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报记者 韩利
核心
提示
创新经营主体
创新数据管控创新信息处理创新市场管理
益民菜市搭建平台,让企业直接进场销售,已与成都30多个大型专业化农业合作社和企业合作。
创新数据管控
每天将采集的农贸市场菜价与市价格主管部门每周公布的菜价对比,给主要菜品定一个最高限价。
创新信息处理
推行统一的电算化管理,硬件按照超市配备,集中结算、打印小票、统一收银。
创新市场管理
益民公司和每个入驻企业都签订了共建共管协议。
这是一棵大白菜的故事。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即便每天出入菜市场,却很少有人知道一棵白菜从菜地到餐桌,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流程,比如这棵在消费小票上被标为“000314011100213”的大白菜。
1月11日,这棵大白菜从金堂县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菜地出发,乘坐一辆时速60公里的货车,经过40多分钟的旅行,于凌晨5点前到达位于成都桂溪路的益民菜市东苑店,并在6个小时后,成为市民邱女士家午餐中一道菜肴。
假如没有益民菜市,这棵大白菜可能会像众多同类一样,先从菜地到收购商,然后被卖到一级批发市场,再到二级批发市场,可能再经过几个零售商,在此过程中被颠来倒去,讨价还价,折腾一个上午,最终走上餐桌,运气不好,还会被抱怨一句“有点贵”。
同一种结果,却是两种不同的路径。这棵大白菜看似寻常的旅行,却是蔬菜流通现代化变革的一个缩影,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产销直接对接,流通环节更少,蔬菜更新鲜,售价也更便宜,菜农也会增收。
近年来,成都通过创新经营主体、创新数据管控、创新信息处理和创新市场管理,已新建24家益民菜市,日均农产品销量60万公斤,直接服务周边市民约80万人。一个从“菜园子”直达“菜篮子”的现代化流通体系新模式正在形成,并逐渐扩展开来,成为惠民惠农的重要方式。
直供直销
菜价比传统市场低10%
在益民菜市东苑店,这棵在消费小票上被标为“000314011100213”的大白菜,重3斤,售价1.5元,平均每斤售价5角,在周边传统农贸市场,大白菜平均售价在每斤7角左右。
为何这棵大白菜便宜这么多?成都市益民菜市副总经理王锐回答,“秘诀”就是直供直销。他说,益民菜市通过引进大型蔬菜企业直供直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直接进入农副产品零售终端销售。
“场企合作”是益民菜市的核心。传统市场的菜贩零售,从“菜园子”到“菜篮子”,至少经过七个中间流通环节,每多一个环节,成本就增加一次。而“场企合作”则通过建立销售方和生产方的最短距离,让蔬菜从“菜园子”直达“菜篮子”,节省下物流费、环环折扣费,从而让菜价降下来。
“我们市场里有七八十种蔬菜,总体售价要比传统市场便宜10%以上。”王锐介绍,益民菜市东苑店平均每天销售各种蔬菜8000斤左右。“目前,我们主要还是搭建平台,让企业直接进场销售,我们已与成都30多个大型专业化农业合作社和企业合作。”此外,部分益民菜市还建立了直销区,“与一些不具备销售能力的小型农户以及不愿意零售的企业合作,由益民菜市设立的配送点,统一配送到益民菜市的便民店。”对于外地菜,益民菜市选择与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直接合作。
创新价格体系
蔬菜售价场企协商确定
这棵被标为“000314011100213”的大白菜的售价,在头一天就已经定好了。
王锐介绍,为让蔬菜售价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益民菜市与销售企业还建立了协商定价机制,“我们已建立起价格信息采集体系,每天将采集的农贸市场菜价与市价格主管部门每周公布的菜价进行对比,然后给主要菜品定一个最高限价。”
在益民菜市和销售企业签订的协议中,承诺主要菜品比市价格主管部门公布的菜价便宜10%,被明确写入其中。市发改委公布的上周中心城区部分农贸市场主副食品零售价格表中,上等大白菜的每斤平均售价在7角到1.5元之间。
在创新信息处理,构建价格信息采集体系的同时,创新数据管控,推行统一的电算化管理,也是益民菜市的重要举措。1月11日,成都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益民菜市东苑店俨然一个大超市,里面人头攒动,一排排新鲜的蔬菜摆在货架上供人挑选,每个货架上都清晰地标注着蔬菜来自哪家企业,售价多少,收银区排着7条长长的队伍。
“我们的硬件都是按照超市配备的,目前很多益民菜市都可以刷卡消费,还能用天府通电子钱包。”王锐介绍,益民菜市已建立起电子结算交易平台,集中结算、打印小票、统一收银。
质量安全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益民菜市的菜至少要经两道关,主要是农药残留检测。专业合作社的菜要有产地证明,一级批发市场的菜也会进行严格检测,益民菜市还要对蔬菜严格抽检。”王锐介绍,只要消费者购买了蔬菜,核价票上就会显示其产地以及直销公司的代码信息。
邱女士购买的这棵大白菜的核价票上显示,购买地址:益民菜市东苑店,直销产地:唐发蔬菜,除重量和价格信息外,上面还有金堂县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专属条形码,这些信息共同构成了这棵大白菜的“身份证”。
场企共建
销售需求指导菜农种菜 防“菜贱伤农”
益民菜市的另一个创新是,创新了市场管理方式,进行场企共建共管。
“传统的农贸市场,由于都是个体摊贩自己租摊位自营,规模小,摊位杂,不利于管理。益民菜市是场企对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对接的企业规模大,方便管理。”王锐介绍,益民公司和每个入驻企业都签订了共建共管协议。
“我们每天都会进行市场蔬菜的销售统计,然后将统计数据汇总后提供给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终端需求和趋势的分析,指导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种植,防止菜贱伤农”,他表示,唐发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益民菜市的重要合作伙伴,目前,该合作社已进驻9家益民菜市直销,平均每家每月营业额达12万~15万元,其对于长期合作的农民,收购价均比批发市场收购价还要高上1角钱。据悉,通过场企合作,菜农常年为益民菜市提供的农产品种类已超50种,已完全能够满足市场日常经营需求。
产销对接让菜价更便宜、菜品更新鲜,销售需求指导菜农按需种菜,防止菜贱伤农———益民菜市这种创新的蔬菜流通新模式所带来的好处正逐渐显现出来。
益民菜市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成都从2007年起就每年将价格调控基金的5%用于益民菜市的建设、改造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从而平抑菜价。从2010年到去年上半年,已累计补贴益民菜市1.4亿元。
为了让更多的人吃上更多质优价廉的放心菜,成都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大对益民菜市的政策支持,从去年起,每年拿出价调基金的10%,总投入约1亿元,确保菜品保持平价。根据规划成都将用两到三年,再建50个益民菜市,将覆盖率提升到20%以上,未来争取做到每个老社区都有一个便民惠民的菜市。
新闻推荐
葛红林在金堂县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 扎实抓好农业农村基础工作深入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本报讯(成都日报记者黄颖)昨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在金堂县调研农业农村工作时强调,要更加扎实地抓好关系农业农村发展的各项基础性工作,更加深入地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村群众增收致...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