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前蜀皇帝王建爱听啥曲 永陵《伎乐·24》明晚告诉你 历时两年复原 唐和五代二十四件古乐器精彩亮相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4-12 06:09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城西,松柏森森的永陵,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在他的石棺上雕刻的二十四伎乐,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13日晚,在锦城艺术宫,成都永陵博物馆将以首创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让王建墓二十四伎乐石刻活起来,让千载之后的世界,看一看成都这座音乐之都唐末五代时期的宫廷乐舞。

让沉睡千年的文物活过来

觱篥、篪、毛员鼓、答腊鼓、鞉牢鸡娄鼓……这些五代石刻中的古乐器,复原之后,究竟会发出什么样的乐音,连导演周文军自己也感到非常好奇。

“在序幕中,我要做的,就是把二十四伎乐一一唤醒,让观众听一听每一种古乐器会发出什么样的乐音。”《伎乐·24》总导演周文军说。

周文军也是音乐剧《我是成龙》导演、张艺谋观念剧《对话寓言2047》制作人。摩诃池畔、满城芙蓉,五代成都的繁华之音,在常来成都的周文军想来,也许韦庄聆听过、花蕊夫人聆听过,甚至到了北宋,苏东坡还曾有幸聆听过,而后,如风吹沙般在时光中消逝,留下一星半点的痕迹,让今天的我们苦苦寻觅不已。

用一台国乐观念剧将曾在黑暗地底寂寞栖守上千年的古代乐舞场景唤醒,《伎乐·24》就是这种长期寻觅的成果。在周文军的理解中,《伎乐·24》是天府文化的创新发展之举,“让文物活过来,走出去,让博物馆的文化流动起来,这是中国博物馆的一种新的理念。”

五代成都的音乐就是宫廷音乐

当考古工作者用手铲拂去五代陵墓的浮土,令人震惊的发现似乎总与宫廷音乐有关。在唐宋之间,战乱更替的五代十国时期,成都也经历了前蜀和后蜀的更迭,却留下了摩诃池、花间集、芙蓉城等美丽动人的故事,文物遗存让千载之后的人们窥见当年成都的繁华富庶。

1940年秋季,为躲避日机轰炸,天成铁路局在成都西郊五里铺的“琴台”遗址下挖建防空洞,工人在土丘西北侧掘开一洞,深至4米余时,发现一面砖墙,开始认为是汉时琴台遗存,便报告当时西南地区最具声誉的考古学家、时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的冯汉骥。

1942年,在冯汉骥的主持下,永陵开始考古发掘,石像、玉册、谥宝,证实这是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让当时的人们震惊不已。永陵成为彪炳中国考古史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首次科学考古发掘的大型地上皇陵,冯汉骥也被誉为打开帝陵的第一人。

随后,冯汉骥将清理出来的文物公开展览。1970年,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墓被发现。2010年,后蜀开国功臣、宋王赵廷隐墓被发现,墓中出土20多尊正在演奏乐器的女乐俑,衣饰华美,顾盼生姿。成都作为音乐之都,在五代时期宫廷音乐的繁荣再次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由于王建前蜀皇帝的地位,永陵24伎乐的排场远比赵庭隐墓豪华盛大,迄今为止,成都永陵棺床石刻“二十四伎乐”仍是唐五代音乐舞蹈资料中最全面系统和最直观真实的一种。

“那个时候,成都是国都,成都的音乐就是宫廷音乐,贵族音乐,在我的心目中,五代成都的形象就是‘锦城花满\’。” 周文军说。

历时两年复原古乐器

永陵24伎乐,有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其中有的早已失传,有的随着时间演变,现在,与五代时期一模一样的乐器早已经不复使用了。

