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一方一俗 四川盆地一些地方独特的春节习俗

来源:成都商报 2019-01-27 01:01   https://www.yybnet.net/

再过七八天,又要过年了。

说到过年,

以前很多春节习俗,

我们却知之甚少,

除了晓得大年三十要守岁,

正月初一吃汤圆,

过年前要大扫除,

其余的就没什么印象了。

所以有些习俗,

必须记下来,

再传下去,

不然这年味儿,真的就越过越淡了。

那好,这一次,

我们就打捞一些我们四川盆地,

一些比较特别的春节习俗吧。

◆巴中

初一去抢金银水

从小过年,就听我妈反复叮嘱:大年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倒水。为啥?这都是财啊!你家今年财运好不好,大年初一这天至关重要,只能进不能出。相对于扫地扫出的渣渣,水是尤其宝贵的,一定不能往外流,所以我偶尔搞忘了,洗脸水顺手泼出去,很久都会惴惴不安,疑心自己要把家里整穷了。

因为这天的水被称作“金银水”,所以大人们在大年三十团年饭之后最重要的事,就是等到抢“金银水”。为此,家里的主要劳动力都要老早去井边候到,一趟一趟跑,赶早把家里的水缸啊盆盆碗碗啊全装上“财”,而且一定要赶在天亮前装起,东方一白,再挑的就不算数了。小孩子瞌睡大,往往后半夜就熬不住了,我家去抢金银水的,是外爷。总是初一一睁眼,屋里所有的容器明晃晃都已经装满“金银水”,有时候竟然满到没有容器可拿来使用,都被“财”占了,又不能往外倒。那时只知道欢欣,现在想来,外爷都70多岁了,为了全家一年的兴旺发达,在漆黑的乡间小道上挑着“金银水”一趟趟奔走,是多么的劳累和辛苦。

顺便想起,那时候为了大年初一“肥水”不外流,小朋友会有一项特别的福利,就是大年三十美美洗一顿澡。贫困山区的农村,冬天太冷,娃娃们平时是不洗澡的,但在大年三十中午的团年饭之后,家家户户都会烧一大锅水“洗娃娃”。洗去陈年的污垢,洗得干干净净,第二天就不用再打理了,免得把“金银水”泼洒掉。而对我们来说,那真是一年难得的洗澡记忆。(一笑)

◆邻水

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

在农村,洗脚没什么讲究。然而,在我的老家,大年三十晚上如何洗脚却讲究得很。在我的老家,如果一个人运气很好,人们会说:哎呀,你硬是三十晚上脚洗得好哦!

怎样洗脚才算洗得好呢?一定要把裤腿挽得高高的,越高越好,如果能挽到大腿上更好,这样你就不光是洗脚板了,小腿,甚至是膝盖,都可以洗得干干净净的。

因为这样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洗脚的场面都十分热闹,大人会一边讲这个习俗,一边亲自示范,小孩们半信半疑,嬉笑着挽裤腿,照着大人的方式洗一遍脚。

至于为什么“洗脚洗得高,来年运气好”,村里的老人说,应该是出于清洁卫生的需要,因为以前农村条件有限,没办法经常洗澡,为了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就尽量把能洗的地方都洗到。(海鸿)

◆崇州大邑邛崃

端午的粽子他们春节包

端午节的招牌粽子,在崇州、大邑、邛崃,却是春节期间包得最欢。

粽叶,是成都周边田间山野常见的植物。腊月里,走在山间,常见有老人采集粽叶,装满背篼,欣喜而行。卖粽叶的钱,是山野主人年底一笔可观的收入。

在川西坝子,捆扎粽子不是用的棉线,而是用的“粽丝子”。一根中无竹节,直径约一寸,长近两尺的竹子在熟练的篾匠手里,可以被细分为上百根纤细的“粽丝子”。细心的人就会发现,腊月里,场镇集市的蔑活摊儿上,总有一把把“粽丝子”挂在售卖。

这过年的粽子,多为肉粽子。刚做好的腊肉,是粽子里的明星。将糯米用水泡透,配以煮至即将透心的红豆和切成颗粒的半肥瘦的腊肉,拌入盐和花椒面即可。

过年吃粽子,除了蒸着吃、煮着吃,最受欢迎的是烤着吃。正月里走人户,大家围坐火炉,烤火闲话。粽子就摆在炭火边,一边闲聊一边翻烤冒出丝丝香气的腊肉粽子。最偷懒的办法就是把粽子埋到红彤彤的炭灰里,待到腊肉的香味溢出,赶忙掏出来。咬一口略带锅巴、外焦里嫩的烤粽子,那个过年的味道简直不摆了!(吴志维)

