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都江堰 > 正文

一年好景君须记 又是银杏叶黄时

来源:成都日报 2020-12-14 00:37   https://www.yybnet.net/

扫一扫更精彩

每年银杏叶黄,市民都会到锦绣巷拍照“打卡”

百花潭公园内1700年的唐代银杏

川大华西校区内银杏叶飞舞

陈蕙茹/文 成都市植物园供图

“故国从来艳乔木,况甘隐沦绝尘俗。”当满城银杏叶变得金黄,这是成都最美的季节。1983年5月26日,银杏树被确定为成都市市树,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市树日”。自此,这个天府文化的见证者和共建者,成为这座城市不可替代的印记。

作为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光阴流转,寄存了尘世的幸福与乡愁,被郭沫若誉为“东方的圣者”,“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张抗抗曾在《城市的标识》一文中写道:“我们曾经千姿百态、各具风韵的城市,已被钢筋水泥、大同小异的高楼覆盖。最后只剩下了树,在忠心耿耿地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也只剩下了树,在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座城市的性格。”树木是人文精神的承载,银杏这张金色的名片,在成都的文脉中紧紧扎根。

种树亭亭最是公孙树 挺立乾坤亿万年

银杏,叶片形状像是鸭掌,故被叫作鸭脚子、鸭掌树;果实呈白色,故又名为白果树;银杏生长缓慢,从种树到收获果实,至少要三四十年,取“公种而孙得食”之意,名曰公孙树。其叶片洁净素雅,树干通直、层次分明,有不受凡尘干扰的意境,佛门中将银杏树称之为“圣树”,又称之为“中国的菩提树”。

银杏原产中国,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逃过物种灭绝的种种劫难,以孑遗植物的珍贵身份,奇迹般生存了下来。在中国的名山大川、古刹寺庵、无不有高大挺拔的古银杏,其气势雄伟,树干虬曲、葱郁庄重,正如郭沫若深情礼赞:“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云去云来随落拓,当头几见日中天。”

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之一。2.3亿年前的中生代时期,金黄的银杏叶曾映照在恐龙的眼眸中;2600年前,道教始祖老子在西安楼观台说经传道,相传他亲手栽植的银杏,树心已空依然枝繁叶茂;名医扁鹊、孔子弟子闵子骞、东汉张天师、蜀汉名将张飞、唐太宗李世民、诗人王维、李白、名相文天祥、文豪郭沫若等都曾有过一段“银杏缘”……数千年来,文人雅士和历史名人手植银杏的故事比比皆是。

最早将银杏记录进典籍的是司马相如,其《上林赋》云:“沙棠栎槠,华枫枰栌。”枰,即平仲树,古人称银杏树为“平仲树”,意在赋予其“正直”的品德。他的《长门赋》中有“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以银杏做的木梁,带着尘世间美好、中正之祝福。到了宋朝,有关银杏的记载逐渐多了起来,北宋欧阳修、黄庭坚,南宋陆游、杨万里都有关于鸭脚(银杏)的诗句。以鸭脚为喻写银杏最传神的,当数宋代张商英的《咏银杏》:“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韩林宅,清风明月吹帘笙。玉纤雪腕白相照,烂银破壳玻璃明。”

即便在宋代,北方也是没有银杏的。梅尧臣诗云“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戏谑北方人不识银杏、南方人不识核桃,见了两物以为是橡子和栗子。因为珍稀贵重,皇室贵族最先种植,宋代欧阳修《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描述了银杏被引种到京都时的情况:“鸭脚生江南,名实本相符。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由此可知银杏一名是宋初皇帝的赐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

银杏寿命可达3000年以上,是树中的老寿星。银杏除了观赏价值,还有药用、生态价值,可谓全身是宝。银杏果实外白内青,烤熟后绵软糯香,口感极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吴瑞《日用本草》中,银杏果均入药(多食易中毒),当代科学家成功发现银杏的根、叶、皮也含大量生物活性物质。银杏还可以净化空气、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种树。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成都市遍植银杏,中心城区现有银杏5万余株,在城市道路、游园、小区等都可以欣赏到银杏秋叶。

咏树满地翻黄银杏叶 忽惊天地告成功

银杏树形高大挺拔,木质纹理细密,叶片玲珑奇特,兼具南木之隽秀、北木之雄强。文人墨客歌咏银杏的诗词歌赋中,西汉司马相如最早认识到美树嘉木的价值,其《上林赋》云:“长千仞,大连抱,夸条直畅,实叶葰楙”。西晋左思在《吴都赋》中,有“平仲君梃,松梓古渡”之句,对银杏之挺拔苍劲颇为赞赏。这番虬曲琼结、茂密庄重的景象,在宋代葛绍体的《晨兴书所见》中最为生动:“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清末四川才子李善济在《银杏歌》中,以“状如虬怒远飞扬,势如蠖曲时起伏”描绘了银杏的雄姿与气势。

银杏春生、夏长、秋黄,是诗人们表情达意的寄托。初唐诗人沈佺期曾在流放途中,作《夜宿七盘岭》:“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平仲是银杏的别称,早春一派新绿,生机盎然,诗人借银杏的高洁抒发内心的情怀。李商隐在徐州做幕僚时,突然忆起故乡房屋前的银杏树,叶子应该黄了吧,夕阳西下,落叶纷飞,应该是好美的风景,离愁别绪油然而生,提笔写下《越燕》一诗,以“越燕”为吟咏对象,但诗末“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意境尤为深远。李清照南渡颠沛流离,写下《瑞鹧鸽》“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桔可为奴。”咏物寄兴,将双银杏比作患难与共的爱情。

