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金堂 > 正文

何宗岭:给自己戴好“心理口罩”

来源:成都日报 2020-02-24 02:39   https://www.yybnet.net/

隔离期间,适当运动,缓释压力,能提升免疫力 瑜静 供图

隔离在家,与书籍、宠物相伴,保持良好心态,打赢这场“战疫”小云 供图

雷池 供图

石鸣 供图

蒋蓝 摄

本报记者蒋蓝/文

提要

“我有点咳嗽,会不会是遭了?”“天天关在家里,感觉人要发狂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些市民免不了产生类似的担心、焦虑等情绪。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主任何宗岭接受记者采访称,近段时间,即使是正常人出现应激反应的情况也较多,迄今为止,医院心理咨询量和去年同期以及上月相比,都有所增加。

为了让大家正视疫情,及时跟进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制作下发了《心理健康防护提示》。希望大家积极应对疫情,用互相支持来替代抱怨和指责,保持良好心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嘉宾

何宗岭,1981年生,主治医师,心理治疗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硕士,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博士,现任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主任。从事精神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10余年,擅长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心身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兼任四川省医学会心身医学专委会青年委员、西部医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等。

对话

疫情之下,应对四种心理变化

记者(以下简称记):疫情暴发以来,不仅是病人,就是普通人也有的会出现应激反应现象。

何宗岭(以下简称何):从2002年暴发的SARS开始,到“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以及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均出现了群体应激反应。应激反应主要是应对外界充满紧张性的一些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包括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反应。

身体方面主要出现交感神经兴奋,或是内分泌变化。比如不断冒汗、心跳加速、肌肉痉挛、长期失眠、头痛欲裂等。我们接到的咨询电话里,有些人出现了运动型的坐卧不安,而且持续时间很长。

心理情绪方面,焦虑、恐惧、放大恐惧、悲伤、抑郁、绝望……有些人甚至会出现极大的愤怒、仇恨……

越南战争中,美国参战人数为65万人,58307人阵亡、1200余人失踪、303644人受伤。没想到战争结束后,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许多没有死于残酷战场的美国军人,却在回国后自杀。这些人主要是因为患上了“战后心理综合征”“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医学上称为PTSD,指一个人在遭遇重大压力、变故后患上的一种心理疾病后遗症。正是在越战之后,PTSD才成为心理医学必须直面的现象。我们的心理干预,就是要尽量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

记:目前疫情下,人们心理方面主要表现出哪些特点?

何:大体主要有四种感觉的变化。其一是安全感的减弱。平时一个正常人对社会环境、工作、家庭拥有安全感,疫情之下感觉这一切处于不确定状态。我的建议是,放下手机,少接触这方面的消息,克制自己,与事件保持一定距离。

其二是平静感的丧失。以往平静、有序的生活节奏被打破,我建议要学会安抚自己,比如洗热水澡、多听喜欢的音乐,多与宠物待在一起,唤起爱意。借助音乐沉浸在另一个世界,做些自信张扬的动作,会感觉非常开心和愉悦,你的动作本能会更活跃,然后良性循环。另外“正念训练”也颇为有效,放松是获得积极心态的前提。通常人们都得经过情绪化的否认或愤怒后才懂得接纳,这是自然的发展,也是心理疗愈的历程。面对事实,与所有人、事物达成和平相处。

其三,效能感的低下。自我效能感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平时我们形成的工作效能让我们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掌控力,疫情之下待在家里,会渐渐丧失对假日、旅游、与亲朋好友聚会的期待。效能感的低能化现象其实也是可以尽量改变的。我注意到一个报道,武汉方舱医院有一位医学博士,利用点滴时间专心阅读哲学书籍,用阅读来提升效能。这个阅读法很有效,不但可以让自己平静下来,而且可以积极面对工作。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多读书,多学东西,做很多平时根本没有时间做的事情。

最后,是联结感的疏离。人是社会的动物,朋友、亲人之间建立的感情纽带,因为疫情造成了疏离,很多人感觉到孤独、无助。我以为,最为现实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拿起一本家庭影集来,慢慢翻,唤起亲情联结感。可以打电话给信任的亲人、朋友,尝试与亲密可信任的人沟通,向他们坦诚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焦虑。不要因为害羞或是觉得自己小题大做而感到羞耻,就闭口不谈。相反,向他人寻求帮助并互相支持,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害怕焦虑的不仅只有自己,如果发现身边的家人朋友也出现了焦虑、害怕心理,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主动问候他们,不时查看他们的状况。

