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铝业生产车间资料图片
全友家具自动生产线刘朝伟摄
即将投产的捷普企业张兰摄工业:巨头入驻改写工业版图【定位与目标】
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崇州工业经过较为充分的发育,加快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消费类电子产业集群,力争使崇州成为成都乃至西部电子信息产业新的重要增长极;大力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紧跟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适时向医疗电子、航空航天等新领域拓展招商;强力推进闲置土地清理和低端项目淘汰;通过5年时间,全市工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培育3家左右优质企业上市;将经开区打造成“千亿产业新区”,力争创建成国家级或国家相关部委授牌的工业园区;2013年,完成捷普项目一期3个阶段的建设,力争6月底一期第一阶段投产。
【现状】
目前崇州市基本形成了以家具、装饰装修材料、食品为主要支撑的产业格局,富士康配套企业和捷普项目的入驻,带动崇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电子信息产业将成为崇州市实现产业效益倍增的领军产业。崇州市有家具、电子信息产品、皮革及制品、蓄电池、酒类、食品、塑料管材、建筑材料、机械铸造、汽车配件等40多个细分行业。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1000余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分布在25个乡镇和工业集中发展区。2012年达到230亿元。2012年销售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16家,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到10亿元企业6家,3亿元到5亿元企业6家,1亿元到3亿元企业16家。
【实践】
4月13日,市经开区管委会的捷普每周专报上显示:捷普(崇州)项目一期一阶段范围内的管网建设已全面完成。最迟6月底,该项目一期有望初步投产。
2012年,全球三大电子合约制造服务商之一的捷普集团落户崇州。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崇州市而言,这个巨头企业的加入意义非凡。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按照捷普财政年度计算:项目全部实施完后,崇州市将成为捷普集团在全球最大生产基地,年产值预计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因其入驻,消费类电子产业在崇州工业版图中被寄予厚望。
【大家谈】
闫斌(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一个地域必须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发展的需要,崇州市工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2006年以前,崇州的主导产业以家具等为主。家具产业本身附加值并不很高。另一方面,家具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容易。2006年,崇州市抓住成都市鞋业转移的机遇,引进了一批制鞋企业。但六七年探索下来,发展却不如预期。我查看了一下2012年的经济数据:制革制鞋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约13亿元,只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6%。
2010年,富士康入驻成都。通过积极争取,崇州市经开区成为富士康在成都地区唯一配套项目集聚区。崇州距离高新区只有30公里,距离双流机场也只有40公里,三角形的地理位置显示了我们的区位优势。相比当时成都一、二圈层工业地紧缺的现状,崇州市经开区具有较大拓展空间。
2012年,捷普集团落户崇州。由此,消费类电子产业成为崇州市主导产业培育重点。目前,崇州市已签约引进消费类电子项目28个。去年南平铝业投产,消费类电子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31亿元,增长118%。捷普企业现在尽管还没有真正实现投产,但是“捷普效应”已初步显现。
对比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主导产业对于地区工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现在市委定位“产业新城、品质崇州”,实现产业效益倍增,是完全符合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要求的。我们一定要抓住消费类电子产业这个主导产业,集中优势,整合资源,攻坚克难,奋力推进工业产业快速平稳发展。
徐剑(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局长、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实现工业产业效益倍增,有了准确的发展定位,就需要不断扩大招商引资成果,实行挖潜招商、拓展招商、二次招商。
今年,我们将紧盯富士康、捷普等配套企业招商不放松,特别注重产业链上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例如目前崇州市在谈的迈瑞恩高端模切项目(美资)等。根据相关部门及企业提供名单,建立较为完整项目数据库,逐一摸排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投资意愿,主动对接,跟踪服务。所谓“挖潜招商”是指依托捷普项目,争取该公司更高端项目落户崇州。比如捷普集团服务的客户aPP1e(苹果)、b1acKberry(黑莓)等全球知名公司项目落户崇州。同时,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范畴内,适时“拓展招商”。如医疗电子、光电显示、电脑硬件产品、显示产品、通讯网络、电子原材料等领域。此外,我们还将通过“二次招商”促进传统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制鞋产业的提档升级。
目前,我们已针对捷普项目,接触近二十家重要配套企业。为增进这些企业的落户信心,我们正努力争取捷普的重要生产线落户崇州,从目前的谈判看,形势是乐观的。
在经开区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建立了“走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办好一切事”的“三段式”企业服务体系,深化企业服务机制。同时,坚持将企业“引进来、促建设、强服务”的工作理念,细化经开区内设机构服务职责,开展并联审批程序;优化服务程序,创新开展联合会审、开展重大项目VIP服务;强化“项目促建段”服务措施、完善“企业服务段”服务机制,加快项目投产建设进程,开设“一站式”政务服务呼叫中心,畅通企业咨询、服务、诉求渠道。
钟启林(市人才资源和和保障局副局长)项目要引进、企业要发展,保障用工是关键。随着南平铝业等富士康配套企业和捷普集团落户崇州市,为企业提供强大的人才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招工难,但必须迎难而上。一方面,我们内搭平台,以经开区企业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为重心,我局在园区成立了“崇州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并派驻专职工作人员,为园区企业招用工提供服务。工作人员通过深入企业、打电话等方式了解、掌握企业用工情况和岗位需求,及时将企业岗位的需求信息通过崇州市的村(社区)、乡(镇)、市级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对外发布,保证信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外拓渠道。以成都技师学院崇州分院、市职业中专校、市就业培训中心等学校、机构为人力资源依托,点线结合,充分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源,构建渠道组织输送用工的网络,实现招聘工作常态化。同时,强化政策导向。对用工培训单位实行人员培训费用补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企业给予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加强用工信息发布,积极在崇州乃至成都市级平面和网络媒体及时发布用工信息。此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促进园区企业用工健康发展。我们积极派出力量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用工动态,指导企业合法用工,排查企业劳动争议隐患,及时化解劳资矛盾,防止发生群体性劳资纠纷事件。
数据统计,从2010年至今,我们已经为富士康配套企业输送劳动力4400余人。为捷普集团输送的首批500种子员工已在企业接受岗前培训。下一步,我们仍将围绕构建完善的政策服务体系,完整的配送渠道网络和完备的服务平台,把崇州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实实在在转化为能有效地解决园区企业招工用工,使建成的企业能甩开包袱,快马加鞭,飞快发展。
李静(大划镇登田村村民)作为一名普通群众,我先后在东莞的电子厂、顺德的玩具厂打过工。去年回到崇州,在经开区的一家电子企业找到了新的工作。相比较,两边实际收入也差不多。不同的是,现在我的社保是自己在缴,在沿海时是企业在缴。崇州市要实现工业产业效益倍增,必须要依靠技术人才。靠什么去吸引技术人才,那就是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障机制。社保、医保等是关系企业普通职工生活的大事。所以,我希望相关部门加强企业劳动用工环境监督执法,促进企业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同时,要积极实施人才培训,针对用工企业的需求,广开技术大门,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崇州工业经济发展。
(刘朝伟)
新闻推荐
赵浩宇、高翔在文井江镇大同村调研本刊讯“汛期来临前,要采取有效措施防大灾抗大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是4月22日市委书记赵浩宇调研防震减灾工作时提出的要求。在文井江F1大坝,堤...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