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仓综合(果疏)市场交易现场一派红火。
松林镇沙田村村民黄代凯正在采摘成熟的红桔。
文/本报记者 樊华 邱洁 唐茂 图/实习记者 文潇
从广汉市松林镇驱车前往金堂县官仓镇,要途经松林的太阳村和东广村。进入太阳村,成片的梨树展现眼前,冬季的梨树只有光秃秃的树枝,但这片梨园仍然紧紧地吸引了过路人的眼球。在梨树下面,行间种着当季时令蔬菜。“这种果蔬一体的间种模式在我们紧挨官仓的三个村都十分流行。因为在官仓有一个西南片区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松林镇党委副书记刘燕告诉记者,多年来,官仓的蔬菜产业发展迅速,有着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而松林以发展果树为主,很多松林的果农都在自己的果树下种植蔬菜,收成后销往官仓,而官仓利用松林的“果园经济”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农业观光旅游,两个农业乡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绘出一幅魅力四射的田园新景。
水果之乡的
旅游兴镇路
松林:
“我们的新品种香桔好吃得很,才四块多钱一斤!”12月24日上午,广汉市松林镇沙田村7组的孟子玉大娘见我们一行来到她摆在沿山公路边的水果摊前,便极力推销道,并把我们带到她自家的水果地里进行采摘。
陪同我们采访的刘燕介绍说,今年,全镇新增水果种植面积8000亩,水果种植总面积达到4万亩,扩大了种植规模。同时新引进葡萄、核桃等水果储备品种6个,提升了水果品质。在此基础上,整合“五小”水利工程,使红堰村水果标准示范园面积从原来的500多亩扩大到2500多亩,水果单产提升了20%左右,果农纯收入增加了1200元。
从水果之乡到万亩果蔬基地
松林镇地处广汉、中江、金堂三县市交界处,全镇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多人,东部浅丘约占总面积的64%。松林,被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誉为“桃花之海”,境北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手书碑刻的“天下第一山”,它以历史悠久的桃花会和四季花果不断而远近驰名。松林镇有“水果之乡”的美称,水果系列品种100余个,桃、梨、柚等优质鲜果占领德阳、广汉、绵阳等市场,优质品牌水果有大甜桃、皮球桃、漳州柚、脆香甜柚、“绿宝石”梨、“翠冠”梨、“丰水” 梨等,先后荣获“德阳市优质水果基地”、“德阳市水果专业镇”等称号,松林柚、松林桃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并且注册了“川西松林”牌集体水果商标。
“目前,我们镇的精品农业标准化程度达到97%。”来到位于沿山公路边的红堰村水果标准示范园,分管农业和旅游的副镇长兰道波介绍说,他们还重新设计水果包装,提升旅游形象;通过网络、手机报等渠道宣传赏花观光、体验摘果的信息;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果品展示、展销、评比活动;今年10月,“松林桃”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扩大了“川西松林”水果品牌的影响力。另外,松林镇以东广村和太阳村为中心,推行在果园间种黄豆、花椰菜、莲花白等果蔬立体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单产能力,逐步建设万亩果蔬基地。
“生态”成为旅游兴镇的关键词
松林有“万亩桃花灿若霞”的美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我们将立足纯自然、纯绿色的生态乡村实际,努力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全力推进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区建设。”谈起如何发展旅游产业,松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任韧话语滔滔不绝。他称,今年,他们与广汉市旅游局配合,请省旅游局下属四川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广汉市松林-连山乡村旅游区总体方案,该规划总纲已于12月17日通过评审。同时,他们在沿山路松林场镇处新修米芾广场1座,作为松林乡村旅游对外展示和宣传的窗口;在沿山路新建观景平台5处,方便群众销售水果及游客购物观景;在寨子山、虎型山景区新修登山梯步1300余米,满足游客踏山赏花的需求。今年还新增大型农家乐2家,投资均在300万元以上;现全镇已经有大型农家乐10家,中小型农家乐80余家,每年可接待游客40余万人 。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桃花节,全年旅游接待达7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800万元。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国将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松林而言贯彻落实好十八大精神,就是要通过建设更加生态、文明的松林,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努力让松林人民感受到幸福和自豪。”松林镇党委书记曾洪波说,该镇结合乡村旅游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将沙田村的“东岭朝霞”以桃花文化为主题形象,以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为外形,配套建设餐饮、住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具有松林特色的观光休闲新农村,全力打造“生态美丽松林”。目前,该聚点规划设计和摸底工作已完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破土施工。
