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助学生签名承诺热爱学习报效祖国
市计生局领导看望贫困学生
市总工会回访贫困学生家庭今年8月,在首届中国慈善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城市公益指数发布典礼”上,成都市荣获“七星级慈善城市”称号。10月19日,是成都市第四个“成都慈善日”。成都市将10月定为“慈善文化月”,以“尚善之都·蓉城有我”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营造慈善氛围,传播慈善文化。围绕这个主题,崇州市10月10日至11月10日先后开展“工资一日捐”、慈善日集中宣传、微电影播放等一系列活动。
从本期起,本刊将连续报道崇州市慈善事业发展、活动开展情况,以及慈善故事等,倡导人人慈善理念,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产业新城,品质崇州建设。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乡镇,每年开学之际,总有一些学生因为家境贫寒而无法顺利入学。这个时候,总有一些单位和个人,有组织或自发地慷慨解囊,让这些陷入困境的学子插上爱的翅膀踏入校园。
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至今,崇州市8000多名贫困学生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顺利升学或入学。带着这份浓浓的温暖和关爱,莘莘学子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在各自的天地里快乐地学习。
爱心助学为梦插上爱的翅膀
三郎镇的元军是一位受助于公益而投身于公益活动的学生。2011年,元军以60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国石油大学,成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学业扶持行动资助对象,社会爱心人士对他进行了一对一的帮助。2013年,他被确定为阳光爱心助学行动受助学生。在大学期间,他组队成立了向阳花公益助学团队,以开展支教育人、结对助学、爱心捐赠、志愿服务、公益宣传等活动为内容。团队先后前往河北赞皇、山东平邑、山西临县、宁夏西吉、云南大关开展支教活动和助学活动。
今年8月17日,崇州市阳光爱心助学行动暨陈瑞繇助学基金发放仪式在市计生局举行。陈瑞繇助学基金会出资10万元,对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进行资助。这是崇州市开展爱心助学行动的一个缩影。陈瑞繇助学基金会成立于2002年,秉承“慈善、仁爱、奉献、和谐”精神,资助全市3000多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阳光爱心助学工程的前身是由市计生局发起的帮困助学活动。2013年,此项活动拓展为全市性助学工程,取名为阳光爱心助学,除了市级各部门和爱心企业积极参与外,每年市财政还会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帮困助学。去年,阳光爱心助学活动筹资400多万元,为1031名家庭贫困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送去了3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助学金。
今年,阳光爱心助学工程分两个项目,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困难家庭学生实施“一对一、个性化”助学,对新入学和在校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两项工程的资助条件均为崇州市城乡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特别困难家庭学生(计生家庭和非计生家庭均纳入资助对象)。其中政府出资200万元、爱心企业资助110万元,帮助350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市级各部门筹资190万元,帮扶500余名贫困学生。
阳光工程送来春天般的温暖
踏入四川大学校门时,艾玲又兴奋又激动,因为这太不容易了。自从2011年母亲患重病入院后,家里便负债累累。在单亲家庭成长的艾玲除了学习还要担负起照顾妈妈的责任。经过三年的努力,她迎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经济上的拮据却成为她入学的拦路虎。得知她的情况后,崇州市阳光圆梦工程把她确定为资助对象,在大学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给予她4000元的资助,让艾玲如愿以偿。
自2005年起,崇州市民政部门和慈善会先后开展了阳光圆梦、阳光育苗、阳光宏志等一系列帮困助学工程,为广大贫寒学子送去春天般的温暖。
阳光圆梦工程始于2005年,主要救助低保家庭子女和低保边缘家庭子女。今年全市共55名低保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和18名低保边缘家庭的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资助金额共25.5万元。2005年至今,阳光圆梦工程筹集金额共计305万元,救助1100人。
阳光育苗工程是针对城乡低保家庭中的中、小学生实施的专项救助。按照每名学生500元的标准,今年共救助学生200人。该工程从2007年开始实施,至今筹集金额80万元,救助1600名学生。
从2007年起,崇州市按照成都市相关要求在崇庆中学开设“宏志班”,实施阳光宏志工程,救助考上普通高中且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学校免收学生学费、书本费等教育费用,并且按照每人每学年350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阳光宏志工程实施至今,已救助贫困学生705人,助学费用由成都市慈善会拨付三分之一,其余部分由崇州市慈善会募集。
2006年起,市慈善会还与市天然气有限公司实施了燃气帮困助学金工程,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家庭大学新生,资助标准与阳光圆梦工程第一学年的资助标准相同。今年,该工程共资助非低保家庭贫困大学新生37名,发放助学金14.5万元。活动开展9年来,资助贫困大学生共计400人,累计发放助学金150余万元。
金秋助学困难职工子女的福音
国庆节即将到来之际,市总工会为困难职工高绍文发放了700元生活救助金,送去了组织的温暖。除了关心困难职工本人,市工会还将帮扶延伸到困难职工子女,帮助他们顺利入学。高绍文女儿于2013年考入南京邮电大学,市总工会每年补助她一定金额的生活费,今年她领到了1000元助学金。
金秋助学工程是市总工会资助崇州市建档困难职工子女的一项爱心工程。已建立档案的困难职工子女今年考上大学的,全部纳入救助范围。今年,该工程资助标准在去年的基础上略有提高,新生由去年的1500元提高到1600元,往届生资助标准仍为1000元。今年共计资助学生235名,其中新生225名,往届生10名,资助金额达39.4万元。
据统计,市总工会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至今,已资助学生1238人,共计发放助学金125万余元。
本版采写刘瑞宇 苟宇
新闻推荐
2014年10月17日星期五农历甲午年九月廿四第42期总第1205期中共崇州市委崇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总编丁强武值班编委李远鹏贴近崇州实际贴近崇州生活贴近崇州群...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