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六大艺术家艺会五洲“我/们?”来了!“我/们?— 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10月21日至29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10-21 07:15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 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10月21日至29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 6位艺术家和他们共同创作的“我/们?”。

《我/们》海报。

董小庄创作“我/们?”。

缅甸艺术家埃可在创作。

比利时的马丁正在创作。

南非艺术家阿洋达。

创作现场。

艺术家们在创作。

金秋十月,一场艺术盛宴将在成都拉开帷幕。由成都市文联、四川省美协、董小庄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四川省巴蜀画派促进会、成都市美协、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成都当代美术馆等多家单位联合支持的“我/们?—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将于10月21日下午2点30分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当天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董小庄“艺会五洲”文献集还将在言几又书店首发,该文献集汇聚了2011—2017“艺会五洲”绘画作品、文献记录、学术评论。10月22日13:00,“跨文化的交互与流动—“艺会五洲”学术讨论会”将在成都钓鱼台精品酒店二楼会客厅举行。据了解,艺会五洲文献展将对外持续至10月29日。

其实在新闻发布会举行的前几天,五大洲艺术家就陆续从各个国家赶来成都,他们接到董小庄的“英雄帖”后决定一起创作一幅史无前例的“大作”。在都江堰的江南忆,他们用了两天时间,历经无数次的商讨和修改,这幅长7.2米,高1.5米的《我/们?》终于宣告完成,画面上斑斓的色彩和充满想象力的构图让人惊叹,六位艺术家用画笔再度证明了“艺术无国界”。而这幅作品也将会成为“我/们?—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全场最为瞩目的焦点。

“我/们?—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现场展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各大洲艺术家思想碰撞后形成的。这是董小庄发起的“艺会五洲”活动以来,首次同时集中6位艺术家共同生活、交流、创作。在此期间,过去5次“艺会五洲”艺术活动的相关文献、作品也将进行集中而全面的展示。

届时,董小庄(中国)、马丁·R·巴延斯(比利时)、埃米利奥·卡拉斯科·古塔雷斯(墨西哥)、托尼·苏格特(澳大利亚)、阿洋达·马布鲁(南非)、埃可(缅甸)等6位来自五大洲的艺术家在成都共同生活、交流而创作的艺术成果将现场展现,并举行文献集首发仪式。学术研讨会上,王瑞芸、吴永强、张颖川、曲波、魏言、方敏儿、邓旭等艺术批评家也将和艺术家们一起对“艺会五洲”活动的意义、影响和发展进行探讨。

“艺会五洲”项目是董小庄从个人多年在国外创作的自身经历中得出灵感而延伸出的一个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多年的国外交流经验,董小庄发现,尽管在信息时代,但是文化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仍然不对称,导致了在一种文化背景中长大的人对其他文化产生误读、隔阂。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文化误读这个原因是不能忽略的,甚至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董小庄遇到的外国人中间,很多人对中国文化就存在误读。于是他开始了“艺会五洲”的创作,与不同国籍的艺术家共同创作,让不同国家的艺术家实地感受中国文化,增进双方的了解。

成都俚语把不可能成的事称为“开玩笑”,玩笑开大了就叫“国际玩笑”。“艺会五洲”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际玩笑”,这个说法最初来自于2011年,当时旅欧艺术家王锁成写过一篇评论叫“国际玩笑”,认为这项跨文化的活动充满了挑战与不确定性。时过6年,董小庄竟然把这个国际玩笑开成了。

从2011年开始,董小庄在其常规艺术创作之外就开始策划实施“艺会五洲”国际艺术交流项目,他用五年时间邀请到了全球五大洲的艺术家来蓉生活和创作,而比利时根特皇家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马丁·R·巴延斯作为来自欧洲的艺术家代表,拉开了“艺会五洲”的序幕。接下来,董小庄和墨西哥艺术家埃米利奥·卡拉斯科·古塔雷斯完成了“静默的和谐”项目,与澳大利亚艺术家托尼·苏格特完成了“空山无相”项目,与南非艺术家阿洋达·马布鲁完成了“一个人的相”项目,最后与缅甸艺术家埃可完成了“神在哪里?边界在哪里?”项目。

