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通古镇古鸣清摄
穿越时光刘海林摄
古镇之晨邓建强摄●李建勋
元通古镇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崇州市西北,街区横跨文井江。据文史资料记载,东汉时已有邑聚,道路、桥梁俱备,制陶业兴起。政区建制始于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时称水渠乡。
唐代,居民日聚,建圣佛寺(后名长寿寺)。正统年间改圣佛寺为园通寺。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将场镇所在地取名“园通”。民国后人为书写方便,将“园”简写为“元”,“元通”一直沿用至今。
元通古镇因水而兴
元通古镇位于文井江、味江、泊江三江交汇处,明代以来,水上贸易日渐兴旺,形成江中舟楫往来,江边货物堆积的水陆码头。全国各地商家汇聚于此,清初达到鼎盛。《光绪崇庆州志》说:“南北人来蜀贸易者,咸首驻焉”。来四川贸易,首先驻扎元通,促进了场镇的兴盛。镇上陆续建起了湖广、陕西、广东、江西、贵州等会馆。法国传教士也在镇中建起了天主教堂和当铺。
清嘉庆时期兴建的惜字宫占地八十余亩,系殿阁、园林、浑然一体的大型庙宇,是香客游人休闲赏景的最佳场所。位于长寿街上场口的长寿寺发展为著名的佛教禅林,占地50余亩,有殿堂百余间。长寿寺左侧一墙之隔是城隍庙,占地约10亩。此外还有关帝庙、杨泗庙等。这些古建筑与长寿街、双凤街、半边街、增福街、东盛街、麒麟街等古街、横巷形成的街区,为人们展现了元通的兴盛,元通古镇因而有“小成都”之称。
古镇保护的沿革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镇内的寺庙、祠堂、地主的房屋收归国有,由财政部门统一管理,重新分配。占地较大的寺庙划拨给学校、医院、市场、政府机关、供销社等行政事业单位使用。民居则由财政公产科管理,租给无房户居住。此种状况一直沿用至改革开放初期。其间遭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部分民居的精美砖雕、木雕受到严重人为破坏。
1985年6月,元通镇政府发布《关于集资重建汇江桥的倡议》,历时一年完成汇江桥的重建。1987年6月,镇政府投入15万元,对街道进行全面整治。2001年,投入70万元,进行街道路面硬化,环境绿化。
1987年,元通镇城镇规划中首次提出将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古建筑作为重点保护对象。1992年,元通镇在城镇规划中提出,在保护好古镇区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向北向东开辟,发展新区。2004年,元通古镇被批准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镇区保留有明、清时期古街巷11条,清代至民国初川西古民居和中西式民居建筑10万平方米,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2006年,元通镇总体规划确定将其历史街区定位为古镇步行区。2007年,麒麟街、黄氏、罗氏故居、黄氏宗祠、黄家大院、陈家大院被批准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镇内的王国英故居、天主堂、永利桥被批准为成都市文物保护单位。
“5·12”地震灾后重建中,重庆市南岸区对元通古镇麒麟街、双凤街、增福街、东盛街等街道的供水、排水、照明、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重建,老街更显古色古香。2010年,元通镇新建了政府办公楼,将原办公场所——黄家大院进行维修,用作旅游休闲场所;将黄氏、罗氏故居,黄氏宗祠的办公、居住人员迁出,对原有建筑进行修缮整治,恢复原貌。黄氏宗祠改为麒麟客栈,重建了以广东会馆、惜字宫字库及以文昌阁为标志的仿古街区。
元通古镇在创建国家AAAA景区的过程中,对麒麟街、双凤街(部分)临街铺面实施风貌改造工程,对原有建筑采用加固,更换、重新安装铺板、取消卷帘门,拆除现代建筑材料的包装等形式,还原建筑历史风貌,对入户照明、通讯、电视光纤等设施进行管线序化,力求与建筑风貌相协调。
按照创国家AAAA旅游景区的要求,元通古镇在文井江东岸修建游客接待中心一处,在古镇区修建停车场一处、三星级公共卫生间两处、广场两处、步行街牌坊一座,在永利桥侧修建园通塔一座。
经过近几年的陆续投入,元通古镇的知名度日渐提高。
古镇保护开发的建议
完善古镇消防设施
元通古镇保护区范围内多为传统木结构建筑,易遭受火灾,受到损毁。为防止火灾蔓延,要改变居民生活的燃料结构,尽快使用天然气;室内电力线采用穿管,更换老化电线;街面按照要求设置消防栓,开辟必要的消防通道,便于救灾抢险;核心区内的商店、文化娱乐等公共建筑配置人工携带式消防设备,以便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做好环境生态保护工作
元通历史街区是三江交汇之处,具有诗画般的优美景观。然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居民占据河岸码台搭建违章建筑,破坏了水环境,同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防洪法》。在环境整治中应拆除此类违章建筑,继承和维护古镇人与水共生共栖的亲密关系。
目前镇内排水体系为雨污合流,应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尽快整治生活污水直排入江的现象。严禁在文井江边倾倒垃圾,科学布局垃圾站点。加强对周边自然植被、水源水质的保护,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对核心保护区临街铺面的空调挂机、横穿街面的管线、临街照明入户电表进行整治,达到与历史街区风貌相协调的视角效果。
建立古镇资料档案,对公共建筑、民居建筑破损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列入计划分期进行维护修缮,改善居民居住现状。
大力宣传,聚集人气
利用元通文史资料,对元通历史沿革、名胜古迹、人文轶事等进行宣传。在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川西旅游环线公路指示牌上打出“元通古镇”的旅游标牌,引导游人进入元通古镇。开辟具有元通古镇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灌香糖、油花、白雪糕等,吸引游人品尝购买。还可让崇州特色产品,如枇杷贡茶、道明竹编等旅游产品进入元通古镇旅游市场。
加大执法力度,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依照国家城市规划法、城市防洪法、环境保护法、文物保护法和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及《元通古镇保护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新闻推荐
捷普生产厂区张杨摄全友家私自动化生产线刘朝伟摄2014年,崇州市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崇州市工业发展直面困难逆势而上、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始...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