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成都日报》第一代记者辛大坤对新闻的热爱终身不变

来源:成都日报 2016-04-12 22:16   https://www.yybnet.net/

“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读报看新闻的习惯,”坐在电脑前的辛大坤,虽然已经满头白发,但是精神却很饱满,这位84岁的老人是《成都日报》第一代记者。在从业的35年时间里他用新闻报道记录着成都的发展与变迁,退休后仍然保持着对新闻的热爱,喜欢诗词的他创作了一千多首诗词记录时事热点,至今仍笔耕不辍。现在他还学会了上网,每天下午他都会花上一些时间坐在电脑前,看看新闻,他说:“对新闻的热爱到现在仍未消退。”看报、上网、写作已经成为了这位老报人的生活习惯。

进修后选择回到《成都日报》

“今年6月份我就84岁了,和《成都日报》的缘分还要从半个多世纪前说起,”辛大坤讲述起自己的新闻从业路。1957年秋季,辛大坤成为了《成都日报》的一员,从此就和新闻事业结下了终身缘分。两年后在报社的推荐下,他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进修学习,“当时的学习条件比较艰苦,”辛大坤回忆说,当时连专门的教材都没有,课本是学校自己编写铅印出来的。抱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辛大坤系统地接受了新闻业务教学培训,学习到了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采访、写作新闻、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

5年后进修结束,一项选择摆在了辛大坤面前,是回到成都还是等待统一分配,“等待分配可能会留在北京,有更好的工作机会,当时也有不少同学选择了留下来。”辛大坤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成都,回到《成都日报》,他说:“就算在北京的工作机会再好,但是是报社培养了我,给了我进修学习的机会,人不能忘本,回到《成都日报》才是我问心无愧的选择。”

关注农业 用报道记录成都发展

直到1992年辛大坤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农业报道贯穿了他的整个记者从业之路,“在30多年的工作经历中,我虽然报道过各个行业,但是报道得最多的还是农业。”辛大坤说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农业在打交道。为了了解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得到第一手采访材料,辛大坤常常要到各个区(市)县去采访,金牛区、龙泉驿区、金堂县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当时交通、通讯都不便,去采访都以步行为主。”这些采访的经历给辛大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常常要去金堂县,路途远,一去一来要花上一天的时间。先要到新南门汽车站乘车到达金堂县,再步行到乡镇,有时也能在当地借到自行车。”采访的时间少,赶路的时间多是当时辛大坤采访经历的真实写照。

“虽然辛苦,但是还是要做好新闻报道。”辛大坤说,之所以不怕奔波,是因为这是记者的职责,更因为农民们的勤劳质朴让他感动。“如今的龙泉驿区一片繁荣,但是在我做记者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鼓足干劲,靠肩挑背磨发展农业生产,和他们一比我有什么辛苦呢?”辛大坤说现在再回头看曾经自己关于农业的报道,可以看到成都农业发展迅速,靠天吃饭已经逐渐成为了过去,而农业的发展也恰恰是成都迅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退休后用古诗词创新写报道

辛大坤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也获得了主任编辑的职称,退休后的他,仍然保持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虽然退休了,但是写作却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重要部分,”辛大坤从书桌上抽出一本名为《宋词新作》的文集说,“这是退休后,我写的一些宋词,里面的内容全是记录的时事新闻,大概有一千多首。”翻开《宋词新作》里面全是关于他对于当时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记录,“印象最深的是为足球比赛创作的宋词,”辛大坤说为了记录赛况,一有比赛就守在电视机前观看。除了创作宋词,辛大坤也写下了不少古诗。用诗词记录时事新闻的方式,在他看来不仅是一种尝试,也是作为一名老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方式。

“现在媒体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新的传播形式。”辛大坤说,我还保持着写作的热情就应该再多写写,现在有了网络,辛大坤就有了新的寻找写作素材的渠道。每天下午他都会花上一些时间坐在电脑前,阅读新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就开始动笔创作。他说,只要对新闻报道有热情,还能写,就一直会把这种习惯保留下去。

本报记者 赵航 谭立鹏 文/图

新闻推荐

以他为楷模奋力前行陈泳

昨日上午8时刚过,金堂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曾继文就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转发了本报昨日头版“市委关于追授周卫东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的报道,并配上了这样的评论:作为宣传战线上的基...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成都日报》第一代记者辛大坤对新闻的热爱终身不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