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根(中)向市教育局结对党员干部介绍扫帚销售情况自身腿部残疾,妻子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破旧的房屋内一贫如洗,除了薄田三亩外,唯靠扎扫帚一门手艺谋生,这便是大划镇净居村9组村民张长根的生活写照。
困难群众的冷暖时刻牵动着市教育局党员干部的心。他们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其申办低保、医保,多方奔走,帮张长根打开扫帚销路,多渠道帮他解决生活困难。
群众有困难干部放心上
去年11月14日,市教育局纪检组长刘艳带队到大划镇净居村9组,开展“结对心连心,我们在一起”联系服务群众主题活动,第一次走进结对对象张长根的家里。
推开破旧木门,逼仄的院子里堆放着铁扫把,张长根正埋头忙着制作铁扫把,他的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张长根年近花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落下了腿部残疾,行动不方便;妻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长期服药。
因为妻子需要照顾,张长根不能外出打工,只能靠种田和扎制铁扫把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他常常沿街售卖扫帚,没有固定客源,时常为扫帚销路犯愁。因多种原因,张长根及其妻子既没有购买医疗保险,也没有申请到低保,生活无法保障。
咋个对张长根进行有效帮扶,让他从根本上改善困苦的生活状况?这些问题回旋在该局结对党员干部的脑海中。
找准切入点帮扶落实处
市教育局得知情况后,立即将张长根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帮扶。为尽快将扶贫助困落到实处,刘艳和同事们多方奔走,积极联系乡镇和民政部门,倾心帮其申办低保,同时协调残联帮其妻子购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
扶贫关键在“造血”,这样才能彻底改善张长根一家的生活。该局在他的拿手活上做文章,帮他打开扫帚销路。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动员有购买需求的学校照顾张长根的生意。崇州市多所学校了解到张长根的困难后,主动加入到帮扶队伍中,纷纷向他订购扫帚。“他们已购买了一千多把扫帚,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不愁扫帚卖不出去了哇。”张长根高兴地说。据刘艳介绍,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尽力为他争取有关扶持政策,持续帮助解决扫帚销路问题,帮他增收致富。
(张杨)
新闻推荐
本刊讯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何丕洁5月21日率队到崇州市中山小学视察,并给予肯定。5·12汶川地震后,在民革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受创严重的安阜小学浴火重生,重建后更名为现在的中山...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