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慎,男,生于1935年12月,四川成都崇州市人。1959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应邀在德国洪堡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香港树仁学院等校讲学。他长期从事宋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论著有《中国文学》、《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古典小说鉴赏》、《中国四大古典悲剧》、《历代小说选》(合著)、《中国文学答问总汇》(合著)、《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合著),主编有《聊斋志异欣赏》、《苏轼散文赏析集》等。其传记收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高等教育专家名典》、《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美国传记中心《世界杰出人物名录》等大型传记辞典。——记周先慎教授二三事
罨画崇州
●周文良
第一次知道周先慎教授的名字,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
1980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怀远中学,执教高中语文。当时高中语文教材上有一篇文章叫做《简笔与繁笔》,引用古典文献资料较多,课文注释较为繁复。在备课中,我对其中的一个注释产生了质疑。于是,年轻气盛的我,不揣冒昧地给教材责任编辑、人教社的朱堃华老师写了一封信。半个月后,我收到了朱老师的回信。信中朱老师针对我提出的质疑作了很详细的解释,并就相关教学重点和难点,给我提了一些非常珍贵的意见和建议,使我这个刚步入教坛的青年教师受益匪浅。最后,朱老师在回信中还热情地鼓励我,就如何上好这篇课文可以直接请教文章作者——北京大学教授周先慎。
在朱老师的鼓励下,我试探着给周先生写了一封求教信,信是通过挂号方式寄出的。从邮局回学校的路上,我惴惴不安,心想周先生不一定能收到这封信,就算先生能收到信,但百忙中的他未必会拨冗给我这个无名小辈回信。想着想着,我还真有点后悔写了这封很有可能泥牛入海的信,从而徒增自己的不安。不过,我又转念一想,“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信已经寄出去了,就听天由命吧!”话虽这样说,但我心里却还是有一个侥幸的“小我”在不断安慰着现实中的“大我”——“耐心等等吧,说不定会有结果呢!”
“苦心人,天不负”。大约过了一个月左右,我终于收到了邮局送来的一封挂号信。我一看牛皮纸信封上“北京大学”四个字,就知道是周先生的回信。先生的这封信是用方格稿纸写的,一字一格,工工整整。他在信的开头说自己也是崇庆县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初中和高中。1959年7月在四川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于当年8月被分配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周先生说,虽然多年以来远离故土,但自己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常常梦牵魂绕,今天能收到来自家乡的“同行”(当年我读到此处时,真是大汗淋漓,惭愧至极!)的问候信,倍感亲切和高兴!周先生详细地给我讲解了《简笔与繁笔》的写作背景和有关情况,肯定了我对人教社注释的一条修正意见。
经过此事后,尽管我还没有和先生见过面,但先生为人谦和、治学严谨的风格已经在我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1999年,这一年我终于有机会得以面见仰慕已久的周先生了。其时,我已经担任崇庆中学校长一年多了。这年学校要筹办将于8月举办的八十周年校庆活动,需要收集校友资料,而周先慎教授作为崇庆中学1955年高中毕业的杰出校友,理所当然要被邀请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
记得大约是初夏,我随当时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维一同飞赴北京,辗转到了先生家里。先生和师母在北大简陋的教工宿舍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刚一落座,我举眼一看,先生狭小简朴的居室、书房和客厅里,书籍占据了大半的空间,置身其间,令人有一种被书海包围的感觉。
我仔细打量起眼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周先生——中等个子,身材偏瘦,背略弯曲,面容清秀白净,鼻梁上架着一副深度近视眼镜,雪亮的镜片后面,镶嵌着一对明亮的眼睛。一阵寒暄、一杯热茶后,我们向先生转达了市领导和母校师生对先生的问候和祝福;同时,我们还向先生汇报了校庆的筹备工作,并代表校庆筹委会虔诚地邀请先生参加校庆活动。
遗憾的是后来校庆时,周先生因故未能亲临庆典活动现场,但他为校庆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为校庆的成功举办增添了独特而亮丽的色彩。
进入新世纪后,周先生曾经回过一趟母校,但由于我当时出差在外,竟失掉了一次亲自陪同先生参观母校、再次聆听先生教诲的宝贵机会。
就在撰写此文的前一天,我和先生在电话里聊了将近二十分钟。先生在电话里讲,前些年他和老伴心脏都有些不适,特别是周先生先后两次安装了心脏起搏器。“不过,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间或还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先生在电话里很乐观地说。而今,周先生虽年事已高,但仍博闻强记,对当年我和范部长去他家的事情还一清二楚,尤其是那略带一点川味的普通话,让我这个同乡晚辈听起来格外亲切。先生说:“我在崇州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是故乡和母校为我夯实了做人和做学问的基础,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
新闻推荐
主办单位:三郎镇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崇州市摄影家协会、崇州市天天文化传媒赛事安排:1.参赛方式:自由创作投稿(单反相机或手机等均可)。2.投稿时间:2014年4月4日——5月30日。3.投稿地点:崇州市新...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