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成都市正在加紧编制《成都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分工分业发展 产业跨界融合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2-27 05:43   https://www.yybnet.net/

每年早春时节,金堂县三溪镇农田变身景区,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油菜花本报摄影部供图

构筑都市现代农业新高地,走出一条具有成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路,这在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成为成都农业新目标。围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施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成都市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乡村要振兴,现代产业是核心。围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成都市正在加紧编制《成都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将通过大力发展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形态,构建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产业现代化、经营社会化水平。

着力点:重塑空间

以“西控”为重点

瞄准高端以控促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都市各区域如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记者获悉,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按照成都市“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的整体布局,成都市对全市农业产业布局进行了全面优化调整,明确了各区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展方向、产业重点,将注重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形成各区域分工分业、竞相发展的空间格局。

其中,“东进”区域突出生态休闲和高效农业;“南拓”区域突出科技创新和农博会展;“西控”区域突出绿色高端农业和农商文旅融合;“北改”区域突出农业商贸和农产品物流;“中优”区域突出城市生态和景观农业,而“西控”区域将成为今后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

据悉,成都市“西控”区域位于都江堰精华灌区,是全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地,是全市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涵养功能区。在全新的规划中,这里被定位为成都市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西部绿色低碳科技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宜居现代田园示范区、世界旅游目的地核心区和天府农耕文明重要展示区,坚持以高端实现“西控”,以绿色践行“西控”,以控促优,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率先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在此基础上,成都市还规划了“双核+功能区+特色镇(街区)+新型社区(林盘聚落)”四级城乡体系,重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记者了解到,在特色镇(街区)建设工程中,成都市将打破原有行政区划、城镇体系和散乱布局,选择重要产业功能区、轨道交通枢纽、重要交通功能节点、有基础的建制镇等,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特色镇(街区)+林盘+产业园”等模式,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在3—5平方公里具有小城市形态的特色镇(街区),引导资金向特色镇(街区)流动、产业向特色镇(街区)集聚、人口向特色镇(街区)转移,形成产业集聚、功能复合、连城带村的特色镇(街区)。

在科学划定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上,成都市将优化调整农村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根据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科学布局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农业功能区,两年内完成全市现代农业功能区划定工作。

依托川西坝子独特的林盘体系,成都市将大力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开展以“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为主要内容的川西林盘整理、保护、修复,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系统规划打造一批形态优美、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川西林盘,形成林在田中、院在林中的新型林盘聚落体系。

着力点:振兴产业

实施“农业+”

新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大力实施“农业+”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这将是成都市今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方向和重点。

围绕“农业+旅游”,成都市将建设沿龙门山、环龙泉山、环都市区三条乡村休闲旅游带和“三环七带”天府绿道骑游带,打造都江堰精华灌区休闲旅游群和龙门山、邛崃山系山地旅游区,提升建设风貌特色化、功能现代化、服务标准化的200个特色主题民宿和100个特色文化酒店,打造100个AA级林盘景区、30个AAA级特色镇(街区)、10个AAAA级天府古镇,塑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天府古镇文化”“成都平原四季田园风光”等旅游特色品牌,构建“点、线、带、面”相结合的全域乡村旅游新格局,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和旅游目的地。

围绕“农业+文创”,成都市将萃取川西林盘文化、川菜美食文化、都江堰水文化、大熊猫文化、茶马文化、三国文化等特色文化精华,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文创示范园区、农业文创空间,打造一批具有成都平原特色的农业主题公园、乡愁馆、创意设计馆、文化博物馆、博览园和农业文创小镇、文创主题农庄、文创休闲农场、文创农艺工坊,培育一批农村文创智库、文创企业,形成200个以上农业文化创意基地。优化提升稻田湿地、水旱轮作农业生态系统,争创世界文化遗产。

围绕“农业+康养”,成都市将依托龙门山、龙泉山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大力实施“农业+康养”行动,围绕健康成都建设,打造50个以山地运动、森林康养为主的健康养生基地,结合特色镇(街区)、川西林盘、天府绿道和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建设,打造一批特色健康养生基地,推动康养产业发展。

围绕“农业+会展”,成都市将加快建设天府农业博览园,提升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等农业展会的对外影响力,支持涉农企业、协会组团参加国内外各类农业展会,推动农业会展经济快速发展。

