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崇州》成功改版
崇州电视台演播室今天是2015年的第一天。今年是崇州人民广播电台开播21年,崇州电视台开播16年,《今日崇州》创刊21年,崇州新闻网上线6年,崇州政务微博开通4年,蜀州广场公众LED屏幕使用15年,成温邛崇州出口公众LED屏幕使用4年。
但现在,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崇州市新闻中心。2013年8月,市委、市政府整合全市媒体平台,将崇州市广播电视台和崇州市新闻中心整合运行,实行两块牌子,一个领导班子,一套管理制度,一套考核办法的运行机制,内宣外宣网宣一个口子的大宣传机制。崇州新闻宣传事业翻开新的一页。
一年来,作为市委、市政府的舆论宣传阵地,我们积极履行职责,遵循“呈现新闻的精神高度、思想深度、文化厚度、新闻热度”这条主线,坚持“三贴近”,深入“走转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谋划并实施系列报道。
一年来,我们坚守媒体的良心与责任,执着前行,我们记录着、见证着、传播着、服务着、奔走着、快乐着,我们挥动笔杆为崇州发展营造氛围,为市民群众仗义执言,为你、为我、为他,为崇州辉煌过去与美好明天,我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因为,我们是记者,是崇州市新闻中心记者。
因为,总有一种理想,让我们激情追逐;总有一种责任,让我们执着前行;总有一种使命,让我们奋不顾身;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温暖守候;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或者笑逐颜开。
我们追逐着理想。认定了理想,我们坚定维护新闻真实。我们辛苦工作,我们随时准备出发,24小时手机不关机,长年累月奔波在路上,为普通人的幸福、权利与尊严奔走。因为理想,当记者面对诱惑也依然手握铁笔坚如磐石;因为理想,当记者面对险境也依然勇往直前无所畏惧。
我们坚守着责任。担起了责任,我们必须致力维系社会的公序良俗。在面对突发灾难时,在面对阳光下的罪恶时,我们用责任和良知守护希望,维护尊严。
我们承担着使命。选择了使命,我们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记住自己是事实真相的记录者,是人民群众的“好帮手”,是崇州发展前进的“击鼓手”。
我们传递着力量。因为有力量,我们在灾难面前一往无前,在暴雨之中义无反顾;在不平面前义愤填膺、仗义执言;在贫病无助面前激情呐喊,呼吁社会慷慨解囊,传递温暖。
我们守候着感动。因为有感动,我们走进市民百姓的平凡生活,去触摸、去体验、去发现、去挖掘、去展示、去捕捉那些瞬间而过的美好,为社会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我们的前辈和同行,都曾写下自己的荣光:年轻的范长江历时10个月,万里走单骑,发表了轰动全国的《中国的西北角》;摄影家沙飞,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悲壮瞬间,记录了新中国成立65年来亿万人民追梦圆梦的征程,刊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记录了从包产到户到抗震救灾的华章。
今天,我们也要用我们的笔和镜头,展现属于我们的荣耀!相信新闻会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也相信它能让新闻工作者的人生更加精彩。
2015来了,真好。
新的一年,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挑战。
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更为壮阔的时代图景和中国梦想在我们眼前铺开。随着整个社会传播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已经进入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改革进程中。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引领主流舆论、如何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形成新型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公信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15,我们将按照媒体运作和发展规律,深化内部改革,科学优化新闻生产流程,全媒体运作,多平台展示,把自己锻造成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新闻人,更加清晰地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决策,更加客观地反映民情和诉求,更加矢志不渝地承载城市传统,更加一如既往地专注城市细节,呈现新闻的真实和力量。
2015,我们将始终把报道对准基层,用群众的语言来写新闻,讲述百姓生活变化,讲述崇州故事,激发读者热爱崇州、建设崇州的共鸣。
2015,我们将始终挺立在崇州发展潮头,为全市各项事业发展鼓与呼,记录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前进和跨越,传递她的每一次欢欣和鼓舞,在祖国浩浩荡荡的改革进程中发出引领舆论的强音!
(余鹏)
新闻推荐
■李世清(市委统筹委主任)按照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统筹城乡工作将着力在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新突破。一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