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本版采写李潇)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到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一首浪漫的歌曲道出了夫妻间浓浓的深情。在元通镇三宝村就有这样一个家庭,10多年来,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夫妻俩都携手共度、相濡以沫。丈夫更是在妻子患绝症时做到不抛弃、不放弃。这个家庭就是荣获“最美家庭”称号的柴建家庭。
5月30日,历时两个多月的寻找,崇州市评选出十个“最美家庭”。本刊从本期起报道部分获“最美家庭”殊荣家庭的事迹,希望通过报道这些家庭,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引导广大市民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树立良好家风,让我们每个人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承载者和践行者。
图片说明
①柴建、邓丽陪母亲散步
②柴建与邓丽相扶相守
日前,记者来到元通镇三宝村10组柴建的家里进行采访。柴建家的院子只进行了简单的装饰,但干净整洁。柴建的妻子邓丽坐在一张小方桌前认真地刺着十字绣。“让她休息会儿都不肯,说是要赶出来好交货。”柴建满是心疼地说。对于丈夫的“埋怨”,邓丽报以甜蜜的微笑。记者从这简单的画面里看到了他们之间的脉脉温情,这一切不关乎金钱。
绝症面前他选择坚守
柴建和邓丽结婚后一直在一家皮鞋厂工作,生活过得很惬意。夫妻俩计划等几年生个孩子,日子就圆满了。可生活却给了他们一个重大的打击。2008年春节,邓丽颈部长出一个包块。她在柴建的陪同下前往医院检查,结果却让邓丽崩溃了——淋巴癌。想着需要近10万元的治疗费,邓丽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你不要担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凑钱给你治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治疗。”在苦难的命运面前,柴建给了邓丽莫大的勇气。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柴建卖掉了当时家里的粮食和母猪,又到所有的亲戚朋友家借
了个遍,加上家里的一点存款,于3月初带着邓丽到成都肿瘤医院治疗。治疗过程是痛苦而漫长的,邓丽经常出现口腔溃烂、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柴建每天都寸步不离地守在邓丽身边照顾她、开导她。因为口腔溃烂,邓丽只能吃流食。熬粥成了柴建每天必做的事。熬好粥等冷却后,紫建一口一口地喂邓丽。“他真的照顾得很周到,他的陪伴也给了我很大的勇气。”邓丽一边刺绣一边抬起头来轻轻地说。正是有了柴建的照顾与支持,邓丽的病情很快好转,两个多月后癌细胞得到控制。她和丈夫一起高兴地回到家中,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困难降临夫妻齐心渡难关
祸不单行。回到家中的柴建夫妻就遇上了5·12地震,家里的房屋受损,只能暂时在院子外搭简单帐篷居住。环境的改变没有让柴建减少对邓丽的照顾,相反他更加细心。为了防止邓丽病情恶化,柴建每天都会用盐水为她清洗三次伤口。当邓丽的身体逐渐恢复后,柴建便开始找工作。为了方便照顾邓丽,柴建放弃了很多城里较高薪水的工作机会,留在离家近的
川建管道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65岁的母亲赵学清便承担了所有的家务。看着丈夫和婆婆为了自己辛苦付出,邓丽沉不住气了,她也要工作。因为身体原因,体力活儿是做不了了,她决定刺十字绣,希望用自己的双手来贴补家用。
2009年2月,邓丽绣了她的第一幅十字绣《观音》,尽管没能出售,但是她依然坚持。又用了近3年的时间,她绣了一幅长达6米的《清明上河图》。在这期间,邓丽常常因为觉得拖累家人而情绪低落,时不时会对柴建发脾气。面对妻子的这种情况,柴建选择了包容和谅解。他说:“她的心情家人都很理解,我没有其他的奢望,就希望她能一直好下去,病情不再复发,这就是我最大的希望了。”去年11月,在市妇联的帮助下,《清明上河图》成功出售,卖了1万多元,柴建立即带着邓丽到医院进行复查,还好病情控制得很好。现在邓丽有了动力,又开始绣大幅的《琴棋书画》作品。
现在,柴建家借的外债还得差不多了,“经济条件差点我们就节约着过,只有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才是最好的。”柴建深情地望着邓丽,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记者手记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能成为夫妻,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但要维持一段婚姻,需要互相支持、理解、信任和宽容。纵观现代社会,离婚率越来越高,有的或许是因为性格不和,有的或许是因为不能互相理解和支持,但其中不懂得珍惜的不在少数。当一些夫妻因为一点小事动辄离婚时,还有更多的夫妻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选择坚守。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浪漫,也不知道如何创造浪漫,但他们用自己朴实的一言一行,演绎了夫妻之间最动人的浪漫故事。
新闻推荐
本刊讯6月8日下午,随着终考的铃声响起,崇州市2014年普通高考顺利结束。今年高考崇州市设崇庆中学、蜀城中学两个考点共107个考场,高考报名考生3143人,其中文史类1248人、理工类1895人。高考...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