这是一场国际艺术交互实验。董小庄作为项目主体和发起人,邀请五大洲的艺术家到成都生活1-3个月参与项目,完全陌生的文化、毫无预设的创作、完全本地化的生活,6个“我”随身自带的文化身份,已将跨越五洲的文化交融汇织。6位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度、以坚持自我著称的艺术家,历时五年,以自我为实验对象,以跨文化的背景,无翻译的交流,共同创作的方式,完成了一项超越自我的创举:跨文化交互与流动的真实可能,文化的多样化怎么样并存。

本次艺会五洲的活动,是董小庄在以往五次基础上的延续和总结。和以往每次董小庄和一位异国艺术家相互交流不同的是,本次活动第一次将五大洲的不同艺术家聚集在一起,全面展示这项全球背景下的文化流动实践。冲突如何避免,分歧如何弥合,我的画布你怎么动?我的思想你怎么画?我的情感你怎么改?这些疑惑,都将在此次活动中得到诠释和总结。本次6位艺术家首次合体,以“我们”的名义,举办文献展,发行文献集,召开学术会,拍摄纪录片,具有多重的文献价值和学术意义。

正如艺术批评家王瑞芸所评价:当艺术进行到了观念时期,观念变成了它的审美性时,艺术创作往往容易被做成奇怪、出格,甚至还可能是招人讨厌的样子。可是董小庄的这件“艺会五洲”既落实了很强的观念性,同时还连接着让普通人都能接受的绘画的方式,它能在并不抛弃绘画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样一个当代艺术的任务,是非常可贵的。

据了解,这次“艺会五洲”的所有活动将会拍摄纪录片《流动之墙》(暂名),由著名制片人创作拍摄,将通过记录+访谈、观察+思考的形式,聚焦“艺会五洲”跨文化流动与艺术交互的实践活动,探寻我和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该纪录片将参加明年9月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艺术时间

10月18—19日:

6位艺术家首次合体创作、组展;

10月21日14:30:

“我/们?”—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开幕,展期持续到29日;

10月21日15:30:

“艺会五洲”文献集首发;

10月22日13:00:

跨文化的交互与流动—“艺会五洲”学术讨论会。

文献展前言

□艺术批评家 王瑞芸

董小庄的“艺会五洲”,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道路:艺术创作,可以走进内心,变成内心的改造。这里展示的是五次这样的内在经历。不过,这不是一个单独跋涉的旅程,而是邀请了来自五大洲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共同参与。这就是说,董小庄这位中国艺术家,把这样一个借助艺术手段的内心挑战和提升活动,往世界五大洲这样的范围中辐射出去。即使每次只有两个人参与,但辐射的意义依然不减。这就使得这件作品具备两个层次,一是让艺术创作落实到内心改造;另一是,让不同的民族自负和偏见在这个创作中消融。如果更加完整地来说,“艺会五洲”,在有形的部分,给我们呈现出一批技法、材料、主题、风格都很不一样的画作;在无形的部分,它同时做到了“收”与“放”两个方向的精神运动。“收”,是把艺术从外在的形式创作,收敛为往内的自我挑战;“放”是把艺术从一个人独自面对的空间,开放为不同国籍和族裔的合作空间。因此这个作品厚度,变得相当可观。它有艺术创作上颇为新颖的做法;有艺术深度上直达创作者自我的最后防线;还有在全球化的形势中,以艺术为通道,在五大洲的版图中传播理解、谦和、放下以及爱。

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当艺术进化到了当代时期,观念变成了它的审美性时,艺术创作往往容易被做成奇怪,出格,甚至还可能是招人讨厌的样子。可是董小庄的这件“艺会五洲”,既落实了很强的观念性,同时它还连接着让普通人都能接受的绘画的方式,它能在并不抛弃绘画的情况下,完成了这样一个当代艺术的任务,是非常可贵的。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

□总策展人郑强

6位来自五大洲不同国度,以坚持“自我”著称的艺术家,历时5年,以自我为实验对象,以跨文化的背景,无翻译的交流,共同创作的方式,完成了一项超越自我的创举:跨文化交互与流动的真实可能,文化的多样化怎样并存。