◆遂宁

大年初一去“捡财”

小时候,每年除夕,爷爷奶奶就会反复叮嘱我和弟弟:明天早上不能睡懒觉哦,要早点去捡柴回来。在老家那个小山村,一直流传着大年初一“捡柴”的习俗:捡柴谐音“捡财”,寓意来年财源滚滚。

大年初一早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刚一响,我和弟弟就起床了。匆匆忙忙吃完汤圆和鸡蛋,就呼朋唤友上山捡柴了。

山上的柴以柏树枝居多,小伙伴们可以轻易捡到,可是干枯的木柴却很难得,这时候,靠的就是运气了。而弟弟,通常就是那个运气爆棚的人,他经常轻而易举就能捡到又粗又长的木柴(木柴越大,寓意财源越好),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我和弟弟抱着柏树枝、拖着干木柴,得意洋洋地回家邀功去了。

爷爷坐在门口的竹椅子上,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弟弟把捡来的柏树枝挂在大门上,咧着嘴笑着说:“柴(财)到家啦!”奶奶一边抱着干木柴进灶屋,一边念叨着:“抱柴(财)。”开心得只见眉毛不见眼睛……(廖敏)

◆开县

元宵对骂

温泉是开县一座盐埠古镇,一条东里河穿镇而过,将镇区一分为二,河东、河西的居民便凡事总爱比个高低、争个强弱。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当地人有一个“翻老底子”(即对骂)的奇特风俗。

每年的元宵夜,东西两岸的人提着灯笼、火炉,来到各自后山山坡,设案秉烛,恭呈香茗烟糖,推举出领骂和助骂的本营主帅,由骂技超群、妙语连珠、声如洪钟之士和多谋善思、善揭人短之人担任,领头痛骂对方。

赛骂有规定:若去年河东开局,今年则为河西,大家指名道姓,轮流对骂,互不插嘴打岔。一边骂完,另一方再接嘴回骂。一回接一回,起伏有致,尽揭对方短处。每骂完一桩之后,群众就鼓掌呼吼,吆喝呐喊,间以几声爆竹声,借以为本营助威。有时赛骂进行到双方骂兴正浓时,则往往打破常规,男女老少一起上阵骂个“满堂彩”,叽叽喳喳的吵骂声和锣鼓鞭炮的喧嚣声交汇一片,全镇如山洪决堤,轰轰隆隆。赛骂结束,次日沿河两岸友好如初,互不计较,任何人不得事后报复。

赛骂的习俗,据说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一对夫妻来到温泉,在选定宅基地时发生了分歧,一个看中河东、一个看中河西,两人个性都很强,于是分而建居。次年元宵,夫和妻都想把对方喊到自己这边团聚,都愿做东而不当客。双方爬上河东、河西的山坡对骂,闹了个通宵却谁也没有征服谁。后来二人各另立家庭,他们的子孙就一代接一代骂下去,便日久成俗。

如今社会进步了,每年的赛骂更多是一种相互监督,希望来年大家改进。(彭世祥)

◆营山

正月初一抢凉面

在我的家乡四川营山县,每年正月初一中午是吃凉面的传统时间。虽然,初一这天凉面价格比平时涨了不少,但食客却有增不减,凉面老板请了不少帮工,仍然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在喊“老板,快点嘛,吃了还要去耍呢!”那里有人在催“快给我来十碗,家里有客等着的呢”……在人潮的翻来卷去中,没有个把小时,是很难买到一碗凉面的。当你买好凉面回首时,那人潮还在继续涌动,成为县城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

为什么正月初一要吃凉面?据老一辈人说,新年第一天吃凉面,有两个好处:一是因凉面悠长,象征着健康长寿、幸福,好日子长久过下去;第二个好处,就是凉面因所放佐料中,辣椒多,可以驱寒保暖,尤其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气候一般都还比较寒冷,吃点凉面,暖胃,心情舒畅。我想,不论哪种说法,都有道理,不然,这习俗怎么延续上百年不衰?(魏兴良)

