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云(左)与村民拉家常2013年3月,桤泉镇荷风水村成立“老张说事大调解工作室”,张洪云上岗成为一名调解员。仅仅时隔大半年,张洪云就无纠纷可调解,“下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岗”
巧解矛盾
2012年,桤泉镇农民集中居住区荷风水村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群安村1、3、5、6、7、8组村民陆续入住。因为人多、彼此陌生,荷风水村的矛盾、纠纷显现出来。为了妥善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2013年3月,“老张说事大调解工作室”应运而生,时任荷风水村物业管理中心主任的张洪云担当起了调解员。
2013年5月的一个晚上,在家休息的张洪云听到手机急促地响起,他接起电话简单地说了几句话后便直奔向60栋。这个电话是60栋2号的王明华打来的,他和隔壁的李康龙因挖排污管道的事情吵起来了。张洪云一到现场先制止了情绪激动的双方,不让问题激化,随后详细了解事情经过。原来李康龙认为他家门前的排污井是他自己的,不让正在装修房屋的王明华把排污管道接到排污井。张洪云向李康龙解释,排污井不是他个人的财物,而是公共设施,新村设计时就规划几家人共用一个排污井,而且共用不会影响他家的污水排放。经过一个小时的解释和耐心劝说,李康龙终于“转过弯”来,和王明华握手言和。
经过摸索,张洪云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简单来讲就是“稳、准、狠”。“稳”即是稳住当事人,不让问题激化;“准”指的是找准矛盾纠纷的症结和解决问题的切入口;“狠”则是对无理方毫不留情地狠狠批评,刚柔结合进行调解,顺利解决矛盾。村民对张洪云信服不已。
“下岗”
热心不减
但是9个月之后,没有村民来找张洪云调解纠纷了。张洪云调侃地说:“作为调解员,我已经下岗了。”但无纠纷可调与张洪云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根据调解中了解的情况,他主动将村民请出家门,让他们互相认识,拉近彼此的关系;引导村民互相帮助,积极融入新环境。邻里之间关系和睦了,很多矛盾就自然地化解在了萌芽状态。
“下岗”后的张洪云并没有闲着,村民有事找到他,他依然热心如故。“他这个人就是热心,喜欢帮助人,村上一有啥事马上就去处理,像管家公一样。”张洪云的爱人郑天容笑着说。77栋的魏秀华家后院门口的路被过往的大汽车压烂,她担心会影响出行,就找到了张洪云。张洪云耐心地为魏秀华解释,等集中居住区二期工程完工,会对居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建设,最终魏秀华放心了。村民曹中萍不幸患上癌症,花掉了家里10多万元积蓄,后续治疗面临困难,张洪云将她家的实际情况向村委会反映,为她申请了相关政策补助。
张洪云就是这样,把每位村民当作家人,用他的热心化解了村民间的矛盾,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感情。(李潇)
新闻推荐
成都电大崇州分校是成都电大在崇州市唯一批准的合法招生办学单位,且学员的学习和考试都在本校。一、招生专业1、开放教育专科:法律、会计、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