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任斐 通讯员 邹绍哲 王鹏 报道)今年62岁的陈培玉是阳信县阳信镇后陈村的贫困户,独身一人生活的他患有胃病,干不了重活,早年间主要靠着一亩四分地的收成过活,一年收入还不到2000元。
如今,他被阳信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招进了养殖场里干活,日子开始好了起来。“我在养殖场里负责喂养40多头牛,一个月能挣1600元,这差不多是我之前种一年地的收入。”陈培玉说。
在广富公司,有很多像陈培玉这样的贫困户通过在养殖场务工等方式,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广富公司走的这条扶贫路径,正是阳信县积极构建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肉牛养殖、“粮改饲”扶贫模式。依托产业资源优势,阳信县共探索出了6条行之有效的扶贫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具体来说,“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肉牛养殖、“粮改饲”扶贫模式,即大力推进“粮改饲”种养结合模式,采取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和订单种植等形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同时通过赊养、代养等方式也将促进贫困户靠肉牛养殖脱贫致富。
“合作社+贫困户+企业+供电+金融保险机构”的光伏发电扶贫模式,鼓励在村办公场所、农户屋顶、院内、养牛棚、蔬菜大棚等设施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使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村集体实现增收。
“公司+代工点+贫困户”的手工代工加工扶贫模式,引导手工加工企业在贫困村建立加工点并与贫困户签订代工协议,对加工点以外的贫困户实行送料到户、上门回收,加工户计件领取工资,每人每月可增收1200-1500元。
“政府+公司+贫困户”的小型农田节水灌溉扶贫模式,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方式分红,增加收入。
“合作社+基地+土地流转+贫困户”的特色种植扶贫模式,依托林果、蔬菜等特色产业,采取合作入股、土地流转、资产收益、订单收购等方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收脱贫。
“政府+公司+贫困户+金融企业”的金融扶贫模式,制定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鼓励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通过吸纳就业、资金帮扶等形式帮助贫困户脱贫。
“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是集‘粮改饲\’种植、标准化肉牛养殖育肥、清真传统方式屠宰、精细化分割、调理品熟食加工、冷链物流配送、餐饮连锁加盟及皮革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结合企业自身的产业特点和优势,我们将贫困户纳入企业肉牛全产业链,通过肉牛产业来实现助贫、扶贫和脱贫。”广富畜产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冯惠棣说。
除了安排12名贫困户到养殖场务工实现扶贫外,该公司还在洋湖乡八里泊村、西郝村按照每亩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00亩,作为“粮改饲”专用全株青贮玉米种植基地,该基地涉及贫困户45户、贫困人口68人,贫困人口人均净收益1000元;安置贫困人口12人到“粮改饲”种植基地从事除草、打药、施肥、浇地等农田管理活动,贫困人口每年人均增收3500元;与种植户签订《玉米秸秆收贮协议》,按每吨高于市场价30元的标准收购贫困户的玉米秸秆,帮助贫困人口15人,人均增收110余元;在玉米收割、粉碎、贮藏等农忙时节雇佣贫困人口16人到企业短期务工,实现人均增收1800元。
通过肉牛产业扶贫,广富公司可带动12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公司正在不断地探索肉牛全产业链不同节点***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力争将贫困人口安置在肉牛全产业链的每个节点上,包括目前没有涉及到的屠宰、加工、餐饮以及皮革生产加工等节点,为帮扶群众早日脱贫作出我们企业的努力。”冯惠棣说。
据悉,通过这六大扶贫模式的扎实实施,阳信县两年内可带动4966户、10838人实现脱贫。
新闻推荐
日前,监察部就5起危害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典型案例发出通报。此次通报的5起典型案例是:1.安徽省萧县大量制售病死猪肉失职渎职案。该县不法商贩收购病死猪肉销往安徽、河南等地加工成熟食后,批发销...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