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大邑新闻 > 正文

垃圾二次分类 散居村落别样美 大邑县青霞镇洞口社区3次革新垃圾管理制度,彻底与脏乱差说再见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4-10 07:45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摄影报道

核心

提示

三次革新

第一次

在地上修个大池子,所有垃圾往里扔

第二次

尝试垃圾分类,不同的垃圾扔到不同的桶里

第三次

县、镇、村尝试农村垃圾二次分类  

二次分类

第一次分类,农村垃圾被分成了四类,老百姓自己在家完成

第二次分类,由村里的清洁员完成,重点处置有毒有害垃圾

今日新村:

大邑县青霞镇洞口社区

新气象:

农村垃圾二次分类

环境立竿见影

以前,他们把垃圾一股脑儿扔到河里,“水一冲就冲走了”;现在,他们将菜叶、废纸、农药瓶这些垃圾分好类,投进专门的垃圾池或是填埋坑,“小娃娃都晓得这样扔垃圾了”。

以前,村道上包装袋、废纸等垃圾处处可见,“一下雨就特别脏,看到就很烦”;现在,天晴不飘灰、下雨不溅泥,垃圾更已绝迹,散居农村也有了城市高档小区的生活环境,“不说别的,看到这样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环境),心情都要好些”。

这是近几年来大邑县青霞镇洞口社区的真实变化。三次革新农村垃圾管理制度,再历时3年升级完善第三代农村垃圾管理制度,洞口社区每户居民都已成了农村垃圾处理的专家。

三次革新:

走在村落间,不见半点垃圾

青霞镇洞口社区是一个散居村落,房子随地势起伏而建,有的三五户为邻,有的独居一隅,建筑规模甚至建筑用材都各不一样,但行走在村落间,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干净、整洁!村里的公共区域不见一星半点垃圾,房前屋后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村里每隔100米左右就有一个垃圾回收站,家家户户门口都摆着三个不同功能的垃圾桶……

6年前,这里是另一番景象,“在地上修个大池子,所有垃圾,干的、湿的,都往里头扔。”村里的清洁员袁慧清当时的工作是把这些“大杂烩”垃圾打包运送到镇上,再由镇上运到县里的垃圾处理站。“垃圾一来,我们处理站就麻烦了,汤汤水水、有毒的有害的都有,是该填埋,还是该焚烧?”大邑县城管局副局长钱公桥也很头疼。这是当地第一次改革农村垃圾管理制度,纠正居民以前在竹林、河道乱扔垃圾的习惯,不过,垃圾分类不清、乱扔垃圾的现象无法根本避免。

第二次改革随之而至,村里开始尝试农村垃圾分类,“分区域,在地上摆几个桶,给村民宣传,不同的垃圾要扔到不同的桶里”。这一次改革,村民自己参与度并不是很高,成效有限。

大约2012年,县、镇、村在当地进行了第三次农村垃圾处理革新———农村垃圾二次分类。

二次分类:

每户发垃圾桶 垃圾分4类

“所谓的二次分类,第一次分类,老百姓自己在家完成;第二次分类,由村里的清洁员完成。”青霞镇党委副书记牟乃川介绍,农村垃圾被分成了四类:一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报纸、金属等;第二类是可堆肥垃圾,包括剩余饭菜、果蔬皮、花草等;第三类是不可回收垃圾,包括不适宜回收的纸类、旧织物用品等;第四类是有毒有害垃圾,包括废灯管、废电池、农药瓶等。

第一步是让村民学会分类,“我们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垃圾分类培训。”一般是晚上六七点钟,在村上的茶馆里培训。每次培训,镇上还会带来毛巾、洗衣粉等,作为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的奖品。此外,村里多处贴有垃圾分类的宣传画,垃圾回收站也详细写明了每类垃圾包括哪些,“扔一次垃圾受一次教育”。

清洁工所做的第二次垃圾分类重点在有毒有害垃圾的处置上。袁慧清说,她每个月有提交20件有毒有害垃圾的任务,“全部完成就奖励30块钱,超过20件还有奖励”。袁慧清除了工作时仔细清理外,连休息时间也不放过,“没事就到处转悠,有丢到田里的农药瓶就捡回来”。

村里还按每20~30户一个垃圾回收点的标准建起了垃圾回收点,还给每户居民发了三个垃圾桶,贴上标签,分别装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村道上每隔数十米放置一个有毒有害垃圾回收桶;在可利用的区域挖可堆肥垃圾填埋坑,“这就是最好的生物肥料,哪家需要自己去掏就是了”。

一月一评:

三四个月就习惯垃圾分类了

有了知识,如何让村民自觉进行第一次垃圾分类呢?青霞镇副镇长周红总结出一个诀窍:老百姓相互评比最有效。具体而言,就是在村里推进垃圾分类示范户评比。“每个月评比一次,分几个标准打分,低于90分的就整改。”周红说,评比结果在村里干道上张榜公示,“都是一个村的人,谁都不愿意做得比别人差,效果立竿见影”。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在村里见到一个公示榜,公示了26户居民的得分情况,最高分95分,没有一户得分低于90分。

“三、四个月的样子,我们就习惯垃圾分类方法了。”洞口社区6组村民曹建军非常享受现在的村容环境,她伸出手比划出一个不到1米的高度,“就是这么高的小娃儿,都不得乱扔垃圾了”。

探索和升级还在继续进行。牟乃川介绍,下一步,镇上将对清洁工提出更高要求,“一个人每季度发展3~5户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户”,将现在点状的管理变成网状,进一步提升效果。

新闻推荐

大邑铁索桥上“寻子”你还认得刘德华吗?

刘德华来大邑拍电影了!电影《失孤》目前已经从重庆转场到成都,刘德华在片中饰演农民雷泽宽,骑着摩托车走遍中国寻找走失的儿子。昨天,刘德华来到大邑新场镇川王村的一个铁索桥上拍摄。戴着摩托头盔,穿...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垃圾二次分类 散居村落别样美 大邑县青霞镇洞口社区3次革新垃圾管理制度,彻底与脏乱差说再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