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 汪小琦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张樵
解读成都市绿道
和慢行交通系统
天府绿道体系总体是由三级绿道构成
总长度16930公里
180公里的锦江绿道
一轴
200公里的龙泉山森林绿道、350公里的龙门山森林绿道
两山
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路,200公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320公里)
三环
570公里的滨河绿道,包含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七条水系廊道
七带
区域级绿道
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骨干绿道
1920公里
总体结构为
“一轴、两山、三环、七带”
城区级绿道
城市内部的主干绿道
5380公里
社区级绿道
社区之间的慢行道
9630公里
熊猫绿道
沿三环路建设
目前已建成非机动车道78公里、人行步道82公里
总体定位以大熊猫文化为特色
实现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慢行交通等功能的环状高品质“城市公园”、现代化和高品质的区域级绿道
锦江绿道
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
全长达240公里(三级绿道在内)
构建展现天府文化的“锦江故事卷轴”
由伏龙开源、古蜀乡愁、千年画卷、创意天府、绿色郊野5大文化主题段组成
锦城绿道
2017年9月启动建设
依托环城生态区将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
1920公里区域级绿道
串联“两山两环、两网六片”
最近,住在三环路边上的许多市民发现自家门口多出了一条萌萌的熊猫绿道,不仅有宽阔的草地,各式各样的熊猫造型,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健康跑步、休闲娱乐的全新场地。熊猫绿道的出现,瞬间萌翻了整个成都,但它仅仅是成都市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中的一部分。作为成都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将如何建设?建成后会为成都市民带来什么?成都晚报特邀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樵、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对成都市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进行了解读。
据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张樵介绍,天府绿道体系总体是由三级绿道构成,分别是区域级绿道、城区级绿道、社区级绿道。三级绿道形成贯穿全域、覆盖城区、连接主要功能区的绿色交通体系,“区域级绿道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骨干绿道,城区级绿道是城市内部的主干绿道,社区级绿道是社区之间的慢行道。其中,社区级绿道将连接学校、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构成15分钟生活圈。”
这三级绿道具体是如何规划的呢?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汪小琦表示,本次规划以“可进入、可参与、景观化、景区化”的理念形成全域天府绿道体系。规划形成区域级绿道1920公里、城区级绿道5380公里、社区级绿道9630公里的三级绿道体系,建设总长度16930公里。其中,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总体结构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覆盖全域20个区(市)县及高新区、天府新区直管区,串联“两山两环、两网六片”的生态本底。据汪小琦介绍,“一轴”是指180公里的锦江绿道;“两山”指200公里的龙泉山森林绿道、350公里的龙门山森林绿道;“三环”指熊猫绿道(沿三环路,100公里)、锦城绿道(沿绕城高速路,200公里)、田园绿道(沿第二绕城高速路,320公里);“七带”则是指570公里的滨河绿道,包含走马河、江安河、金马河、杨柳河-斜江河-出阝江河-临溪河、东风渠、沱江-绛溪河、毗河七条水系廊道。
高颜值+实用性
天府绿道具有八大功能
“天府绿道不仅仅是一个交通体系,同时还是一个功能体系。”据张樵介绍,天府绿道不仅“颜值”高,实用性也很强。他表示,天府绿道具有绿色交通、公共服务、文化体育、生态绿化、旅游休闲、应急避难等八大功能,“从绿色交通方面来看,大家以后可以通过绿道到达公交、地铁站点以及各功能区,以更方便、更绿色的方式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绿道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同时,通过绿道可以串联起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和社区综合体,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张樵表示,在文化体育功能的构建上,将在绿道上建设大量文化体育设施,一方面补齐在城市建设上的一些短板,同时也满足市民对文化、体育活动方面的相关需求。生态绿化功能则是通过绿道美化环境,为市民营造一个生态的、美好的工作生活空间;旅游休闲功能是指将在绿道上建设大量的旅游休闲设施,既可以让本地居民通过绿道开展各项休闲活动,也可以吸引外地游客来到绿道进行观赏和旅游,为市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了方便的旅游休闲条件。“同时,还将通过绿道建设大量的绿色开敞空间,为以后出现紧急情况时,提供应急避难的场所。”
一条绿道如何实现这些功能?想要实现这些强大功能,有没有一个建设标准?汪小琦表示,首先要形成系统成网的绿道网络,三级绿道体系覆盖全域、相互衔接;其次,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相互转换的的绿色交通体系,实施科学治堵;同时,绿道设计上要实现机动车禁入、骑行与步行分离的断面设计;另外,在驿站配套方面,要通过四级驿站体系共同形成500米半径的驿站服务圈,并形成文化、体育、旅游、交通、智慧服务等配套服务设施。
锦江绿道
由5大文化主题段组成
目前,成都市的绿道和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情况如何?描绘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画卷何时能够展现在成都市民眼前?记者了解到,熊猫绿道、锦城绿道、锦江绿道作为“两环一轴”区域级绿道示范项目,已先行启动实施。其中,锦城绿道于2017年9月启动建设,依托环城生态区将建设成为开放式、多功能的环状生态公园;“三环”中的另一环熊猫绿道于更早启动建设,现已基本成形,目前已建成非机动车道78公里、人行步道82公里。绿道沿三环路建设,总体定位以大熊猫文化为特色,实现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生态景观、休闲游憩、体育健身、慢行交通等功能的环状高品质“城市公园”、现代化和高品质的区域级绿道。
锦江绿道为成都天府绿道的核心“一轴”,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全长达240公里(三级绿道在内),在这条绿道上将构建展现天府文化的“锦江故事卷轴”,卷轴由伏龙开源、古蜀乡愁、千年画卷、创意天府、绿色郊野5大文化主题段组成。
据张樵介绍,熊猫绿道将于2018年6月底完工并向市民开放,届时三环路两侧将形成102公里绿道和5.1平方公里城市绿地。据悉,按照实施计划,天府绿道将于2020年建成840公里“一轴两环”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2400公里;2025年建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1920公里的区域级绿道,建成城区级、社区级绿道共8680公里;2035年全面建成天府绿道三级体系。
绿道建成后,管理维护工作也非常重要。对此,张樵表示,将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入专业化的管理公司进行管理。“通过专业化的公司和专业化的管理,一方面为市民提供一个管理有序、满足市民需求和高标准的绿道,另一方面还要为绿道的长期维护和提升创造条件。通过专业化的公司和专业化的管理在全力提升绿道管理水平和为市民创造更好的使用条件的同时,提升绿道的盈利能力,以保证绿道能够健康、有序地营运下去并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成都晚报记者 罗斯
成都市建委供图
新闻推荐
黄国林董事长北京大好河山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万户候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寄语我一生不求得到什么,只想给地球上留下点什么,把养老事业办好,让更多老人过上好日子,为千万老人谋福祉,晚年生活过得幸福...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