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街子镇上元心理援助站
“孩子上小学了吧?最近听话吗?家里的老人身体怎么样?”在街子镇上元心理援助站的心语屋内,上元村妇联主席李文英正和该村12组的刘芳谈心,刘芳微笑着一一回答了李文英关心的问题。据李文英介绍,这样的谈心每天都会有,从最早的上门去关心群众,倾听他们的心事儿,到现在群众主动来找她倾诉,上元心理援助站已成为了大家的另一个温暖的家。
街子镇上元心理援助站设立在上元村“寸草心”家园即少儿校外活动中心里,于2010年7月在市妇联和中日心理援助项目的关心支持下建立起来,是崇州市最早建立的村(社区)心理援助站。该工作站占地570平米,内设办公室、图书阅览室、安全应急室、活动实验室、心语屋。该援助站有辅导老师2名,志愿者5人,面向该镇,尤其是妇女儿童积极开展游戏、体验、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设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每年至少举行4次大型的心理健康讲座。并结合该村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已有300余人参与咨询、接受心理辅导。
积极开展活动,
让儿童充满欢乐
阳春三月时,总是会有五颜六色的风筝点缀着蓝蓝的天空,而小孩儿在这时也是最欢呼雀跃的时候。
今年三月,上元心理援助站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了一次放风筝比赛活动,“看着孩子们一手握着线把,一手轻扯风筝线,一边跑着,一边欢笑,我的心里也就倍感温暖,我就想,要让这些孩子在他们的童年里更加快乐,”李文英说道。该心理援助站建立以来,每年都会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精神层次。母亲节时开展“感恩母亲”活动,通过“给母亲的一封信”的形式,让孩子和妈妈有了一次心灵的交流;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向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让留守儿童不再孤独彷徨。中秋节、国庆节、春节、元宵节等节假日里,还会组织该村的儿童参加安全教育、唱歌、跳舞、讲故事、朗诵等娱体活动,不仅丰富了儿童的课外生活,还提高了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关爱妇女
树立健康心理意识
谁说现在农村的妇女只会做农活儿?上元村的妇女通过看书、跳广场舞、参加心理健康讲座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树立起健康的心理意识,而为她们提供这些的就是上元心理援助站。
记者走进该工作站的图书阅览室时几位妇女正在看书,《沟通礼仪全书》、《心理健康全书》等都是她们充电的法宝。刘芳一边翻阅手中的书籍,一边说道:“以前很少接触心理健康这方面的知识,毕竟在农村,这样的机会不多,现在不一样了,看了儿童心理教育方面的书,我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了改变,会多和孩子交流沟通。”刘芳是从遂宁嫁到上元村来的媳妇,刚到这里时,陌生、没有朋友让她一度感到孤独,那时她就只会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本来开朗的她笑容也少了很多。心理援助站建立以后,刘芳就常来援助站看书、参加活动、听讲座,“每周都会来三四次,在这里我可以和其他妇女一起交流、聊天,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交到了很多朋友,周末的时候我还会带孩子一起来,让孩子参加这里的活动,也让他多接触小朋友。”刘芳说。
关心留守儿童
让他们感受温暖
上元村近年来积极提供留守儿童问题服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确保了工作对象的重点性、方向性。该工作站的工作人员熟知每一位留守儿童在外务工家长的联系电话,经常与他们交流、沟通,并做好谈话记录,确保了留守儿童能随时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不在家里也能了解到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也让孩子们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该工作站还会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向,引导留守儿童少走弯路,健康成长。
该村11组的一位12岁女孩,父母离异,父亲外出务工,跟着爷爷一起生活。年迈的爷爷除了让她吃饱、穿暖外无法进行其他的教育,女孩的性格变得孤僻、不爱说话,也不爱干净。心理援助站的志愿者了解到该情况后,经常去看望小女孩,给她洗澡,带她参加活动,跟她聊天、谈心,还自掏腰包给她增添衣物。因之前家人疏于关心和照顾,该女孩对学习也产生了厌倦情绪,志愿者便多和她沟通,给她辅导功课。女孩感受到大家的关心,倍感温暖,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现在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感觉不再是一个人了!”(李潇)
新闻推荐
本刊讯近日,市禁毒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参加了省、成都市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并于会后召开了全市禁毒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部门清醒认识禁毒工作的严峻性,准确把握崇州市吸食毒品低龄化、吸...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