信随着道路拓宽工程的进展,这条靓丽的风景带也将随着规划慢慢展开。”

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驱车行驶在宽阔平稳的南外环上,两侧园林、采摘园相间,一处处景点密布;遥望北方,是市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遥望南方,则是一泻千里的黄河;而西端,则是狮子刘片区,以及正在建设的黄河古村落风情带。

南外环铜墙铁壁般护卫城市,分流城市东西往来的车流,还将给滨州增添新的无穷的魅力。

新闻推荐

张光峰到市人大常委会调研

...

滨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滨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 堤防工程·通衢大道·黄河风情带——写在滨州南外环拓宽改建工程顺利完成半年任务之际)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