银杏还是古代文人馈赠宾朋的佳品。梅尧臣寄给欧阳修新产的银杏果,欧阳修以《梅圣俞寄银杏》为题作诗:“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千里之遥,能得到友人赠送的百十颗银杏果,觉得十分珍贵而赋诗抒发友情。梅尧臣收到欧阳修的诗,依其韵脚回了一首《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去年我何有,鸭脚远赠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北宋两位大诗人因银杏相互唱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南宋大诗人陆游是一位精通烹饪的美食家,曾写有《听雪为客置茶果》:“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不飣栗与梨,犹能烹鸭脚。”诗人青灯下待客,燃炉煮茶听雪“烹鸭脚”,好一派闲情逸致。另一位南宋诗人杨万里在品尝了银杏果香醇、绵长的美味之后,赋诗《银杏》赞曰:“深灰浅火略相遭,子若微甘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将人世间的甘苦之意,借银杏果之味给品了出来。

金叶、青砖、红墙,银杏为名川大山、古刹庙宇增添了古朴沧桑。有“诗佛”之称的王维曾作诗咏曰:“文杏裁为梁, 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 去作人间雨。”文杏、香茅均为名贵树种,用作建筑材料,自是一个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而“栋里云”化作“人间雨”,表达了诗人心明如镜、览照万物的意念;明朝刘熠的《赠古泉上人》同样有禅意:“尽日苔阶闲不扫,满园银杏落秋风”;释慧空的“蟠桃一实三千年,银杏著子三十载”,在虚与实之间,总有一种奇妙想象;苏东坡在河南净居寺筑台读书时,非常喜爱唐代名僧道案、定易二人合栽的一棵银杏树,在银杏盛果时撰联一副:“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表达了对银杏“一树擎天”的敬慕之情和审美情趣,这株银杏树也因集名僧、名家、名联于一身而闻名遐迩。

赏树

天师洞前有银杏

罗列青城百八景

银杏是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是成都银杏树集中落叶的时期,此时天上地下一片金黄,是赏叶的最佳时节。成都市环卫部门于2009年起对部分街道的银杏落叶首次采取“只捡不扫”的人性化措施,将银杏落叶景观长时间留给市民。也许在一个街道拐弯处,也许在一抹红墙边,也许在一处院落里,银杏就会与你不期而遇。这些庞大的城市共生体,是公园城市运行良好的基石之一。

银杏见证着时代的流变,也镌刻着成都的文化基因。烟火成都三千年。与时间共生的,是这座城市2042棵银杏古树,在成都中心城区最老十大古树名木中,有8株为银杏。这些温和的巨人,或许就在离你不远的地方,默默守候着这座城市的时光荏苒,是成都市历史文化名城活的证物。

在青城山天师洞,生长着成都十大千年树王之一的天师银杏,相传为道教创始人张天师手植,树龄达到1800年,树高50余米,胸径2.47米,树围最大处要五六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圈住。在满山苍翠中,天师银杏如塔耸立,气势雄浑磅礴。清末四川才子李善济曾作《银杏歌》:“天师洞前有银杏,罗列青城百八景。玲珑高出白云溪,苍翠横铺孤鹤顶。”

在百花潭公园,有一棵树龄1700年的唐代银杏,雅号“白果大仙”,此树原被栽植于汶川漩口镇一古刹之中,后来寺院几经毁损重建,终于荒芜废弃,据传这个白果大仙在明末曾遭过火焚,清代又被雷击,真是历尽劫难。1984年12月,白果大仙桩头残躯迁移落户于百花潭公园,幸运的是,这株唐代银杏从此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焕发了青春。每年秋天,远望如一把金色的大伞。

在都江堰离堆公园,还有一株汉末的“张松银杏”,原植于崇宁县三圣寺,民间传说中为蜀汉时辩士张松的故里,1957年移植到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据传树龄1700余年,号称树神。最为神奇的是这棵古树树枝干上长了许多笋状的突起,被称为白果笋,极为罕见。

龙泉山长松寺村雷达站的银杏,地处龙泉山海拔1050米之处,胸围为8.6米,树高达50余米,已有1500余年历史;大邑白岩寺的九子银杏距今也有千余年,这棵大银杏一次被雷击死去,从树根处发出九棵新树,九根枝干神奇地连在一起,被誉为“九子连珠”。

一年好景君须记,又是银杏叶黄时。从电子科大到四川大学,从百花潭公园到望江楼公园,从锦里西路到锦绣巷、银杏路、宽窄巷子,从武侯祠到青羊宫、文殊院……千年来挺立在这片土地上的银杏,年轮加了一圈又一圈。每一次树根的向下生长,都把成都的文脉向前带一步;每一个春天扇形状叶子的向外发散,都是一轮城市的变迁。银杏和城脉,在每一个当下,相互见证,又彼此守望。

本版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新闻推荐

让通勤、旅游更便捷成都市域铁路公交化运营升级改造一期工程年底前完成

让通勤、旅游更便捷新型公交化动车组在成灌(彭)率先投运后,吸引了更多人选乘。成灌铁路最密发车间隔已缩短到了9分钟。1...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一年好景君须记 又是银杏叶黄时)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