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莲莲
这一天,本来是阳信县司法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参加集中劳动的日子,劳动开始前,大雨突至,这次集中劳动被临时取消。一名30岁左右的小伙子冒着大雨来到了劳动基地,原来,他提前出门,路上没有听到电话通知,按时来参加此次劳动。他就是小王,工作人员对他印象很深,因为在社区矫正过程中无论是例行报到、各种培训、定期劳动,他都是最按时、最积极、最活跃的一个。熟悉他的人都说,社区服刑两年多来,真情帮教使这位失足青年重获新生。
高材生沦为阶下囚
这个帅气儒雅、谈吐温和的小伙子曾是一名医学院的高材生。八年前,成绩优异的小王即将大学毕业。就业、情感、家庭的压力袭来,不善于疏导情绪的小王不幸患上了抑郁症。当时的小王感觉生活失去了意义,人生全然没有乐趣,竟然产生了杀人后进监狱的念头。在一个初冬的早上,小王正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游荡,眼前出现了一个正在跑步的女学生,他随即将女学生按倒在地,掏出随身携带的壁纸刀片,向女学生的面部和颈部连划数刀,导致女学生重伤。小王的疯狂之举立即被路人制止,并被公安机关抓获。2009年初,小王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前途一片光明的医学院高材生就此沦为阶下囚,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惋惜、遗憾和愤怒、怨恨。
假释归来满目茫然
由于小王在狱中虚心接受改造,表现较好,被提前三年假释出狱。两年前,小王初次来县司法局报道时的场景,工作人员还历历在目。他身形瘦削,说话时双手发抖,不敢抬头,满脸茫然,五年的监狱生活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这个曾经让父母为之骄傲的青年,因为犯罪和坐牢的经历,已经完全变了样。假释回来后,小王闷在家里不肯出门,就连前来探望的亲友都被他拒之门外,望着消沉悲观的儿子,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束手无策,完全不知道怎么办。有这样一个细节,工作人员记忆犹新。在父母的叮嘱下,小王报到时随身带了一盒香烟,鼓起勇气要递烟时,却连怎样拆开烟盒都手足无措。面对小王,一向理性严谨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也不禁暗暗叹息,为他自毁前程的犯罪经历感到痛心,对他目前凄惨的处境感到同情,更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感到忧心。鉴于小王的特殊情况,县司法局与辖区司法所一起为其量身定做了社区矫正方案。
特殊关爱真情帮教
针对小王的自卑心理,先从心理矫正开始。县司法局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干警与其多次谈心交流,全面掌握小王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导他直面自己的过去,放松心态,迎接新的生活。通过近半年耐心的心理疏导,小王打开了多年来的厌世心结和自卑心理,对人生、生活、情感等逐渐有了正确的认识。辖区司法所与其亲属、邻居和村委会组成矫正小组,在家庭生活上给予小王更多的关心,在感情上给予他更多的关怀,他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社会的关爱,树立起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他对前来走访的司法所工作人员说:“这么多人帮助我,我必须学会感恩和回报,我想尽快找一份工作,既要自食其力,又要为社会做点贡献,不能再这样混日子了。”在社区矫正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小王逐步成为最主动、最活跃的一员。在小王提交的多份思想汇报中,工作人员看到了他实实在在的变化,也给予了他更多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在家人的鼓励和朋友的帮助下,小王在该县的一家正规企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
新闻推荐
...
阳信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信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