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过吗?你因为个人信息被泄露而接到过很多莫名推销产品的电话吗?别担心,这种随意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现象从明年3月15日起有望得到改善。据了解,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称新《消法》)明年3月15日起施行,新《消法》规定经营者不得泄露或出售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否则最高可被罚款50万元。
信息被泄露,一天十个推销电话打进来
“张女士,我是XX灯具公司的,我们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型节能灯具……”
10月20日下午2点,市民张女士接到了当天的第十个推销电话。说起这事,张女土不胜其烦,“现在一听到电话响就烦躁。卖电视的、做保洁的、售房子的,轮番打电话进来。”自己的信息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思前想后,张女士觉得有可能是最近在某个汽车销售店买车时留下的信息被商家泄露了。让张女士感到最可怕的是,这些推销的商家全都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我感觉一点隐私也没了,”张女士愤愤地说。
让人担忧,泄露个人信息现象普遍
张女士的烦恼很多人都遇到过,办张会员卡、网购收个快递都有可能泄露你的个人信息。有媒体曾报道,上海陈女士因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人取走了网银账户里的4000多元钱。
记者走访了崇州市一些商家,发现有些商家登记会员信息的记录册随意摆放在桌上,进店的人很容易就可以获得会员信息。记者登录了部分招聘和交友网站,发现只要注册就可以查看会员姓名、电话和地址等相关的信息。记者的个人邮箱也常常收到培训班、补习班和推销产品的广告链接。
如何保护自己的信息不被泄露成了当前许多市民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保护隐私,新《消法》从四个方面加以约束
我国现行《消法》只规定了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等9项权利,没有保护个人信息等隐私权方面的规定。从明年3月15日起施行的新《消法》则对如何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有了明确规定。
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蒋旭东介绍,新《消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和必要的原则,同时要明示收集和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要取得消费者的同意;经营者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收集和使用的规则,这种规则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于收集到的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更不能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信息安全,一旦发现信息泄露、丢失,要立即采取补救措施;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或在消费者拒绝的情况下不能向其发送商业信息。新《消法》施行后,消费者感觉个人信息被泄露可直接拨打“12315”进行投诉。依据新《消法》条例,泄露情况一经查实,经营者会受到最高50万元的罚款。(刘瑞宇)
新闻推荐
农民工领取拖欠的工资日前,记者在大划镇某施工现场,看见一群农民工正在领取上月工资。做了10多年木匠的工人吴明财笑呵呵地数着手中的钞票说:“从2月份工地开工起,企业每月都按时给我们发清了工...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