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工作者在文井江镇援助受灾群众2008年5月12日,地震灾难的无情降临,给崇州市人民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伤害。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恢复家园的同时,崇州市在灾后心理卫生重建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助受灾地区的干部群众消除地震带来的心理伤害和压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专业队伍悉心呵护受灾群众
早在2000年,四川省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就开始开展心理卫生工作。2008年地震后,该院专门成立了一支有20余人的专业心理咨询队伍。震后第8天,咨询队就冒着余震深入鸡冠山、文井江、三郎等重灾乡镇,为灾区群众进行心理辅导,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四川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副院长、咨询队医生李军记得,元通安置点有位50多岁的阿姨总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泣。咨询队医生发现这种情况,主动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握住了她的手,阿姨在那一刻深刻感受到了关心,倾诉便自然而然地开始。原来阿姨是从都江堰转移过来的,在地震中她失去了家人,这样重大的变故让她无法承受。地震的场面也让她感到恐惧,她时常做噩梦,无法正常入睡。医生对她进行了认知治疗、行为干预和压力缓解,同时把她当家人一样关心,给予她温暖,缓解家人离去给她带来的悲伤。经过了一个月的心理治疗,这位阿姨心理压力得到缓解,睡眠得到改善,焦虑、恐惧的情况也有所好转,生活基本走上正轨。
深入乡镇排解基层干部群众压力
地震后,基层干部面临的灾后重建压力异常巨大。针对这一点,震后市卫生局及时组织了专业的心理卫生咨询队伍深入沿山重灾乡镇,采取各种方式对基层干部进行心理抚慰,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市卫生局组织专家为基层干部举行了心理卫生健康讲座,通过开展一些放松训练的小游戏,向他们介绍专业的、易掌握的解压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找出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基层干部,组织心理咨询师专门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据统计,地震之后,市卫生局累计完成大型健康讲座3次,小型团体治疗10次,让基层干部的心理压力最大程度得到缓解。
同时,为了提高全市镇、村(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市卫生局组织他们参加了省、成都市各类心理卫生培训班,并在重庆市各级医院精神卫生专家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市卫生、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的心理卫生重建工作服务队伍,使基层群众心理得到积极正确的引导。
宣传教育让阳光洒满每个心房
“您好,这里是灾后心理康复咨询热线,请问您有什么需要?”震后市卫生局开通了心理康复免费咨询热线,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接待群众咨询。
在很多咨询电话中,李军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小姑娘,她在地震中受到的身体伤害并不严重,但是却留下了很深的心理创伤,她恐惧、害怕,负面情绪甚至影响到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家长发现了这种情况后不知该如何解决,于是拨通了心理咨询热线寻求帮助。李军了解情况后先是告知家长一些简单的方法与孩子交流,然后对这个小姑娘进行了面对面的心理治疗。经过4次治疗,小姑娘逐渐地从地震创伤中走了出来。
配合心理咨询,市卫生局创建了心理干预QQ群,让乡镇心理咨询室的工作人员通过聊天等方式把积极的价值观等传递给每个群众。除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市卫生局还利用宣传展板、宣传册、电视、专栏等多种形式向市民特别是广大未成年人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为市民提供人际关系、灾后心理恢复等方面的心理咨询,取得明显成效。
(李潇)
新闻推荐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市农发局获悉,崇州市紧扣城市化消费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推进农业高端产业倍增,取得初步成效。全市1—9月实现农业增加值22.5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840元,同...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