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合影
看望百岁老人
马兵在敬老院看望慰问五保老人去年年底,马年春节来临之前,梓潼镇的贫困户、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都收到了该镇党委、政府送上的一份新年礼物。
近年来,梓潼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民生举措,铺就了一张全覆盖、保基本的民生保障安全网,给该镇的贫困户、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筑就了一道民生底线。特别是去年崇州市“结对心连心·我们在一起”活动开展以来,梓潼镇特别将保民生这项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地推动起来,全镇党员干部广泛深入村组、农户,走近群众和他们聊天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民生诉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以来,全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梓潼镇更是把这张关乎群众的安全之网织得更紧密更牢固。
志愿者服务队让留守不再孤单
在梓潼镇有一支头戴蓝色帽子、身穿红色背心的队伍,这就是该镇2012年成立的志愿者服务队。该队伍是由梓潼镇政府近40名年轻工作人员组成的,他们常常穿梭于各个村(社区),走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身边,为他们送上温暖和关怀。
“关爱留守儿童,关怀空巢老人”,这是梓潼镇志愿者服务队一直秉承的信念。梓潼镇共有30名留守儿童,131位空巢老人。“他们的内心孤单寂寞,需要的不仅是家人寄来的生活费,更需要的是一句关心的话语。”志愿者李双说,在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后,他们经常到留守儿童家中,了解孩子们近期学习生活情况,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开办免费书法培训班,给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增添色彩;在春天来临的时候组织他们去植树,让孩子们在亲近大自然的同时体会生活中的幸福和快乐。志愿者服务队还到空巢老人的家中,和他们聊天谈心、拉拉家常,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老人们整洁房屋,让老人们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生活。
在自公村5组有一栋房子,现在已空无一人。早在年前,这里还住着一位叫陈树君的空巢老人,因为她身体不好年龄也大,于是镇政府安排了邻居帮忙照看,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也经常去看望她,给老人做饭并陪着她慢慢享用。虽然老人最终抵不过寒冷的冬季离开了人世,但是她“走”得并不孤单,因为她身边有着这一群年轻的“红孩儿”陪着她。
结对心连心走进群众心里面
春节前夕,梓潼镇党委书记陈榆明带着慰问物品又一次来到天寿村1组沈昌楷的家里。“最近身体怎么样了?有没有再出去做活路啊?”在“结对心连心·我们在一起”走访调查中,陈榆明了解到沈昌楷的直肠癌复发了,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沈昌楷还偶尔出去打零工,为的是给自己年迈的父亲更好的生活。
沈昌楷是2011年4月查出患有直肠癌的,光手术就花费近4万元,更不要说每月还需吃药稳定病情。爱人为了照顾他也无法出去打工,经济来源成了问题。梓潼镇政府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办理了低保,并帮他购买了最高档的大病医疗保险。这样的帮扶对他们家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沈昌楷的病情一天天好转,爱人也可以出去打点零工了。他说,多亏镇上的帮忙,才让他家渡过了困难时期。
送温暖将爱心传递下去
今年的春节对于马兵来说格外温暖。从大学放假回到家里,马兵空闲的时候都会到曾经生活过的敬老院去看望老人,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从老人们流露出来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们对马兵的喜爱。“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年,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和关心,现在我要把这份温暖的爱传递给有需要的人。”马兵说。
2006年,年仅10岁的马兵遭遇不幸,父母在车祸中双双去世,就留下他和姐姐。当时,镇政府考虑到他年龄小需要人照顾,让马兵及其叔父一起住进了敬老院生活,并按照有关政策让马兵享受到孤儿金和每年2000元的父母双亡独生子女特殊扶助金(姐姐是抱养的)。
马兵的生活学习情况总是让政府里的工作人员牵挂,一有空他们就会带着一些生活学习用品去看马兵,关心他的近况。懂事的马兵也从来没有让工作人员操过心。因为长期没有人居住,马兵家的房屋早已破烂不堪,考虑到成年后他就得离开敬老院回到自己的家中居住,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帮他申请了计生部门的安居工程和民政部门的土坯房改造项目,帮助他新建了小青瓦房,镇政府还给他送去了全新的家具和棉被,让马兵有家可回。在马兵年满18岁后,镇政府又为他申请了低保。
在马兵的成长过程中,少不了梓潼镇党委、政府对他的关心和照顾,让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成长,没有缺失关爱。懂事的马兵把这些爱化作动力和感恩,把爱传递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新闻推荐
——崇州隆腾国际装饰城“3·15春季家装节”后记3月15日至16日,崇州隆腾国际装饰城以“3·15”为节点,推出0元起拍、买断补差等系列促销活动。“活动旨在为商家获取市场份额,让崇州广大家装...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