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他们 让非遗节更加精彩 聚焦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9-20 19:14   https://www.yybnet.net/

今天,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已进入最后一天,截至目前,前来本届非遗节主会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参观的游客数量已超20余万人。无论是世纪舞广场、西城事广场每天10场的滚动演出,还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国际传统手工艺展巧夺天工的精美展品,或是中国藏羌彝文化走廊非遗展的神秘民族风情,又或是台湾工艺创意馆的时尚灵感,无不是精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非遗节的多姿多彩,与非遗人在幕后的用心付出分不开。

四川竹琴悦耳动听

游人赞不绝口

9月11日至13日,在非遗博览园的世纪舞广场和西城事广场,都能看到一个名叫《竹情》的四川曲艺节目,它由四川竹琴成都市市级非遗传承人谢赤非主演,悦耳的竹琴和动人的故事,引得游人纷纷赞不绝口。

谢赤非是市曲艺团的优秀四川竹琴演员,去年10月,谢赤非和同事们将《竹情》演到第八届中国曲艺节并广受赞誉,充分展现出四川曲艺四大非遗项目之一——四川竹琴的独特魅力。谢赤非向记者介绍说:“ 《竹情》由著名曲艺编剧严西秀创作,通过竹子的形象和象征的高尚气节,引申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我在剧中扮演一名老者,另外10名男女演员扮演学艺青年,老者深情唱出对四川竹琴的情感,唱出心中对竹子形象的寄托,并把这样的情感传递给青年人。”

谢赤非说,尽管《竹情》创作于去年,演出已较为成熟,但为了在本届非遗节上完美亮相,他和同事们还对节目做出了细致的调整:“因为演出场地不同,所以我们的队形有了变化,在非遗节前排练了好几天。

连续参加五届非遗节

非遗研究专家讲座聊非遗

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展馆的“非遗小讲堂”,每天都有多场内容各异的非遗公益讲座,非遗科普知识、蜀绣、扎染、竹编……颇具趣味的各色讲座,总能吸引众多游人的参与,其中不乏青春面孔。知名非遗研究专家、市非遗协会会员、市川剧研究院编剧吴泽地是“非遗小讲堂”的主讲人之一,从2007年的第一届非遗节到现在,这已经是他第五次参加非遗节,往届非遗节的组织策划和串词设计都有他的功劳,这一届,他选择和游人面对面,畅聊自己的非遗情缘。

“9月12日、13日我在‘非遗小讲堂\’连讲两场,根据我自己对非遗的研究和理解,给大家通俗易懂地讲述‘什么是非遗\’,本周日我还会给大家再讲一次,这次我想讲讲‘为什么保护非遗\’。”吴泽地说,研究非遗传承、保护多年的他,有着深深的非遗情结,他骄傲地告诉记者:“整个成都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全都挨个拍过!”吴泽地说,从第一届非遗节走到今天,他对非遗节的成长深有感触:“这一届非遗节更加规范了,非遗项目的展出更加集中,而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宣传也很到位!在‘非遗小讲堂\’讲座期间,我看到很多年轻人都来听讲,他们告诉我,对非遗既有好奇又有敬畏之心。我觉得,非遗的传承首先要让人们多多关注,这一届非遗节上,我看到了非遗与生活的结合,与现代的结合,令人十分欣喜!”

12岁小学生

带着作品来当志愿者

据悉,本届非遗节共招募了141名志愿者,其中年纪最大的已年过半百,最小的只有7岁,学生是其中的主力军。从8月上旬开始,志愿者们便投入本届非遗节的准备之中,为了10天的节会,他们付出了长达一个月的努力,并在节会中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川大学研二学生向慧敏是本届非遗节的志愿者之一,每天,她都坐两小时公交车从学校赶到非遗博览园,在西城事组团的各个展馆为游人提供讲解等服务,并骑着自行车在非遗博览园和志愿者工作站之间奔走。身为“90后”的她,在志愿者工作中充满活力,尽管十分忙碌,但面对每一位游人的时候总是面带灿烂的笑容。她笑着告诉记者,自从7月底从学校网站上获悉志愿者招募消息,她便决定报名,“我喜欢志愿者这个称号!我上大学开始就做志愿者,以前在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部,参加了很多志愿服务活动,觉得很有意思,既可以帮助别人,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今年有机会参加非遗节这样的国际化大型节会,了解活动开展的流程和运行模式,我觉得非常有意义,也会十分难忘。”

万春小学六年级学生黄紫嫣也是本届非遗节的一名志愿者。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展的剪纸展厅,今年12岁的黄紫嫣担任小小讲解员,她向游人落落大方地介绍展厅里的一幅幅趣味盎然的剪纸作品,并时常拿起剪刀现场表演,深受游人喜爱。黄紫嫣自豪地告诉记者,展品之一《猪八戒抓妖王》是她独立完成的作品,还有《木兰从军记》是她和同学一同完成的。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金堂分会场

金堂:用水城的方式

解读“非遗”的意蕴

金堂,四川“四大古镇”之一,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的称号。千年的积淀,让金堂多了一份厚重与意蕴。作为第二次承办“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分会场,金堂将再次将这份厚重与意蕴,通过“非遗”的舞台,向世界展示金堂独特的非遗魅力。

围绕“传承文脉、创造未来”的主题,在本次非遗节期间,不仅有来自印度、蒙古、苏丹、埃及、乌克兰、毛里求斯、泰国、津巴布韦等10个国家(地区)和云南、四川等4个国内城市的14支表演队参加金堂分会场的非遗节目展演,也将“沱江号子、 四川清音、大地魂种酒和白岩山山歌”等多种非遗曲艺,带给广大观众别样的视听盛宴。与此同时,蜀绣、微雕、蛋画、糖画、棕编、九斗碗等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让人赞不绝口,啧啧称奇;高跷、舞龙、威风锣鼓等令人眼花缭乱,热闹非凡……

据了解,在本届非遗节期间,金堂乐万家广场设置了非遗“一条街”专门邀请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集中展示“微雕、糖画、蜀绣、种酒”等非遗项目,向普通大众传播、普及非遗知识,展出国内外非遗项目及金堂民间技艺。其次在金堂县中心广场利用非遗舞台布置的宣传长廊,将国内外精品非遗项目、金堂本地非遗项目和金堂名人、民俗等用展板的形式向观众展示,让金堂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金堂。再次,开展“非遗”面对面活动,通过邀请非遗传承人到非遗现场与观众面对面交流,让广大市民参与非遗传承人互动,增加观众参与非遗活动的乐趣。除此之外,第五届非遗节期间,在金堂文化馆、各乡镇及社区还积极开展非遗、民俗讲座,普及非遗常识,提高群众保护意识。最后,还开展了百姓故事会。通过讲述百姓身边的人和事,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方式、语言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成都商报记者 陈谋

新闻推荐

唐良智在参加青白江区金堂县代表团和高新代表小组分组审议时强调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本报讯(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钟文)昨日,市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先后来到青白江区、金堂县代表团和高新代表小组,继续就抓好创新驱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结构性改革、推动...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们 让非遗节更加精彩 聚焦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