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物流集散港内的交易信息显示屏近年来,花木产业在崇州市廖家、梓潼、羊马等乡镇发展很快,一度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但从去年开始,曾经欣欣向荣的景象渐行渐远,市场的低迷化成了种植户眼前的深深雾霾,让人看不清方向。
“实在不行,我们就不种苗木种庄稼,别的村用‘1+4’模式种粮食,不是一样搞得风风火火?”虽然放弃苗木对村上的经济发展是沉重的打击,但廖家镇廖场村村支部书记付继伯无奈之下也只好另做打算。
“我们最需要的是信息,我们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即使不能提供具体购销信息,也该提供重大的城市建设、产业政策等指导,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廖家镇廖场村苗木种植大户张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种植大户?产业滑坡需要信息支持
张旭属于崇州最早种植苗木的那批人,经历过崇州花木市场的几起几落,在市场的沉沉浮浮中成长起来。但是这次,他对苗木种植的未来也有了些许的迷茫。
“这次行情的变化,不仅仅是市场供需关系作用的结果,里面也有政策的影子。比方说,前两年出台的不准大型树木进城的政策,就对苗木产业影响很大。”
“所以,我们更需要相关部门能把政策的变化想办法传达给我们,让我们能早作准备。”张旭继续说,“比如天府新区到底要怎么建设,对苗子有哪些需求等,对这些信息的掌握,政府部门肯定是比我们有优势的。”
按照张旭的设想,最好能有一个供求信息平台、有一个技术指导平台。四川的苗木产业市场主要在西藏、云南、贵州、重庆、陕西等地,信息平台可以随时关注这些地方的市场,为崇州的种植户提供指导。技术平台的功能首先是提供繁殖等基础性技术,然后增加管理培训等功能,提高崇州苗木产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增强崇州苗木产业的竞争力。
廖家镇廖场村村支部书记付继伯介绍,该村共1137亩土地,800多亩种植了苗木,粮食种植面积只有不足200亩。“市场前景不明朗,要做好两手准备。苗木产业对村民增收功不可没,希望种植户
们能挺过这一关。市场不好的时候会自然淘汰一些竞争力不强的,剩下的应该是更有能力的和更有前途的。当然,产业形成了规模,起起伏伏对村民的收入影响很大,政府还是应该加强引导,帮助种植户渡过难关。”
廖家镇大路两侧大面积的土地上栽满了各种各样的苗木。在一家苗圃的门口,业主诉苦说,今年市场真的不好。“往年春节刚过就天天有车子来拉苗子。今年只是偶尔有车来,大家的苗子都留在手里了。如果行情一直不好,就得考虑放弃这个产业了。”至于信息平台的建设,这位业主说,他没想那么多。“现在就指望老客户了,如果老客户都没有销路,下来的日子就难了。”
交易中心?我们具备提供信息的能力
去年12月,“中国西部花木物流集散港”在崇州市成立,花木物流集散港还有一个名字叫花木交易中心。在公司右边大厅,上方“交易中心”的名字很醒目,一个很大的显示屏上滚动显示着花木供求信息。
花木物流港总经理助理刘思说,公司虽然2013年才成立,但公司拥有的“天天花木网”2010年就成立了。“天天花木网”主要功能是客户展示产品的平台,上面发布求购和出售的苗木信息。网站采取会员制,在网上注册就可以成为会员。
刘思介绍,虽然不加入会员也能浏览网页内容,比如“成都刘先生求购5公分樱花苗”等信息,但是这个“刘先生”到底是何许人也,电话号码是多少等联系方式,不是付费会员是看不到的。
记者把一些种植户对信息有迫切需求的情况告诉刘思。刘思表示,公司成立之初,曾经想对崇州的苗木资源进行一次普查,尽可能把崇州所有的苗木业主的信息都输入数据库,但由于一些原因,这项工作没有开展下去。“普查没有完成,宣传没有到位,很多业主对我们还不了解。假如他们来和我们合作的话,我想信息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刘思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为业主提供配套服务。比如一个业主卖2000棵小叶榕树苗子,那么他可能面临对方提出的运输、栽种、护理等附加的要求。而业主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帮他完成和完善服务,使交易顺利圆满完成。”
主管部门?资源共享是发展方向
市林业和风景旅游管理局生产科科长宋平说,对苗木种植户提出的发布相关信息的需求,林旅局目前没有能力完成,因为目前该局也没有相关的信息来源渠道。对崇州建立交易平台,宋平说,崇州市前几年提出过类似的建议,但由于资金等原因没有实行下去。苗木产业曾经是崇州农业产业化的亮点,为了整合资源,促进崇州的花
木种植资源形成合力,打出“崇州花木”的牌子,林旅局曾经率先提出建立数据库,收集业主种植花木的品种、大小、数量、销售时间等信息。这样市场有需求的时候就能够优先提供最适合的产品。林旅局还提出,要建立一个信息交易中心,业主可以在里面登记和发布信息。“我们提出这个思路比温江早好几年,如今温江已经建立了信息中心,崇州反而落在了后面。”
在崇州没有建立、又没有能力建立信息系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宋平认为,应该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壮大崇州花木产业的实力,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
“‘中国西部花木物流集散港\’在成立之初,就有很好的计划,和我们当初建立数据库的想法基本一致。由于单一的一家公司实力有限,加上业主对情况不了解,数据的收集不太顺利。但是毕竟他们已经有硬件基础,有实施经验。我们应该推动公司和业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想方设法让他们互相配合,继续做强做大崇州的花木产业,使崇州的花木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宋平分析说,目前崇州花木产业虽然有自己的市场,但是对温江的依赖性依然严重,尤其在面对高端客户的时候。作为基地,崇州的发展态势很好;但是仅仅作为基地存在,发展就会受到制约。没有自己的渠道,没有自己的网络,就没有主动权。宋平呼吁业主们弃小利争大利,着眼长远寻找崇州苗木产业的出路。(张世海)
新闻推荐
本刊讯今年高考结束,中考也正在进行。大量学生即将步入高一级学习殿堂。面对升学,部分学生因贫困而一筹莫展。不要着急,贫困学子可以申请“阳光爱心助学”和“困难大学生圆梦”助学金,解决难题。...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