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寺“八万四千塔”。
三学山
川西名刹三学寺“八万四千塔”的传奇来历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封了许多儿子到全国重要城市,其中第十一子朱椿被封为蜀王。
按照明朝规定,所封诸王,都在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多至万九千人,录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又有“凡朝廷调兵,须有御宝文书与王,并有御宝文书与守镇官。守镇官既得御宝文书,又有王令旨,方许发兵。无王令旨,不得发兵。”
蜀王朱椿
驻镇成都
《明史》记载,当年,朱元璋把军事大权交付诸王之手,主要原因是他对异姓功臣怀着深深的疑忌。于是,他在杀戮功臣的同时,尽可能地依重于自己的诸子,诸王的权力也越来越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蜀王朱椿驻镇成都,权及巴蜀,独以儒家礼教镇守西南边陲,纵然常有少数民族入内地为寇,朱椿请命于朝回击得胜,番人从此臣服。
蜀王又小恩小惠赠予番人缯锦香扇等物,定为王府常供,这样免去了对方的索取。史书说:“蜀人由此安业,日益殷富。川中二百年不被兵革,椿力也……”多年来,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后,可以看出八万四千塔的修建始末和其中一些故事。
朱椿任蜀王期间,一朝解决边患,使百姓过上了富裕的日子,他还重视礼教和信仰的恢复。
因为朱元璋当皇帝前,曾在三学寺、皇觉寺等寺院做过和尚,从小就与佛教结下了深厚的佛缘,老子走过的路,儿子朱椿就不敢怠慢。
自从他当了蜀王,便也钟情于佛教,常常上书请示太祖朱元璋,汇报一些佛教现状。
受命修八万四千塔
“父皇真是恩泽浩荡。椿自镇守巴蜀,息止了边患,那是托父皇之福啊!如今刀枪入库之际,我也要与佛结缘修来生,争取二天到西方极乐世界,不再受生老病死之苦,父皇可否支持太子?”
朱元璋一看来信,大喜。“那么多番王都在自吹自擂,邀功请赏,向朕要钱要粮要权,真是不厌其烦,常常让朕生出恼恨;然而朱椿这小子心性不凡,他知道礼佛求来生,真是眼光看得远。当年我在三学寺出家,那日子虽然清苦,然而却磨砺了朕,既然我们朱家与佛有缘,我当然要支持他嘛……”
朱元璋读罢来信,开始思考起来,叫臣子回了一封密信给太子:
“过去朕在改朝换代,平息天下的征战中,确也伤了无数人命,那是顺应历史发展的伟业,谁也否定不了。然而现在进入天下太平的世道,佛法对稳定人心,弘扬和善,却能起到治世的功效……”朱椿收到回信,十分激动:“父皇已肯定了我,他的宿愿,何人能接着做——当然只有我了!”蜀王笑着言道。父子间的书信往来,一度多了起来。
“朕拨二万两银子给你,要你在三学寺修建八万四千塔!图纸朕要看。若设计不合理,朕要否定,叫你再画出呈送上来,直到朕满意为止。还有,原三学寺老名字不要了,朕认为叫‘栖贤禅院\’为好。”对于父皇的圣旨,朱椿只有谢主隆恩,完全照办。
工部大臣差点掉脑袋
《金堂宗教志》作了相关介绍,当时,蜀王朱椿开始考虑修塔的事。可庙子只有那点大,咋能修得下八万四千塔嘛。他叫工部大臣分派任务:“限你十天拿出图纸,让我先看看。”大臣从未接触过佛教建筑,当时就面奏蜀王:“你这八万四千座塔,虽有百亩千亩,未必能容纳得下,那么广阔的土地,在山上如何征得?”蜀王不由分说:“十天拿不出图纸,是要砍头的!”
工部大臣吓得脸色刷白,立即赶赴成都大慈寺找到方丈,要他出出主意。方丈也没有经验,但他突然想到唐朝的玄奘大师,过去从西天取经回国,还在该寺留下不少经书图谱,现在马上由小沙弥翻检,看看天竺国那边有无这方面记录。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小沙弥已翻检十天,即超过蜀王所定十天的期限。
“蜀王一句话,驷马也难追,看来,工部大臣在劫难逃呀……”当天午时前,成都皇城坝人山人海,刽子手已将倒霉的工部大臣捆绑跪地,只看日晷光影走到地下那根线,就开刀问斩。
忽然,一和尚飞马奔来,高喊“刀下留人。”随后赶到的方丈,立刻向蜀王座前跑去,展开一卷经书,向朱椿比划说着什么。只见蜀王眉开眼笑大袖一挥:“撤刑!”工部大臣终于捡回小命一条。
天竺国经书启迪脑洞
原来,天竺国那边,有“释尊无量宝塔”的造型,记录在经书里。“原来用不着那样宽的土地修建,而是用大塔套分塔,分塔上再刻小塔的办法。甚至连半亩土地也用不到。”此图复制出来,由快骑飞呈远送几千里外京城的朱元璋。又是一个月过去,圣旨到了,批文为“已阅,太子办事朕放心。”上面还盖了个皇上大红印。
于是,蜀王朱椿再度启用曾被罢免过的工部大臣,命他一定要把这座八万四千塔修筑好,以此赎罪。
从公元1394年到1398年,前后花了五年时间,修建了一座造型奇特的“释尊无量宝塔”。石塔为一百六十有八,每塔镌佛像及小塔五百组成的七级八面、各层上面有若干小塔,这样就总称八万四千塔。
金堂县古代文史资料还记载:在修塔完工的时候,朱元璋还亲自颁发圣旨,请来一个名叫沙门东升的日本高僧,记载了修塔情况并刻成碑文。这座群塔和寺庙十分协调,神秘而又独特。
此后,蜀王因为三学寺是老祖宗“修行之地”,特别重视这里的寺院。公元1623年,天启皇帝还重修了一次;直到后来明朝亡了,塔才被毁。但那些分塔和主塔都还看得到,日本和尚写的碑文,现在还完好的立在三学寺背后。八万四千塔作为佛教文物,几年前由三学寺广禅和崇定禅师按照原样重新修复了,现在看上去,仍然气势恢弘,深奥神秘。
余勋禾 文/图
新闻推荐
今天是第七个防灾减灾日。11日,记者从成都市民政局获悉,成都市将在全国率先系统性构建社区(村)综合减灾8大公共信息标识系统。今后,成都市所有社区都将有统一规范的标识,一走出家门,你就能...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