流传至今的,琵琶,已从五弦变成了四弦;古筝,已从十三弦变成了二十一弦,而且古时用丝弦,现在早已演变成了钢丝缠弦。

正鼓、和鼓、齐鼓、毛员鼓、答腊鼓、羯鼓、鞉牢鸡娄鼓……只在在一些民族乐器中还能依稀找到它们的模样。

复原二十四伎乐古乐器的工作,从计划到现在已经进行了两年。“以前就有人复原过这些乐器,但是只是仿制出了原来的样子,只能看,不能弹。这一次,我们找到了上海民族乐器厂曾经的技术总监沈正国,他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五弦琵琶、唐尺八、阮咸,恢复出真正的唐代古乐器。” “天姿国乐”团长唐文婷介绍,“就连乐器上的花纹,也是我们从典籍中查找到的唐代纹样。”

唐尺八和阮咸,虽并不在王建墓的石刻上,但由于它们属于唐代乐队的常见编制,在《伎乐·24》的部分曲目中,观众可以欣赏到它们发出的古音。

二十四伎乐现存于世的乐器中,只有拍板、铜钹、贝还保留着古风,另一件原汁原味的,是如今民间仍随处可见的吹叶,唐文婷说,吹叶的乐音悲凉、清越,进入宫廷乐队编制,还刻在皇帝的石棺之上,也许是因为王建的特别喜好。

在总导演周文军看来,五代成都的宫廷乐团是如此的开放包容,优雅时尚,融合了很多来自丝绸之路的乐器和音乐元素。

“我们在《伎乐·24》中,用现代舞将国乐篇章连缀起来,不加任何画外音,这是第一次国乐与现代舞的跨界,第一次运用观念剧形式呈现国乐,第一次以舞台艺术展现古蜀音乐文物,延续了天府文化开放包容、创新创造的基因。” 周文军说。

除了锦城花满还有道和茶

周文军对成都的茶馆印象深刻,他在都江堰的江边坐下,泡上一杯茶,吹着凉爽的江风,端着一只大杯子,一口一口地品咂,在他看来,喝茶和抽雪茄一样,是一件需要时间享受的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而让他吃惊的是,喝茶,泡茶馆,在成都,是每个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子里悠悠闲闲享受的事情。

在周文军导演的《伎乐·24》中,除了锦城花满,还有成都的道和茶。

“在悠久而灿烂的文化中,这些美好曾无数次与我们擦肩而过,而我们现在却还在苦苦寻找。”

在《伎乐·24》中,周文军着力寻找,费力复原,“我们要让文物活起来,就要保留原汁原味的东西,该是什么声音就是什么声音,本来是什么弹法就是什么弹法,更多地还原音乐的本色,而不是追求音乐的色彩。”

《伎乐·24》的音乐,全部由成都作曲家针对古乐器的特点而创作,并尽力搜寻古曲。观众可以听到据传曾用于“霓裳羽衣曲”中的古曲《月儿高》、非遗南音《宣华吟月》,“我们还根据青城山的道教音乐改编了一曲《竹籁清风》。”“天姿国乐”团长唐文婷说,王建的宰相、花间词代表词人韦庄的“春晚,风暖,锦城花满”也将被演奏和吟唱。

“此次复原的古乐器,不仅用于此次演出,我们还将展开深入的学术研究,我们将在永陵博物馆推出琴弦上的二十四节气雅集,让这些曾经在成都出现过的古乐器更多地与观众见面,更多地被成都市民了解。”唐文婷说。

“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带着成都的《伎乐·24》走出去,在全国、全世界巡演。”成都永陵博物馆《伎乐·24》项目负责人惠琳说。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图片由永陵博物馆提供)

新闻推荐

都江堰:因水而兴 水生态文明新实践

竹笼杩槎,岷江之水,一声将军令,江水决口入,再现千年古法放水盛典。实景画卷,依次展出,多彩川西景,犹如画中出,拜水问道寄情山水之间。邀客前来,论道青城,城因水而灵,大咖献睿智,水生态文明引诸多赞誉。4月3日...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前蜀皇帝王建爱听啥曲 永陵《伎乐·24》明晚告诉你 历时两年复原 唐和五代二十四件古乐器精彩亮相)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