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院坝故事多刘朝伟摄
①
②
③文化院坝是整合了基层宣传文化、体育健身、广播电视、公益电影等基础设施而成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综合服务平台。院,即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坝,即室外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院坝可综合开展文化、体育、科技、卫生、党员教育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去年10月,崇州市按照四川省文化院坝建设标准,启动了崇阳街道、羊马镇、街子高墩村、桤泉余花龙门子、道明竹艺苑5个点位的试点工作。目前,崇州市文化院坝建设分为公共文化院坝、特色文化院坝两大类,公共文化院坝又分为乡镇级、村(组)级、聚居点级三个层级。文化院坝建成后,图书和电子阅览、舞蹈排练、体育锻炼、电影放映、文化培训讲座等活动全部免费向群众开放,文化院坝的开放时间每周不少于40小时。
现在,全市五个试点文化院坝建设情况良好,开展的活动受到群众欢迎。2015年,全市文化院坝建设将全面铺开,届时将鼓励更多社会组织参与到镇、村、聚居点各个级别的文化院坝建设中。
特色文化院坝建设展现竹编“非遗”魅力
现场
今年,在自驾赏花节期间,由市文体广新局、道明镇竹编协会组织的竹编技艺大赛吸引了众多外来游客。省“非遗”传承人赵思进的竹艺苑农家乐每天接待游客数百人。竹艺苑的竹编陈列室里,技艺精湛、美观实用的一件件竹编展品赢得游客赞叹。赵思进老人还在现场进行竹编技艺展示。游客纷纷亲自体验,过了一把感受竹编“非遗”文化的瘾。崇州市启动特色文化院坝建设后,市文体广新局和道明镇在竹艺苑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竹编展览室、竹编传习所、图书室、公益电影放映点以及全民健身路径、自行车租赁点等,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融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使竹艺苑文化院坝更具特色。特别是中央美术学院在道明建立创作基地后,学院师生每年都要到文化院坝研习、实践,带来新的设计创作理念,在传统技艺中融入现代时尚元素。
纵深
道明镇以竹编之乡著称。2007年,道明竹编、道明竹编日用技艺分别被列入成都市、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因道明竹编及其文化的传承发展,2011年道明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今年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在文化院坝建设中,崇州市抓住道明镇悠久的竹编文化历史和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在道明竹艺苑和丁知竹文化院坝试点特色文化院坝建设,展示道明竹编“非遗”魅力,传承发展道明竹编文化。竹编文化特色院坝建设实行“投资者+特色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包”的管理模式,投资者负责特色文化院坝的资产和特色文化服务内容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包则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根据需要投放到院坝的公共文化服务。
“像这样展示竹编文化的平台很有必要。”赵思进说。以竹编文化展示为核心,结合图书阅览、体育锻炼、电影放映等活动,这既传承竹编文化,又契合群众文化需要。特色文化院坝建成后,赵思进明显感受到客人休闲方式的变化。“以前不是用餐就是打牌,现在客人会主动了解竹编文化,或选择看书、骑游、锻炼、看电影等。”赵思进说,道明竹编文化的魅力不仅吸引了游客,还引来商家寻求合作,共同发展道明竹编产业。
引入专业社会组织让文化站“活”起来
现场
目前,羊马镇综合文化站活动丰富,舞蹈室每周开展广场舞培训,周末的拉丁舞、中国舞和美术培训也吸引了广大文艺爱好者和小朋友前来学习。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带领,参与者学习热情高、练习效果好。50多岁的周女士每次都会来学习,她说:“老师讲了动作要领,学一下就会了。”
文化站阅览室清新宁静的环境颇受读者欢迎,不少人一坐就是半天。这改变了文化站以往门可罗雀的状况。以前,文化站文化活动单一,来者寥寥,陷入了“如何用好”的尴尬境地。
纵深
2010年,羊马镇综合文化站投入使用。新建的文化站面积约1500平方米,有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多功能室、舞蹈室等功能室。担负着服务全镇群众文化生活重任的文化站虽有管理人员,但比较欠缺文艺培训、文化活动指导以及文化服务,对群众缺乏吸引力,常常是冷冷清清的。
为发挥文化站的公共服务功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有效提升基层文化活动水平,羊马镇将文化站列为文化院坝建设的重头戏,以文化站场地资源互换的形式引进专业社会组织,让文化站“活”起来。
该镇引进崇州市新星艺术教育中心入驻文化站,向全镇群众提供文化活动培训与指导等公共服务。同时,新星艺术教育中心帮助羊马镇成立天成艺术团,教育中心的专业老师为艺术团指导编排节目,培训文艺骨干,提升群众的艺术表演水平。到现在,天成艺术团开设了专门的指导课程,广场舞、腰鼓、民族舞、太极扇等成为群众比较喜欢的项目,每周都有专业教师在文化站免费培训。截至目前,在崇州市甚至成都市级的各类比赛中,天成艺术团多次获得奖励。
在文化院坝建设中,羊马镇文化站还改造了电子和图书阅览室,增添了儿童托管所、棋牌文化室、艺术创作展览室、全民健身场所等。经过文化院坝建设,文化站的文化氛围更浓,人气也提升不少。“腰鼓队排练、道德讲堂、电影放映……”文化站的活动安排公示栏上写着近期的许多活动。“进门看书、跳舞、下棋,出门看电影、锻炼身体。”文化站管理员李霞说,文化站活动丰富,群众愿意来,自然就“活”了。
本版采写刘瑞宇
①文化院坝一角 刘朝伟 摄
②感受文化院坝竹编“非遗”魅力 刘瑞宇 摄
③安置区里,儿童玩耍欢乐多刘朝伟 摄
新闻推荐
本刊讯成都市政府资政黄平11月20日来崇,调研白头镇“亮点镇、精品村”建设情况,并给予肯定。当天,黄平实地察看了五星村新村建设A区和盘古体验农业基地建设情况。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黄平...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