着力点:提升价值

5大千亿产业集群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提升价值链,形成经济高效的农业价值体系,这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全新空间布局规划的核心。按照全市乡村振兴战略安排,成都市将大力发展食品饮料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带动建设300万亩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32万亩国家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着力打造食品饮料、休闲旅游、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和饲料加工5个千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和总部型企业,发展2家过千亿、20家过百亿、50家过十亿的重点龙头企业,新培育10家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首发上市,使上市农业企业达到30家以上。

在此基础上,成都市还将规划建设好“三区、三园”,“三区”主要是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园”主要是指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和创业园。同时建设“5个百万亩基地”,包括100万亩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标准化农业基地、100万亩现代林产业示范基地、100万亩种养循环农业基地、100万亩灌区现代化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基地。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产区聚集,将区域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据悉,目前全市已规划了332万亩以水稻、玉米为主的国家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和以油菜为主的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以及300万亩以优质蔬菜、水果、茶叶等为主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已规划建设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是蒲江特色水果产业园、崇州优质粮油产业园、邛崃现代种业产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温江农业科技产业园、龙泉驿水蜜桃产业园,其中蒲江特色水果产业园已被命名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津天府农博园被命名为省级重点产业园。正在规划建设2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分别是温江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天府新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同时,下一步还将在17个区(市)县分别规划建设1个现代农业创业园。

【访谈】

成都市统筹城乡和农业委员会(市委农工办、市供销社)党组书记、主任张俊国:

让成都农业产业 质量更高 效益更好 结构更优

“成都既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也是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市,同时也是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省会城市中唯一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2017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到519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298元,但是成都在现代农业产业布局上依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张俊国告诉记者,产业规划质量不高,空间布局不够合理,产业发展不平衡,区域特色不突出,产业同质化等问题,正是成都市在新一轮规划中将要系统研究和解决的关键。

张俊国表示,围绕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奋力实施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结合《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送审稿)》,成都市农业产业布局还将进行全面优化调整,其中突出绿色高端农业和农商文旅融合,“西控”区域将是今后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西控”区域国土面积7185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51%,是成都市“山水田林”四种自然生态本底要素,抓好“西控”就牵住了农业发展的“牛鼻子”。”张俊国介绍,因此,总体考量上就是要以高端实现“西控”,以绿色践行“西控”,以控促优,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率先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的发展新路。

同时,张俊国也表示,围绕规划落地落实,成都市将推动“三个创新”:一是推动产业协同创新,围绕农业创新链、人才链、供应链、价值链、产业链,推动规划的落实落地,加快建设区域协调、产业高端、绿色循环、主体多元、供给高效、协同联动、功能复合的现代农业生态圈;二是推进管理方式创新,遵循经济规律,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构建以现代农业主体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管理新体制,探索建立“管委会+投资公司”运营模式,对功能区进行统筹规划建设、统筹环境营造、统筹产业布局,高水平促进行政跨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三是推进建设模式创新,采取“特色镇(街区)+林盘+农业园区”“特色镇(街区)+林盘+景区”“特色镇(街区)+林盘+产业园”等建设模式,推进农业产业规划布局的落实落地。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吕火明:

高位求进 走出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努力,成都的现代农业走在全国前列,但还必须高位求进,真正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的新路子,因此,调整空间布局规划是非常必要的。”吕火明表示,这几年成都市在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上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在城乡融合发展中进一步优化。因此,成都市不能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必须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走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吕火明表示,作为四川省的首位城市、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具备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格局,农业要围绕城市发展布局,整体谋划,大力发展农业大田景观,发展农家乐、乡村酒店,加快打造集川西民区、特色林盘、农耕文化、农业体验、工业参观、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农旅结合,文旅结合为一体,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同时要建好几个新高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的新高地、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的新高地、绿色农产品供给的新高地、农业农村改革示范的新高地。本报记者 陈泳 李萌

新闻推荐

收心上班只争朝夕 人勤春早狠抓落实 本报多路记者探访各区(市)县一线干部职工奋斗现场

中电熊猫员工迅速投入工作状态成都国际铁路港粮食口岸建设现场青羊区纪检干部进行执纪监督成华区“微绿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昨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召开“全面落实年”动员大会...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市正在加紧编制《成都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分工分业发展 产业跨界融合)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