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藏区蓝天白云见证我们的真诚与责任

来源:今日崇州 2013-09-19 15:45   https://www.yybnet.net/

陈丽在山岩乡劣巴村虫草山上采访方川走访牧民何平安(左一)等了解企业情况廖强辅导学生王俊英抢救食物中毒民工高鹏在赠科乡定布村结对认亲2013年春节刚过,20名崇州援藏队员随即奔赴白玉展开工作。今年,援藏队员少了一份初来乍到的陌生,多了一份藏汉共融的乡情,少了一份异域文化的新鲜,多了一份民族大和谐的责任,少了一份背井离乡的苦闷,多了一份誓把援藏工作做好的诤诤决心。

目前,中秋已过,高原进入寒冷季节,援藏队员们不仅不能与家人团聚,还要面临工作和生活上的诸多挑战,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克服困难,尽职尽责,为白玉跨越发展、长治久安做着自己应有的贡献。援藏工作队20名队员,是我们崇州干部人才队伍中平凡的一个群体,却无疑是我们崇州干部人才最优秀的代表。

援藏一年散记

崇州市广播电视台 陈丽

去年,我响应省委“千名干部人才援藏行动计划”,到甘孜州白玉县开展援藏工作。

白玉的交通可以说是整个甘孜州最差的。从成都到白玉1000公里的路,乘坐公共汽车需要颠簸整整三天。因为正在修路,仅甘孜县到白玉县200多公里的土路就需要将近10个小时。援藏的我们,深切体会了白玉之“来了就不想走、走了就不想来”的含义。

我们工作队年纪最轻的是崇州电视台的韩锐,挂职白玉文广局局长助理,他可以说是队员中最辛苦的。白玉电视台只有几个人,男记者只有两个,韩锐一来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骨干,他下乡的时间是工作队中比较多的,从去年到现在他下乡80多次100多天,拍摄、撰稿不说,仅仅是下乡坐车就够人难受的了。今年7月,韩锐左脚小趾根部骨裂,他仍然坚持工作。

工作队中,教育、医疗系统的援藏队员也很辛苦。教育系统的老师们休息时间很少,主要是工作量与崇州比起来增加了不少。而医护人员,直接跟群众接触,由于生产生活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藏区卫生条件要差一些,所以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罗励耘、王俊英、何利她们三个的工作是最脏最累的。保健院医护人员很少,身为助产士的何利在院里既做医生、又做护士,多次成功抢救孕产妇和新生儿。何利下乡的时间也很多。到乡下巡诊,条件就更差了:有时打地铺,夜里盖上再厚的棉被也感到冷;有时只能在很脏的河里洗衣服……

刚来白玉,队友们的就餐问题各自解决,有的自己做,有的在一些单位食堂搭伙。今年,崇州的10来个队友成立了伙食团,大家一起买菜、做饭,业余生活单调乏味,大家三三两两或散步爬山,或吹牛聊天。这种别样的集体生活,他乡的依偎、团结,远离亲人的惺惺相惜,给人以一种军旅的恍惚。

一心只系藏区教育

崇州市教育局 高彬

去年7月,带着崇州人民的谆谆嘱托,也怀着对年迈父母及手术台上妻子深深的愧疚,我踏上了援藏之路。

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如何尽快进入工作状态,该从哪里入手,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幸好,和我共同分在教育系统的都是崇州市教育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出色的教学科研骨干。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确定了用心调查分析、脚踏实地工作的思路。因为刚到白玉县时适逢暑假,我们利用参加教师考调、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轮岗考试等机会了解白玉教育现状,深入了解学校的校情、学情。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细致的资料收集,我们完成了《白玉县2013—2016年对口支援教育专项规划》、《白玉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以及《白玉县教师培训方案》的编制,受到了领导的好评。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新的困难也随之而至,工作条件简陋,学生基础较差,语言交流障碍,宗教因素影响等,时时困扰着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办?经过思考,我们决定从基础做起,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作辅导,巩固学生基础知识;自己也努力学习藏文,掌握最简单的交流工具,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提高课堂教育效率。通过努力,我们3位教师所教班级的教学成绩都名列全县前列。

同时,针对白玉县教师现状,我们还积极通过教导主任培训、信息化技能培训、教研会等方式,将我们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当地的老师分享交流。刘中立老师主动承担了白玉中学历史上第一个省级课题的主研任务。我们踏实勤奋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教学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白玉中学的校长王斌说:“刘中立、岳兵老师的到来,对白玉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在白玉树立了崇州教育和教师的良好形象:

刘中立,在白玉中学连续担任毕业教学工作,并承担了学校一个省级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他的教研论文获得了甘孜州二等奖,他所指导的教师论文也在甘孜州获奖,深得学校领导和教师信任。在此期间,他还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

廖强,在工作中踏实勤奋,刻苦专研,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他每天都要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无偿补课,利用自己的特长,开办书法兴趣班,赢得了学校和家长高度评价。