步入现代农业
发展“快车道”
官仓:
官仓镇位于金堂县北部,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地势东高西低,平坝、丘陵兼有。“地势和水源成了官仓老百姓种植蔬菜的优势。近年来,我镇蔬菜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蔬菜已成为我们的主要产业。”官仓镇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公室主任戴黎黎介绍到,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全镇蔬菜复种面积达5.4万亩,年产量达15万吨以上,营销网络遍布全国10余个省、市、县。“官仓蔬菜在种植规模、质量、品牌、营销等各方面,都具备了良好条件。目前,我们正依托金堂大道、北河、爪龙溪水域走廊和丘区环线优势,着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较好的形成了以点连线、以线连片、以片扩面的现代农业连片规模经营推进模式。”
合作社挑大梁推动产业发展蒸蒸日上
“我们的蔬菜产业发展的如此好,全靠一个协会。”官仓蔬菜产业的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发展这样迅速?在官仓随便问一个菜农都给出如此答案。
官仓果蔬专业合作社也叫金堂县蔬菜协会。“我们采取的是‘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产业化经营运作模式。合作社就是所有菜农的‘带头大哥\’。”合作社理事长陈晓辉如此介绍到。
官仓果蔬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是以蔬菜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培训、示范推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社对社员实行种子、农药、肥料、农膜等生产资料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种植技术统一培训和指导,产品统一收购、销售。现有会员1600多户,发展带动农户3200余户,年组织销售农产品在2万吨以上,会员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
在合作社的带领下,2007年官仓蔬菜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有了产品认证,还需要有自己的品牌。”随后,合作社成功注册了“官仓”牌商标,由会员单位专门负责产品营销、品牌推广,实行订单销售,解除社员后顾之忧。同时,协会投资300万元兴建了金堂县官仓综合(果蔬)市场,延伸产业链条。“自从市场建成我就在这里了。我收的菜一般都是发往西宁。”黎德竺是市场里的批发大户,也是本地人。他称,自己从不担心销路问题,因为收购的价钱比较合理,所以收到的菜的品质比别人好,每年的蔬菜产销高峰期,至少要请 30多个工人。
陈晓辉介绍,目前该市场年交易量达18万吨,交易额3亿多,现已成为成都市17个重点二级蔬菜批发市场之一,是西部较为知名的、成都市17个重点二级批发市场中唯一的产地批发市场。“自2008年进入北京以来,以‘品质优,质量安全\’成为了重要的蔬菜供应产地。这样不仅能够统一对社员的产品进行销售,还能够把全镇和周边地区蔬菜全部销售出去,极大的带动了整个区域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戴黎黎说。
统筹城乡示范镇机遇促产业提档升级
2010年,官仓被列为金堂县统筹城乡示范镇。官仓镇党委、政府清醒意识到,必须抓住这次机遇,做强做大原有的优势产业,加速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成为官仓党委、政府今年的“重头戏”。
位于叶家店村的金满堂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是其中一个代表作。记者走进园区看到,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完工,园区有鸟巢式大棚展示区、有机蔬菜栽植区、智能化育苗区、玻璃大棚展示厅和葡萄观光长廊等10余个功能区,一派现代农业的缩影。
“该产业园由成都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用2年时间投资6000万元,建成以蔬菜、葡萄、油桃、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设施农业园;以农业科技培训教育、科普展示、农业科技信息交流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代理为主的生产技术指导及实验基地;以种植公司提供新、特、优农产品展示场地的产品展示旅游园。”戴黎黎介绍到,通过产业园区的科技示范带动,将进一步提高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形成较为完善的“业主+科研院校+专合组织+农户”和“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实现农户“土地入股+资金入股+产业工人+收益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新闻推荐
全省13个高速公路 BOT项目集中招商 德阳牵头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东段(德阳至简阳段)
本报讯(记者孙祯)4月9日上午,“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四川省高速公路BOT项目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举行。此次推介会共推出了营山至达州高速公路、西昌至香格里拉高速公路、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