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牛区人民北路街道的居民李渝生,向座落在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捐赠了一部父亲抗战时从日寇那里缴获的望远镜。希望父亲的遗物能成为教育后人的物证。
投笔从戎私塾先生走上抗战之路
李渝生的父亲名叫李金魁,于1937年底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从此走上“驱逐日寇,保家卫国”的抗战革命生涯。
1939,在抗战进入到最为艰苦的岁月,日军对抗日根据地实行了三光政策。面对装备精良、异常疯狂的日军,八路军作出了“保存实力,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战略部署,李金魁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敌后武工队队长,经常带领战友们深入敌后,出奇不意地歼灭敌人。
为了防止驻村汉奸告密和鬼子偷袭,每晚在宿营时除了派出岗哨担任警戒外,李金魁自创了“燃香催醒法”:睡觉前,他点燃自制蚊香握在手上,一旦烧香烧尽烫到手时,他马上率队转移,有时一晚上要转移三、四次,正因为有了这样才多次躲过了日军夜间围剿,化险为夷。
峥嵘岁月望远镜成老八路心爱物
1939年12月,在山东禹城一次战场上,战斗十分惨烈。参战的八路军将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可敌人利用有利地形,使用轻、重机枪封锁了前进的道路,一批批年轻的战友倒下了,身为指挥员的李金魁突然感觉眼着一黑,急忙匍匐在地,过了很久才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这一场战斗下来,李金魁双眼的视力明显受损,他被评为二等革命伤害军人。上级为了不影响他继续指挥战斗,特奖励他一部缴获的敌人望远镜。这部望远镜被他视为珍宝。直到2002年元月他离开人世时,这部望远镜都一直被他珍藏着。
缅怀历史英雄遗物成育后人物证
李金魁育有四个子女,李渝生排行老二,是其唯一儿子。2002 年初,在他离开人世前,他将保存了一生的这部望远镜交给儿子,叮嘱他一直要好好保存。
“父亲和他的战友们抛头颅、洒热血,这台望远镜一直是他的心爱之物,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和妹妹们商量,希望把这台望远镜捐出,能够教育后代。张先廷 华西社区报记者 吴小红
新闻推荐
大邑原城隍庙万年戏台(老照片)地名龙门阵大邑篇(1)传说,明淸时期,大邑县建有皇城和城隍庙,并由此命名了跟“皇”字有关的皇城街、城隍街等街道。其中大邑皇城,这是其他仼何州县都没有的古建筑...
大邑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邑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