◆大竹

初一汤圆初二面

在我的老家,初一汤圆初二面。初一吃汤圆大家都晓得的,至于初二为什么吃面,听老人讲,是寓意条条顺,吃了面,就预示着一年的日子都顺顺当当。

从很小的时候起,我对初一早上那碗汤圆就很不感冒,经常吃个三四个就搁碗了。但对初二早上那碗面,却充满了期待。

为了初二早上那碗面,全家也是准备充分。经常初一下午,婆婆就会对我们姐弟仨说:“明天吃面,哪个去地里摘点豌豆颠儿嘛?”一说到要吃面,我们仨争先恐后,都表示要去,没办法,最后只好结伴同行。我们兴高采烈地拎着个小小的撮箕,跑到土里,细细地拣那最嫩的尖尖掐。

而煮面的汤呢,则早在大年三十就炖好了。一大锅加了海带的鸡汤,从中午炖到傍晚,炖得稀熘公式,先舀一大碗团年的时候吃,剩下的全部拿来初二吃面用。

一想到早上要吃面,我每次正月初二起得比大年初一都早。一爬起来就往厨房里冲。此时灶台上豌豆颠儿已洗得干干净净地装在筲箕里,鸡汤也已经热气腾腾地窝在了火上。一看到我们,婆婆一声令下:“都起来了!煮面!”一会儿功夫,一碗碗鸡汤面带着我最爱的海带和豌豆颠儿的面就上桌了,黑里飘出绿,还夹杂着好几坨油汪汪的鸡肉,哇,简直受不了啊,呼哧就是一大口。

除了吃面,在我老家,初二还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在我们那里,初一是不能回娘家的,初一回来就表示你在婆家过得不好,被撵回来了,更不要说大年三十回来了。所以那时也清静,完全没有现在的小夫妻为回谁家团年吵得不可开交这回事儿。(薛晴)

◆渠县

正月十五去偷青

正月十五除了吃汤圆,我记忆最深的其实是偷青。

所谓偷青,就是在正月十五晚上,趁着月色,去别人的地里偷点绿色蔬菜,比如蒜苗、芹菜、白菜、青菜、葱、豌豆尖什么的,但也就是意思一下,偷点别人的运气,去掉自己的诲气就行,没人会真偷。

既然是“偷”,当然不能让人看见,所以偷青一般都在后半夜。记忆中每年正月十五晚上,爸爸妈妈比大年三十晚上守岁都要兴奋,一会儿窃窃私语,一会儿隔壁的邻居又过来悄悄耳语几句。如今想来,他们这都是在通报军情,商量到哪块地去偷青啊。但那时我们太小,实在没办法熬到后半夜,经常都睡着了,却被吱呀作响的开门声惊醒,醒来,就听到爸爸在给同样被惊醒的婆婆汇报:“没偷啥子,也就是到顺儿的地里偷了几根蒜苗。”

但有一次后半夜,我们却被我妈平地一声骂给吓醒了。原来我妈偷青回来,路过我家那块地时,发现满满一地的青菜,被人一棵不剩地全部偷走了!我妈气惨了——要知道那块地的青菜是我家所有青菜里长得最好的,过年都没舍得砍一棵来吃,就为了过年后拿来做咸菜。

虽说偷青偷得被人骂得越凶诲气跑得越快,但偷成这样还是非常被人鄙视的。果然,没过一会儿,就有邻居连夜跑来告密,“肯定是×××偷的,我下午挑水的时候看到他在你们那块地里站了好久”。于是那一年,全院子的人都没怎么搭理过×××。(林湄)

全国统一的春节习俗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腊月二十三

祭灶

古时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除夕夜再把灶神接回来。祭灶时要把关东糖融化,涂在灶王爷嘴上,让灶王爷别说坏话。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尘之日,全家齐动手,打扫房屋,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民间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割年肉”,就是说从这天起要开始置办年货了。在各地乡村,这天是大集市日,周边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家里有猪的开始杀猪,没猪的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来。

正月初二

姑爷节

正月初二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潮汕人将初二姑爷回岳父母家吃饭称为“食日昼”,就是吃午饭的意思,姑爷和女儿必须在晚饭之前回到自己家(某些地区因路途遥远可能会住下并吃晚饭)。

新闻推荐

三城三都: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代表达

市民在成都规划馆“三城三都”展区参观在成都规划馆二楼,一面照片墙非常醒目,上面不仅有火锅等成都各色美食,还有变脸等成都...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方一俗 四川盆地一些地方独特的春节习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