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中国第一神奇古渡 渡船一摆就是一千六百年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9-28 07:46   https://www.yybnet.net/

擦耳岩渡的筰索吊船

□蒋剑康/文马千笑/手绘

双流擦耳岩古渡在我国驾船摆渡史上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独特的“筰索吊船,借力驾船”方法原理,创造了我国一种全新的驾船摆渡方式;二是没有动力成本,创造了我国第一个零动力成本的驾船摆渡极致经济效果;三是首创利用河水流动之力驾船摆渡,最早开创我国利用河水流动之力为人类服务。

19世纪初,晚清学部左丞乔树楠(民国时期著名词人、书法篆刻家乔大壮的祖父)扶母尹太夫人灵柩回祖茔华阳,从北京出发,走水路,经京杭大运河千里迢迢回到成都。这条黄金水路的最后一站,就是位于今天双流金桥镇的擦耳岩古渡。这座创造了我国三项独特文化价值的神奇古渡,有着1600多年的历史。而古渡上建于清朝的那座有着48间桥楼的廊桥,美得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历史悠久:东晋时擦耳岩驾船摆渡就找到方法了

双流擦耳岩古渡,位于岷江主流金马河中段的金桥镇,这里是崇州、大邑去成都城区最近的交通要道。南宋陆游在崇州做官,写有《自江源过双流不宿径行之成都》诗“断筰飘飘挂渡头,临江立马唤渔舟。少城已破繁华梦,老境聊寻汗漫游。斜日驿门双堠立,早霜风叶一林秋。诗材满路无人取,准拟归骖到处留。”说的就是这里去成都最近。这里的岷江金马河段很奇特,东岸河堤高,且河堤向河道中间斜插而去,硬生生将岷江河道主流向西挤压出了个30度的弯,原来平均河宽500至600米的岷江河道,在这里就不足300米了,成为岷江金马河在成都平原上最窄的河道口,造成河水湍急激浪汹涌,高高的东岸河堤因此被船工叫了“擦耳岩”。也有记载说是清朝名将杨宫保杨遇春回崇州,在这里过渡时,看到高高的东岸河堤“怪”,便取名为“擦耳岩”。岷江金马河水量丰沛,一年四季中,除冬季枯水,又被上游都江堰分流而河道干枯,搭便桥过河外,春夏秋三季都是大江大水,河面宽阔,只能开船过河。

由于擦耳岩河堤的“怪”,造成河流环境十分恶劣,因此这里特别不适宜驾船摆渡。但由于来往崇州、大邑的人多,有事人急,恳求开船过河,擦耳岩人经不住恳求,便开船过河,但结果不是被涌浪掀翻葬身河里,就是被冲到下游老远,半天上不来。擦耳岩因此开船过河的,千百年来,不知葬身河里多少人。一方面开船风险大,一方面过河人多,擦耳岩人被逼无奈,不得不去探索寻找开船摆渡的新方法。为了抗浪,不被恶浪打翻,同时满足过河人多,擦耳岩人因此思考,必须用大渡船;又经过仔细观察河水河道环境,人们就在上游的河湾岸堤上,建一大杩槎,用长竹篾绳一头栓在大杩槎上,一头栓住船,使渡船河水不被冲走;后又继续摸索出用一把长橹,从船尾伸到河里,长橹受湍急的流水冲击而产生一定的力,以借用此力来驾船。一人掌橹操作,便能得心应手地驾船来回于两岸。就这样,擦耳岩人经过长期的思考探索,发明创造了这种独特的驾船摆渡方法和原理,总结慨括为八个字:“筰索吊船,借力驾船”。一根长绳,一把长橹,一只大船,擦耳岩就这样简单智慧地开船摆渡了。

东晋常璩是岷江金马河边的崇州三江镇人,他写的《华阳国志》记载着“五津”。据有关专家对“涉头津”及注解的考证,擦耳岩古渡就是常璩笔下的涉头津,因此说,擦耳岩的驾船摆渡,在东晋时期就探索发明了,而陆游写的“断筰飘飘挂渡头”,正是擦耳岩渡“筰索吊船”的真实情景。

世界唯一:擦耳岩古渡的驾船摆渡方式

从公元350年的东晋时期算起,到现代擦耳岩大桥建成的公元1994年止,除清光绪年间建的擦耳岩西安大桥(即廊桥)外,擦耳岩古渡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了。让人惊奇的是“筰索吊船,借力驾船”的驾船摆渡方法原理,不但适宜以前的载人载物过渡,也适宜后来载重量极大的汽车渡。把以前的楠竹绳改为钢丝绳,木制船改为钢制船,方法原理一点不变,同样适应现代的钢制大渡船。不得不说,祖先发明于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驾船摆渡方法原理,经历载重量极大的汽车渡考验,一样神奇、智慧、管用。

擦耳岩古渡的驾船摆渡,有两大原因促成,一是这里的恶劣河流环境,二是这里过河人多。擦耳岩祖先遵循自然,因势利导,探索发明了独特的驾船摆渡方法原理,但若这里不是崇州、大邑去成都的最近交通要道,擦耳岩人也不会去探索新的驾船摆渡方法,有这两大因素,才促使这里诞生了这种新的驾船摆渡方式,创造了我国一种新的驾船摆渡方式的纪录。因此可以说,擦耳岩古渡的驾船摆渡方式是独特的,在我国是独一的,在世界也是唯一。擦耳岩渡不用人工撑船划桨,也没有机器动力,因此,其动力成本为零,创造了零动力成本的驾船摆渡极致效果。

