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成都最繁忙渡口 明年将有大桥可走白果大桥2017年建成,沱江下游延续千年渡河出行方式将彻底改变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4-19 22:11   https://www.yybnet.net/

站在渡口的等候区内,金堂县白果镇龙王村的胡翠金婆婆眺望着江心正在修建的大桥,“盼了几十年,现在总算盼到了,以后过河就不用再绕路、坐渡船了。”

白果渡口是成都市沱江最下游的渡口,也是成都境内年运量最大的渡口。为了解决两岸的经济交流以及群众出行,白果大桥已被列入省交通厅“渡改桥”民生工程,预计本月前,桥梁下部工程将率先完成,到2017年,延续了千年的渡河出行方式将彻底得到改变。

渡口改大桥

更安全更方便

金堂县白果镇位于龙泉山脉东麓,从九顶山发源的沱江流至这里,用近400米的宽度将白果镇分为了“河东”“河西”两个片区。曾经,依托沱江河便利的水上交通,白果也是沱江上游重要码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沱江号子”也曾响彻两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两岸交通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一延续了千年的出行方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

据白果镇党委书记卿三宾介绍,全镇辖10个行政村和1个涉农社区,总人口4.3万余人,其中河西片区共有顺江、龙王、罗盘三个村8000余人,目前,两岸往来只有两条路,一是经淮口过九龙大桥绕行,二是乘坐渡船,小小的渡船成为他们对外交流的重要支点。现在,白果渡口依然承担着日均六七百人的渡运量,节假日这个数字达到1000以上。

摆渡人胡用高已经在白果渡口上来来回回了37年,见证了摆渡工具从桨划木船到小机动船再到大机动船的变迁。“还不说起风起浪,木船那会儿,单是船走到河中央突然起雾,导致一船人漂流到很远的地方这种情况就很常见。”胡用高告诉记者,河西片区的老百姓,不管是赶场、办事还是娃娃上学都要到河对岸的白果场镇,明明就在对岸几百米的距离,却要从旁边淮口镇的九龙大桥绕上十几里,费时费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

除了安全问题,近年来,河西片区群众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伏季水果、中草药种植、藤椒种植等产业,现已栽种桃子4000余亩、沙参800余亩、藤椒800余亩。但是因为交通条件的限制,常常卖不出价,严重影响了农民种植热情,限制了产业发展。“我们的主要产业就是桃子和沙参,但是因为没有桥,有时候外地老板来收桃子都找不到路,老百姓出去卖桃子也不方便。”龙王村书记曹玉模告诉记者,“我们的桃花也很漂亮,也想举办桃花节,但是因为交通不便最后也就只有算了。现在好了,有了大桥,以后我们就可以大干一场!”

投资4500万

新桥2017年建成

来到白果大桥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整座大桥的轮廓已初步形成,工人正在忙碌地浇筑大桥墩柱。据项目业主代表李方柏介绍,白果大桥总投资4500万元,桥梁及连接线全长1084米(其中桥长458米,引道长626米),宽20米,桥梁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简支T梁,下部结构为柱式桥墩、桩柱式桥台、桩基础,设计荷载为公路-Ⅰ级,洪水频率1/100,通航等级Ⅴ级,路面结构形式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速度60km/h,“建成后不仅可以彻底解决河西片区群众出行难题,夯实产业发展基础,还能拉近白果沱江河两岸群众的距离和两岸群众的心,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同时,也为白果场镇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卿三宾说。

据介绍,由于附近建有小型发电厂,不能对桥梁附近水流进行拦截,白果大桥施工难度较一般桥梁要大许多,整座桥梁需直接在水上施工,还要专门搭建工作便桥和工作平台。“我们投入了40余名工人和多台机械设备,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工程进度。整个下部工程预计4月底完成,同时4月底还要把预制场建设好,预计从5月开始预制梁。整个大桥预计2017年春节前主体工程完工。”

大桥建成前

公益渡船免费坐

记者了解到,除了白果渡口,此次金堂县已将最后一批共5个渡口全部纳入了“渡改桥”范畴,将惠及全县4万群众。为了保障群众现阶段的渡河安全,在“渡改桥”完成之前,金堂县已全面完成了5个渡口的公益性渡口建设,让老百姓免费乘船,并新采购定员60人的新渡船,船员们的工资和村民的过渡费全部由财政买单。同时,渡口还规范设置“两线一牌”、防洪系船桩和公益性渡口告示牌,对渡口码头、候船亭和有关配套设施进行维修、保护。“现在候船有亭子遮雨,上下船都是水泥路,又不担心滑到水里,还不花一分钱,安逸!”白果镇周永华大爷每逢赶场都要坐船渡河到场镇做买卖,每逢周五、周日还要接送在镇上读书的孙子,渡口的改造让他放心了不少。

声音

打造“码头文化”

留住千年沱江文化

白果渡口已经存在了几百年,放眼金堂县,码头文化更是延续了千年历史。“渡改桥”之后,原有的渡口不再使用,也让从小坐渡船来回的当地人有些遗憾。“这些渡口只是暂时不用,并不是废弃。”据金堂县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金堂县正在规划打造的旅游产业已经将“码头文化”纳入其中,县城平安桥旁的中码头、沱江小三峡长湖码头已率先成为旅游码头,作为旅游景点或旅游带上的上下客节点,留住千年沱江文化,并为县城增添新景观。

记忆

白果码头 最后的渡船人

“60个,开船!”随着搭档的一声吼,胡用高立即进入驾驶舱,熟练地用竹竿将船从岸边撑开,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渡船驶向对岸。

军绿色棉衣、灯草绒面料裤子、一双大头工鞋,胡用高的穿着和村民们并无差异,能彰显“船长”身份的是手上那双破了洞的毛线手套。常年摇动渡船滑轮的手上,留下了大量的茧疤。

为方便村民应急出行,每个渡口都张贴有船员的联系方式,可这在胡用高和当地村民看来,此举有点儿多余。“1977年我就开始跑船,这个村子里的人哪个认不到我?”在全市注册的17名船员中,58岁的胡用高年龄最大。“年轻时学跑船是为了生计。或者这样说,我们这些住在江边的农民,会划船是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

“现在政府给我发工资,每个月2000多元,如果没有渡口了,我就继续种我的莲花白,休息了。”说到不久后将结束的“船长”生涯,胡用高和村民们都有些叹息。

“不过,我们还是希望有座桥。”几分钟后,胡用高幽幽地说了一句,打破了船舱内的静默。

张林 本报记者 陈泳 文/图

新闻推荐

全市广大干部自觉掀起向周卫东同志学习的热潮向标杆看齐树好党员先锋形象 侯初初 徐璨 王虹 王静宇 曹宇阳

5月3日,市委追授周卫东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本报连日来的报道,也在全市广大干部中引发了关注,大家纷纷掀起了向周卫东同志学习的热潮。昨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团市委等部门...

金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最繁忙渡口 明年将有大桥可走白果大桥2017年建成,沱江下游延续千年渡河出行方式将彻底改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