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斌昌今年71岁了,老家在四川新都。在他20岁青春年少时,也就是1964年,响应国家号召,告别亲人去了遥远的新疆马兰参军,担任电影放映员。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中国西部的罗布泊上空,响起一声惊雷,新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试验基地的上千名士兵亲眼见证了这一幕,邱斌昌就是士兵中的一员,“先是一阵火球,再腾空升起一朵巨大的蘑菇云。我和其他人吼着当时的口号,都跳起来把帽子抛向天空。”邱斌昌难掩内心的激动,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
邱斌昌担任放映员后,每月去一个点放映一次,在气象站、雷达站、哨所等10多个分散点间到处跑。“今天晚上在这个点放映,休息一晚,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准备到另一个点。”坐着苏联产的汽车,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得花一天时间,“路上带着水壶,中午饭便是水就着冷馒头吃。”
先后目睹了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的邱斌昌,在当了5年兵后,1971年回到四川,在金堂县一个工厂里干起了老本行:电影放映员。在那里一直待到了59岁退休。
退休后,邱斌昌喜欢看报。他订阅华西都市报已10年了,每天最爱读华西都市报,一二三四版和大都市、观天下、宽窄巷等栏目成为他每天必读的内容。当他从报纸上得知华西都市报今年创刊20周年后,特意在3月18日给华西都市报寄来了一封信。信中附了四首诗,其中一首专门为华西都市报所作:“华西二十青春茂,都市党的好眼睛,报道时政传民情,正能量闻鼓民心。”
华西都市报记者张元玲实习记者宁芝
新闻推荐
曾氏御赐字辈。明朝有个心学集大成者叫王阳明(王守仁),他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南昌造反,王阳明奉命平叛,其中...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