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4月27日,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实践研讨会在崇州市举行,来自农业部、中国社科院、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等部门的10多位“三农”专家汇聚一堂,就我国农业经营制度的现实格局和未来走向、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各种试验及其经验教训等问题展开讨论。崇州市“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受到与会专家的热议。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寻找和创新农业转型发展的途径和形式。在众多试验中,崇州市“1+4”模式成为一种选择,进入专家们的视野。
2010年,崇州市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这是全国第一个农民纯粹以土地入股并进行工商注册的合作社。从此,崇州市步入了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快车道,并一步步完善,形成了“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独特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以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核心,以新型的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品牌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四大服务体系”为支撑。
对此,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罗必良在其主题报告《“农业共营制”:崇州的试验与启示》中,将其定义为“农业共营制”。他评价说,崇州基于土地股份合作社基础上的农业职业经理人,通过持证上岗、绿色证书、分级考评等制度,优化了人力与耕地之间的资源配置,解决了谁来经营的问题;与此同时,借助服务超市的平台,解决了谁来服务的问题,使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了规模化和组织化。
目前,崇州市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面积21.33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4%;全市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4%。在这个模式里,股份合作社收益由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入社社员共同协商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去年,崇州市农业职业经理人平均每亩收益150元,平均年收入达5万元;农户入社后,户均年增收达6000元以上。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对崇州市“1+4”模式进行了热议。(详见04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崇州的探索里,最有创新价值的,是培育了一支现代的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这是所有农业新型经营模式的基石。”
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温思美关注的是,崇州的模式能否复制到自己的家乡湖北。他认为,每一种模式有没有生命力、有没有普适的价值,关键的问题是在农村各要素权利明晰的基础上,模式里的利益结构是不是稳定,“我想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检验。”
研讨会前,与会专家到崇州市隆兴镇杨柳土地股份合作社、桤泉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和农业服务超市进行了考察。
崇州市市委书记赵浩宇在研讨会上以《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题,介绍了崇州市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探索实践。
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成都市副市长谢瑞武参加研讨会并讲话,崇州市领导高翔、陈鑫等参加研讨会。
又讯4月27日、28日,四川卫视《四川新闻》、成都电视台《成视新闻》、《四川日报》等省市媒体报道了此次研讨会。
(张杨刘朝伟)
新闻推荐
本刊讯崇州逸风足球队近日和崇州崇中展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约,成立“南城锦地逸风队”,征战崇州市第一届足球联赛。崇州逸风足球队成立于2012年。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球队活动区域突破崇州市,影响...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