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③如果不是今年春天的成都首届乡村旅游节,隆兴镇黎坝村的多禾寨不会走进人们的视线。经过去年的打造,展现在乡村旅游节上的多禾寨让人眼前一亮。粗大的原木建成了类似图腾的寨门,给这个藏羌风情小寨增加了神秘的色彩;村落里的建筑设计成藏羌民族风格,充满异域风情。寨里有藏家乐、有烧烤、有“巧妹子”展览馆……对在都市生活久了的人来说,阳光下色彩斑斓的墙绘以及藏家汉子烤出来的牛肉是那么的诱人。
移民11年新家更舒适
多禾寨其实是个安置小区,在这里生活的35户群众都是修建紫坪铺水库时移民到这里的。2003年10月,一辆辆大卡车拉着他们的家具,在鞭炮声中驶入了政府提前为他们修建好的新村。
移民们到来后,隆兴镇镇、村干部以及当地群众隔三差五来串门,和他们拉家常,教他们在刚刚分到的土地上耕作。很快,他们就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这里比原来的地方好多了。生活条件好、政府关心多,我们很满意。”回忆起当年搬入新家时的感受,52岁的赵玉琴记得很清楚。
两层小楼内浅米色地砖色彩依旧,楼梯上不锈钢扶手依旧闪亮,电视机里播放着节目。拉着5岁小孙子的手,赵玉琴说,小孙子在隆兴镇幼儿园读书,每天她去接送;儿子和儿媳在一家电子企业打工,丈夫偶尔也出去打零工,收入还算过得去。“当初来的时候儿子还在读中学,一转眼孙子都这么大了。”赵玉琴很感慨。
美丽新家让我自豪
年轻姑娘杨丽在隔壁的“扎西藏家乐”里工作。谈起对新村的感受,杨丽说:“十分漂亮,尤其是经过去年的风貌改造后更漂亮了。居住在这样美丽的地方,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多禾寨只有35户人,寨里只有横竖两条“丁”型路字,整个村落显得整洁有序。以前村民的小楼外表和其他地方一样,以白色瓷砖装饰为主。去年,崇州市决定打造藏羌风情小寨,出资帮村民统一进行了风貌改造,外墙用不规则的石板装饰,有的地方做成藏族和羌族风格的图腾。楼顶上飘舞着经幡。风吹旗动,是风在帮着人们念经,传递美好的心愿。
街道两旁,李树、石榴树上的果实已经变红,有些树上爬着菜豆秧子。树间有观赏向日葵,还有红的黄的粉的不知名的小花盛开着。一棵直径约30厘米的银杏树下,几位村民在“斗地主”,他们告诉记者,这棵树是他们来的时候栽下的,现在已经长成3层楼高了。
几位背着摄影包的“驴友”举着相机寻找最能展示美景的角度。“相机里另有一番世界,我们喜欢用相机发现美丽,发现闪光点。”其中的一位“驴友”说,“稻香旅游环线处处有风景,这里最醉人。”
我喜欢现在的生活
来到多禾寨,最显眼的是一家叫“扎西藏家乐”的农家乐,菜品以藏式风味为主。春天旅游旺季的时候,来这里的客人最多。
“扎西藏家乐”的负责人是马洪蓉,丈夫扎西目前在马尔康做生意,很少回家,农家乐的生意主要由马洪蓉管理。
马洪蓉的一位长辈介绍,扎西是一个很能干的小伙子,刚搬来不久就和马洪蓉结婚了。婚后不久,扎西就到马尔康去做生意了。去年得知崇州市要围绕乡村旅游环线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扎西和马洪蓉决定开这家有藏族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旺季时,“扎西藏家乐”里一天要接待几十桌客人;现在进入盛夏旅游的人少了许多,但是他们的农家乐依然生意不断。
进入扎西家的客厅,对面墙上挂着巨幅布达拉宫画,左边是一个和墙面一样大的精雕装饰柜,摆放着电视机、装饰瓶等。客厅正中摆着两张藏式茶几和几个藏式沙发。经主人同意后,到这里消费的客人也可以在客厅里喝喝青稞酒,唱唱藏族歌曲。
多禾寨就在稻香旅游环线边上,黎坝村村委会就在寨子外面。晚上许多当地村民都来村委会的广场上跳舞。多禾寨里有人发现生意门路,在路口摆了小吃摊,卖点小吃和冷饮,跳舞跳累的大爷大娘们、打工晚归的人们喜欢在摊子上吃点东西,收入还不错。
黎坝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多禾寨里的人们已经完全适应并且喜欢上当地的生活。种种地、打打工,收入足以养家;晚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安逸实在。
①②多禾寨民居 ③当地儿童欢乐多
本版采写张世海
新闻推荐
本刊讯市人大近日视察崇州市交通运输工作,并给予肯定。当天,市人大视察了成温邛快速通道施工情况、白头片区农村公路建设情况,并听取了市交通局关于崇州市交通运输工作的情况汇报。据悉,今...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