特别要提到的是岳兵,今年初经县州省三级疾控中心检查确定为包虫感染阳性,这是一个高原寄生虫疾病,需长期服药治疗,一旦病发非常严重。我曾劝他,以身体为重,多治疗恢复一段时间,身体好了再回去。但是他说:“现在学校师资太紧张了,我不回去学生怎么办?”经过短暂治疗,他便返回白玉。今年秋季开学前,他的妻子因病需住院手术,但开学在即,他把妻子托付给年迈多病的母亲照顾,带着对妻子和母亲深深的愧疚按时回到了工作岗位。

高原风雪乃见真本性

崇州市地税局 何平安

去年7月,我积极响应省委号召,成为“千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行动”中的一员来到甘孜州白玉县。

在援藏的这段时间里,我除了认真做好业务工作外,还倾情倾力开展结对认亲活动,积极做好群众工作。在结对认亲活动中,我克服户数分散、道路难行、气候异常、语言不通等困难,多次前往麻邛乡根日村5户亲戚家中走访慰问,给他们购买了毛毯等生活用品。

去年十八大召开期间,我主动申请到联系乡蹲点,开展维稳工作。当时乡上正在下大雪,晚上温度达到零下十几度。我们住的地方是一间简易的铁皮板房,每个人只有一床薄棉被,没有取暖设施,我们只能穿着衣服睡觉,冷得一夜没有睡着。

说到维稳工作,不得不提到崇州援藏工作队挂职白玉县政法委的刘昌军。今年5月,他前往拉日科地区参加虫草采挖季节的维稳行动,在海拔4500多米的地方,因山路崎岖且背负三十多公斤重的行李,不慎摔倒导致左手肘关节骨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4次蹚过齐腰深、冰冷刺骨的河水,找到值勤车辆,直到晚上8点过才到达县医院接受治疗。

其实我们每一个援藏队员在白玉工作期间都很不容易,比如在农牧科技局挂职的高鹏,年龄不大,但父母亲都七十多岁的高龄了,体弱多病,而且他是瞒着他母亲出来援藏的,称在外出差、培训。

一年的援藏经历,我感觉有“三苦”:条件艰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但正因为如此,更能够磨练意志,净化心灵。所以,在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将继续把白玉当成第二故乡,把本职岗位作为建功立业的主战场,时刻思考“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把在藏区的经历,作为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真正做到动藏区情、做藏区人、干藏区事、留藏区业。

全心全意开展交通援建工作

崇州市交通运输局 马晓茂

2012年6月,我作为援藏干部来到白玉县交通局挂职副局长参加交通建设工作。在各级组织的关怀下,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以及同志们的支持下,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基本掌握了白玉县的交通基本情况。开始主动积极地开展工作。

作为一名交通人,做好白玉交通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就格外的强烈。今年四月,我参加了白玉县南区盖玉乡的协巴、浪帮、如苏、帮果四个村和沙马乡的门呷、布格和德拖三个村的农村公路调查。浪邦村海拔4800米,当时天下大雪,道路崎岖难行,陪同的乡干部出于安全考虑,建议等天晴后再进山。但为了尽快完成调查工作,我们迎着风雪出发。由于道路被大雪覆盖,加之暗冰随处可见,行进中为了安全不得不多次下车步行。在调查过程中,对每一处需要清理的塌方体的体积、需要加宽路面的路段、需要维修改造桥梁、涵洞等情况都进行了现场查看和计量,倾听当地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合理化的处置方案,及时形成调研报告。通过审定后,南区交通民生工程得以实施。

在调查研究工作中,援建工作队挂职白玉县林业局副局长的方川同志在这方面做得也很有特点:他在全面把握白玉林业现状的情况下,多次前往保护区考察,组织带领相关技术人员先后开展了湿地生物调查、森林资源清查、麦拉降措湿地除害工程建设等工作。他撰写的调研文章分别在《绿色天府》和《四川野生动植物保护通讯》杂志上发表。

在协助援建单位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方面,工作队许多同志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住建局竹勇同志,通过深入调研,牵头制定了《白玉县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发改局谢勇同志结合白玉实际,制定了《加强经营者商品和服务明码标价实施方案》,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与稳定。

今年7月中旬,县境内热加乡、河坡乡因连续暴雨多处发生大面积山体塌方和泥石流,导致道路中断,部分桥梁损毁。在接到道路、桥梁受损情况调查的任务时,正逢崇州遭遇暴雨,家住怀远镇的父母家中受灾,但我没有因此分心。在县政府领导的带领下,和交通运输局的领导和同志们一道及时赶赴现场,投入工作之中。方川同志的老家也在怀远,也受灾了,但他依然一心扑在白玉的工作上。在结对认亲工作中,把白玉的亲戚当成自己的亲人,陪同亲戚哥泽玛到县人民医院看病,多次前往县二完小看望孤儿泽仁拉姆,还给她送去了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

新闻推荐

崇州市2012年度退役士兵安置顺利结束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崇州市2012年度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顺利结束。崇州市共接收退役士兵(士官)340人。其中:按老政策安置自谋职业的66人,省、市驻崇单位安置的5人;按新政策安置自...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藏区蓝天白云见证我们的真诚与责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