揆诸航运历史,我国的所有摆渡船,自身都有动力,都要靠人力撑船划桨或靠机器动力开动,因此,动力成本占了驾船摆渡整个成本的大部分。唯独擦耳岩渡船没有动力成本,开创了我国零动力成本的驾船摆渡极致经济效果。擦耳岩古渡是我国第一个零动力成本的驾船摆渡典范,也是世界唯一没有动力成本的驾船摆渡,因此有着极大的典范意义和现实价值意义。

实属罕见:擦耳岩渡船利用河流之力效率高

擦耳岩古渡船自身没有动力,它的动力来自何处?全部来自河水的流动之力。河水流动之力,是指河水在河里的流动所具有的流动能源。历史上,我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江河边,有一种筒车,就是一种以河水流动作动力,用于取水灌田等的水转车。双流擦耳岩渡船,也是利用河水流动之力驾船摆渡的。筒车运用很普遍,唯独擦耳岩古渡隐藏深闺,至今无人知晓。需要说明的是,世上所有水碾、水排、水车、用于发电的水轮机等,都是利用水位的高低落差,即把水位拦高,由高往低处冲,以冲转水轮车作功,不是在河道里自然流动作功的。

筒车发明于隋而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擦耳岩渡船发明于东晋前,比筒车还早600多年。筒车的提水效率低,硕大一架筒车,靠河水自然流动冲转,已经不易了,因此提水很少。因此,全世界的筒车早都没有用来提水了。但筒车的形象好,具有古老久远的历史感,因此,目前许多旅游景区都用来打造装点景区景点。相比筒车,擦耳岩渡船利用河水的流动之力的效率是极高的。擦耳岩汽车渡以前,不管船上载多数人多少物,船老大一人掌橹借力驾船,汽车渡时,由于一船同时能载三辆装满货物的解放牌汽车,为了安全,才增加了一人协助,为二人掌橹驾船。载重量增加了数倍至二三十倍,同样借河水流动之力,把船安全开到对岸。可见,擦耳岩渡船利用河流之力的效率之高,实属罕见。

擦耳岩古渡为我国最早利用河水流动之力的首创,更为用于驾船摆渡的独创,自然为我国最早利用大自然河水流动为人类服务的新记录。仅以上三点,我们就能看出双流擦耳岩古渡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古渡所取得的千年显著成就所在。说双流擦耳岩古渡是中国古渡史上的皇冠,一点也不为过。一根绳,一把橹,一只船,擦耳岩古渡就在极不适宜驾船摆渡的恶劣河流环境中,摆起了大渡,驾起了大船;不烧油,不用电,不用人撑船,仅凭一人掌橹,就能把载有几十人甚至几辆汽车的渡船,开过河去,操作简单自如,神奇尽显。

久享盛名:擦耳岩廊桥百年前入选美国画册

擦耳岩古渡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是岷江古人的智慧结晶,是天府之国的古渡文化瑰宝。上世纪90年代,擦耳大桥修建后,摆渡船逐渐就废弃了。如今站在金马河畔擦耳大桥头,看着车水马龙的车流,真叫人感叹。

在100多年前的一本美国双语画册里,擦耳岩廊桥和望江楼崇丽阁以及成都半边桥,成为四川三个入选的绝美景点。这本《中国名胜》画册封面为硬壳精装本,配以万里长城图案,内页采用铜版纸印刷,非常精美,画册长24.5厘米,宽18.6厘米,除去扉页和目录页之后,共80页,每页一图,总共记载中国各地名胜80幅。充分展现了我们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美丽的风景名胜古迹,这些风光到现在有些已变得面目全非了,不过也有保留到现在依然很好的古迹建筑。画册每页一图,图片上方为中文说明,下方为英文说明。每幅照片的尺寸均一样,都是长14.5厘米,宽9厘米。擦耳岩廊桥这张不算清晰,廊桥建于清光绪年间,(1871年至1908年间),从记载有桥楼48间得知,照片上只照出桥长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没有照出来,桥长约200米;从桥的建筑和样式来看,桥墩为石垒基座,三根大木柱支撑;桥面为木柱支撑,木板铺面,木桥栏,桥栏有靠背坐板,桥上盖顶,俨然是一座长长的廊桥。千年烟水,一桥风流,除了航道上的功能价值,它在诗人的诗句里,画家的笔墨里,留下过多少咏叹和描绘呢?它一定还和无数段爱情故事有勾连,同心锁,盟约句,金马河滔滔流水,载走了多少悲欢离合,它们和这座有着48间桥楼的廊桥,一起化入了历史的风烟。

新闻推荐

桤木河、竹艺村入选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名单

本报讯(记者赵荣昌)近日,记者从崇州市了解到,经过9月11日至13日为期3天的严格评审,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对全省申报创建AAAAA、AAA...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第一神奇古渡 渡船一摆就是一千六百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