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金堂新闻 > 正文

市人大代表、佳盛家庭农场主范忠义: 食用菌产业链成熟了 现在考虑的是绿色振兴

来源:成都商报 2018-02-27 05:37   https://www.yybnet.net/

从普通农民,到家庭农场主人,再到成都市人大代表,范忠义30余年来一直耕耘在食用菌产业,关注农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金堂县清江镇荣华村,范忠义在初中毕业以后,也选择扎根在这片土地。“万元户”曾是他个人的光环,而现在作为家庭农场带头人,他和村里其他食用菌农户一起,让菌类培植更规范。不管是更加有效地利用秸秆,还是将能源从煤改成气,过程更加绿色环保。

更多农户加入

食用菌产业链渐成熟

还在范忠义上初中时,家里就开始尝试培植食用菌了。“那时规模很小很小,但菌类在市场上卖得起价,利润不错,我觉得很有前途”,在他介入后,家里的食用菌培植规模逐渐做大。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年产2000~3000袋,零售价最高5角钱一斤,“那时的5角钱跟现在不是一个概念哦”,范忠义自豪地说,当年年收入破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蘑菇、金针菇、木耳、姬松茸、杏鲍菇……范忠义说起自己培植过的食用菌来,如数家珍。最后,他还是钟情于在金堂种植历史悠久的姬菇。“食用菌就是要成规模地培植,品种不能太杂,因为不同的菌类需要不同的设施和管理要求”。

市场需求大,出口量增大,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更多的农户加入。“高峰期,全村一半以上的农户都在培植食用菌”,范忠义介绍,如今,金堂的食用菌产业链条已经成熟。

规范化发展转型家庭农场 关注绿色环保

2012年左右,当地政府鼓励具备一定规模的食用菌农户向家庭农场转型。作为“食用菌大户”,范忠义响应政府号召,向正规化、规范化发展。

“考虑市场风险等一些因素,每年的收入并不均等”,他表示,在正常年份,他的家庭农场年产姬菇80万~100万袋,收入比之前翻了番。他透露,在经营家庭农场之前,年产一般为30万~40万袋,年收入一二十万元。

“政府的支持力度非常大!”范忠义非常感谢市、县、镇三级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按照我们家庭农场的大棚标准”,政府还出资对全村上百亩土地进行了食用菌标准化大棚改造。

“还有农作物秸秆,如果一把火烧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他说,现在大量秸秆作为菌类原辅材料,有专人收集、粉碎加工,转化为绿色食品,提供市场。

“而菌类下脚料以前都是各自消化,成分没加工就进入农田”,范忠义介绍,现在有厂家在添加氮、磷、钾等元素后,作为有机肥料能更好地吸收,对土壤起到更大的改善作用。现在用下脚料做发酵饲料,技术也很成熟了,这是他下一步的考虑方向。

在培植菌类使用的能源方面,范忠义也带头进行了煤改气,使用清洁能源,积极配合环保要求。“只是如此一来,中小户经济压力较大”,他建议,能为这些农户考虑部分补助,有助于产业发展,以更加绿色环保的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新闻推荐

金堂司法局“三到位”为群众送温暖

本报讯(金堂司记者陈博)1月31日,记者从金堂县司法局获悉,该局日前完成了三个“到位”工作。据悉,首先是法律援助维权到位,为农民工讨薪维权案件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开展法律援助245件;然后...

金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金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市人大代表、佳盛家庭农场主范忠义: 食用菌产业链成熟了 现在考虑的是绿色振兴)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