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滨州 今日惠民 今日阳信 今日无棣 今日博兴 今日邹平
地方网 > 山东 > 滨州市 > 今日邹平 > 正文

铁匠铺合开50年,叮叮当当声渐远 七旬兄弟俩感叹:没有后来人,还能干几天

来源:农村大众报 2020-06-10 14:36   https://www.yybnet.net/

邹平市西董镇的农民有个共识,上好的锨镢锄头,一定得到南石村买,用多少年都不容易坏。这话虽有些夸张,但村里产的农具能引得周边乡镇、甚至县城的人慕名而来,必有其过人之处。

顺着山路西行,记者找到了这家铁匠铺。铺子很好找,位于村东头路边,隔老远就听到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声音。

6月4日上午,贾兹远正和堂兄贾兹云在20多平方米的铁匠铺里打制锨头。贾兹远将一小铲一小铲的焦炭添进火炉,贾兹云紧拉风箱,火苗直蹿。贾兹远用铁钳夹起一块铁板,放到炭火上。

“俺老兄弟俩合伙打了50多年铁。”贾兹远放下铁钳说,他俩合伙打铁的时候,西董及周边乡镇可谓铁匠云集,现在已经所剩无几。

说着话,他拿起铁钳夹出烧得通红的铁板,快速放到炉子边的铁砧上。“嘣嘣嘣”,左手用铁钳翻动铁料,右手握锤锻打,贾兹云也腿脚麻利地从风箱后走出来,抡起了大锤。原本平直、厚厚的铁板很快被锤打得有了弧度,也薄了不少。贾兹远又夹起铁块放入水盆内,“吱啦”一声,一阵白烟倏然飘起,再放回炉子。此时贾兹云已走回原位,继续拉风箱。

整个过程两个人没说过一句话。过了几分钟,他们又如法炮制,循环不停。

几经回炉、锤打,原本一块长方形的铁板变成了一把锨头。锨头就是给朱家村的付永前打的,他手里拿着一把断了半截的铁铲。“我花160(元)从网上买的,用了不到一年就断了。”今天一大早,他骑了20多里地,赶到南石村买锨头。

“还是现打的经用。”半个多小时后,付永前花30元,拿走了一个锨头。

很快,又有五六人来到打铁铺,他们有的打锄头,有的打菜刀和镢头。10点多钟,铁匠铺恢复了平静。贾兹远说,他们年轻的时候,种地几乎都用人,对农具的需求非常大,是铁匠铺的鼎盛时期。“那时候,一个大集揽的活,紧赶慢赶要干3天,现在最多干半天。”

“现在这些平原地都用不上了,就是山边子上的还用用。俺们就少打点,每天打上几样,够卖就好。”贾兹云若有所失地说。

稍事休息,两兄弟又忙活起来。一个多小时过去,3把锄头已具雏形。贾兹远不停用毛巾擦着汗水,贾兹云的后背已经湿透。但是,费了这么大劲做出来的锄头并不贵。“这个锄头卖25块钱。”贾兹远告诉记者,铁、炭都是他们兄弟俩一块出钱买,赚的钱也平分。

今年,贾兹远75岁,贾兹云77岁。两位老人想过收徒弟,但一直找不到人,“年轻人都嫌这活又累又不挣钱。”“干到哪天算哪天吧,干不动就关门。”贾兹云的感慨,正如记者在铺子里看到的一番景象:打铁时,路过的老人们会咧开嘴笑笑,打声招呼,而路过的年轻人,全然不会注意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声响。他们骑着车,呼啸而过。

农村大众报记者郭杰

通讯员李晓伟周伟

新闻推荐

清理废旧房屋残垣断壁种果树、绿植等 “清零行动”让乡村更美丽

□本报记者李剑桥本报通讯员高雷李荣新连日来,邹平市好生街道动用挖掘机等机械对辖区内废旧宅基地进行清理。...

邹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笑一个,重新出发2020-05-12 15:13
评论:(铁匠铺合开50年,叮叮当当声渐远 七旬兄弟俩感叹:没有后来人,还能干几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