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世界读书日。60名金堂大桥小学的孩子,走进成都图书馆,参加由成都市文明办主办,成都晚报社、成都图书馆承办的“基地书香之旅 让书香在城市流淌”活动,这也是2016年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系列活动的其中一场。这群第一次走进成都图书馆的孩子,在这里畅游书海,体验如何远程使用数字阅读,聆听、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了一趟美妙的“书香之旅”。
A
诵诗、学礼、赏书法……
享受 “文化大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昨日,成都图书馆的少儿阅览室,传来孩子的琅琅读书声。这是本次活动中一堂以“中华六艺,智慧启迪”为主题的国学讲座,主讲人李文懿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六艺是什么?”刚诵读完还没等李文懿开口,大桥小学三年级的薛清和其他几个孩子望了望对方,彼此发问,然后摇摇头。
“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看到了孩子们的疑惑,李文懿开始进入讲座的主题,她告诉孩子们,这六艺分别指礼仪、诗歌音乐舞蹈、射箭、骑马、书法、数学,“‘礼\’为六艺之首。”李文懿告诉孩子们,“礼”在生活中非常重要,是规范大家的道德水准及行为准则,并开始示范古时的作揖、拱手等常用的礼节,孩子们听得来劲,纷纷在下面学起了各种礼仪动作。
书法老师现场书写的古诗《春晓》,苍劲有力的笔调,让孩子们爆出阵阵惊叹声和掌声。
B
古籍、换书、电子阅读……
颠覆孩子们的想象
在国学讲座前,孩子们参观了图书馆的古籍书库,10余万册古籍让孩子们大开眼界。五年级的李倩在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抄下了《峨眉山志》的其中一页,“拿回去做纪念!”而她和其他的孩子们,不仅看到了和记录金堂发展的《金堂县志》,还见到了这里收藏最古老、400多年前出版的儿科医学古书《婴童百问》。
六年级学生王彬蓉,这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小女生当天特别兴奋。因为这天除了得到赠送的一本国学经典读本和小礼品,他们各自带来了一本翻阅了多年的课外书,在成都图书馆的图书漂流书屋换取了其它课外书,她带来的一本《格林童话》,换取了一本《史记故事》。不过,让王彬蓉最难忘的,是学会了远程使用数字阅读翻阅成都图书馆的书籍。在来之前,她和其他59名孩子的想象中,要借阅图书馆的书,就得到图书馆的一排排书架上找。“没想到拿身份证到图书馆注册后,在家就可以用手机翻阅成都图书馆的藏书,而且在金堂的图书馆就能注册,太方便了!”王彬蓉告诉记者,电子阅览室的阿姨告诉她,在全成都市21个区(市)县的图书馆都可以注册。
C
长见识、增兴趣、练胆识……
孩子们收获满满
“这些机器人就是用这些小东西拼起来的?”“怎样组装它才能动?”四年级的夏智华这个腼腆的孩子,在体验“创科机器人”环节时,终于被一个个机器人吸引得打开了话匣子。
大桥小学10个班、326名同学中,60%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很少关心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更让一些孩子的性格变得孤僻。在大桥小学德育主任刁玲看来,这次图书馆之行,让孩子们增长了见识,变得更有胆识,“有孩子缠着问我,对那些古书上的字充满了好奇。”刁玲说,孩子们的好奇心,点燃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成都晚报记者 易启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家住金堂县赵镇顺安街的郑升贵,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和他的家人始终坚守着“孝善、和睦”的家训。郑升贵的岳父身患尿毒症,岳母精心照顾8年。2012年岳父去世后,郑升贵的岳母被诊断为运动神经元...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