这是一场国际艺术交互实验。董小庄作为项目主体和发起人,邀请五大洲的艺术家到成都生活1-3个月参与项目。完全陌生的文化、毫无预设的创作、完全本地化的生活。把6个“我”连接起来的距离达到47319公里,足以绕地球一圈。而6个“我”随身自带的文化身份,已将跨越五洲的文化交融汇织。

这是一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流动实践。冲突难以避免,分歧如何弥合:我的画布你怎么动?我的思想你怎么画?我的情感你怎么改?6位国际艺术家的“艺会五洲”是一项难得的文化流动实验,更是一份文化多样化的交互样本,这些彼此映射、相互照亮的文献记录,既有绘画、行为、观念的艺术价值可读,更关乎全球化之惑的文化追问。

全球化的特质是流动,但绝不仅仅是经济的流动,那么文化是如何流动的?全球化之中的文化身份、文化冲突、艺术交互、文化流动的价值探寻等等研究甚少。6位艺术家以“自我放下自我解放”的行动实践,让我们看见了“信任之岛”,同时也让我们理解了“流动之墙”。

本次是6位艺术家首次合体,以“我们”的名义,举办文献展,发行文献集,召开学术会,拍摄纪录片,具有多重的文献价值与学术意义。我们相信:艺术不能停留于过去,也不能停留在各自,文化必须流动。我们相信:艺术不是孤立的“自我”存在,文化的流动与交互是全球化的基石,必将以个体崛起的方式,以群体觉醒的力量向前行。

我和我们,与这个世界到底有何关系?我的世界你真的能懂吗?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

“艺会五洲”文献集后记(节选)

□魏言

一般意义上的交流结果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展示彼此的差异化,并以一种握手言和的方式予以各自独立的承认(文化相对主义,这是大多数“世博会”的内在逻辑);另一种则是一方的妥协或者交替的妥协,屈从于一种暂时的平衡感和认同感(伦理学的博弈)。而我更有理由相信,这五次艺术合作要尝试的是建立第三种交往行为关系——“行动者在理解过程中反思的世界的关系”,即:向对方开放,接受对方带来的差异性甚至是“异己的陌生力量”,把这种作为自身行动和创作生发的依据。

“虚怀”与“忘我”,虚己以游世。在这个过程中去积极捕捉自己内心对对方的认同;积极寻求理解自己与他者之间关系所创立的任何一种可能的方式。由此而完成一种认识上的“开放”与“自我更新”,从萨特论断的“他者即地狱”的主体性封闭中解脱出来,以开放的意志与“他者”合体,进而作为行动的一致主体,形成共识性的结果。

这便是最具有自我解放意味的交往行动理论。所以,我们才在“艺会五洲”的五次合作创作中看到了五种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这五组创作风格、艺术秉性完全不同,差异极大。唯一的共同点和线索就聚集在发起人董小庄先生本人。他的思想,他的态度,和他先后五次与文化上的“他者”碰撞的过程以及其中隐藏的意志。

小庄先生在艺会五洲所经历的五年,确是他一生当中不易的五年。2013年左眼失明对他打击巨大,这突然到来的意外在他满60岁这一年是灾难性的,尤其对于一位热爱艺术甚于一切的画家。后来的几年里父亲的去世、家里人伤筋动骨的遭遇和诸多周折频现。那几年里,董小庄先生饱受煎熬,这种持续的折磨即使是自幼在贫困艰难中磨练了几十年的小庄先生亦不堪重负。

造化弄人,这仿佛是天上的神明有意要小庄顿悟而故意施加的磨难。我已无法去揣测小庄先生是如何在经历这重重打击之后毅然选择要将“艺会五洲”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艺会五洲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国际艺术交流和攀龙附凤的笔会,而是不死不休的信仰阵地!它使得小庄先生最终圆满艺术人生的一次痛苦焦灼的升华与救赎。

新闻推荐

“战胜自己就是好样的”

□本报记者胡苗人物名片姓名:李永远职业:自由职业籍贯:云南宣威跑龄:10年口号:“战胜自己就是好样的!”达人故事李永远,在国内马拉松圈中早已是小有名气。在体校练跑步出身的他,早在2008年就开始参加马拉...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六大艺术家艺会五洲“我/们?”来了!“我/们?— 6位国际艺术家成都艺会五洲文献展”10月21日至29日在成都当代美术馆开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