希望所有人都能用积极、稳定与爱来应对疫情,用互相支持来替代抱怨和指责,不要过多恐慌,相信政府、相信医疗团队、相信身边的人,有序听从建议,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让恐慌慢慢走向平静。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最终会取得胜利。

“隔离”之下,自我保护

记:疫情下人们都不得不在“家里蹲”,但孩子的处境会更困难。

何:孩子可能懵懵懂懂,但也会陷入无名焦躁,再加上不能外出释放,会显得“歇斯底里”。特殊时期不止限制了孩子的身体,他们的情绪极可能会受影响:害怕和恐惧,烦躁和愤怒……其实父母“如临大敌”的表情都被孩子看在眼里,他们有权利知道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果不清楚不了解,孩子可能会产生更多的恐惧。很多信息只是向孩子宣讲防护措施,而没有讲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对此,心理专家、老师要找到孩子能明白的方式,向他们讲述正在发生的一切。

记:从未经历过的“隔离”,自然会让人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何: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风暴中进行“隔离”,是为疫情抗争做出奉献。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心理知识,帮助人们积极面对“隔离”,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更好的方式面对一切。

在医院里的隔离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因为被隔离者需要独自面对相对封闭、活动被限制并且是陌生的环境。对每一个人来说,从生理和心理上适应一个隔离的新环境,都需要一段时间。在没有完全熟悉适应隔离环境之时,人们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可能会产生很多生理和心理的不适反应。

有不少方法可以让隔离者得到压力缓释。比如,为自己的负面情绪寻找一个出口:可利用现有资源来帮助自己,进行一些娱乐活动来转移注意、释放压力;再比如观看网络视频、玩游戏或通过有限空间里的适当运动来宣泄情绪,比如健身。

疫情之后,你最想做什么

记:在你看来,很多人在疫情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何:灾难过后,人们对生命、对社会、对大自然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心理咨询者往往表达了疫情之后首先想做什么。比如很多人表示,以前自己总是忙上忙下,疫情后首先就是要去周游美好的世界,去看看自己最想念的地方和友人。

有人觉得自己看开了。赚大钱也好,住别墅也好,孩子海外留学也好,得到提拔也好,这些都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把握自己,一步一步往前走,才有属于自己的风景。

还有人表达了最朴素的感情,那就是不需要理由,就去寻找那个让自己牵挂的人,见见面、喝一顿酒、流一次泪……

记:人们总是在“弯道超车”的理念中生活……

何:对啊,这种理念在疫情中很多人都在反思。成都有一位媒体人,每天上下班经过天府立交,坚持走路,用手机记录了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别人熟视无睹、见惯不惊的场景,他尽力发现不一样的美。我看到了这些照片,很感动,推荐给很多心理咨询者,希望他们也这样,要有一双热爱生活的眼睛,慢下来,学会打量自己的身边,热爱自己周围的人,周围的天空与花朵。

记: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说:“人,一个是身体,一个是自己的情绪和信念。假如一个人比较超脱,他正在很热衷或者是一心一意追求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其他很多东西都比较容易克服,包括身体。所以在那样一个思想的支配下,好像身体康复也比较快。”

何:对,尤其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们生活里有很多理念是有问题的,比如:纯生态的就是野生的、养生就是锻炼身体、热爱生活就是旅行等,还有人为体现其乐融融的吃喝大聚会,一口火锅里十几双筷子在搅动……

据我所知,宋朝前中国人是有分餐制的。分餐制并不是说不在一起吃,也可以在一张桌子上吃,但不共同使用餐具,所有食物都是一人一份。今天的饮食文化相当繁荣,但我们不能不看到其弊端。我想,疫情之后,无论是饮食风格,还是个人卫生习惯,以及人们对生活的认识,都会迎来一个变化期。

病毒的载体就是身体,照顾好身体是防护的必要条件。远离传染源(如病毒携带者、野生动物及活禽等)、切断传播途径(如勤洗手、戴口罩、减少出行等)、提高自我免疫力(如规律作息,包括适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饮食等)是重要的三部曲。

互联医疗模式渐成一种趋势

记:疫情也在悄然改变着既定的工作方式与节奏。

何:疫情会催生一些行业异军突起,改变一些行业的工作方式。比如,以往的病人来医院看病拿药是常态,现在很多病人不来了,而是通过视频与医生交流、诊断。医生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尤其是面部扫描,经过大数据处理后,出具电子处方,病人可以据此到药房买药,或者到附近社区医院处理。这样做,可以减少医院、医生压力,方便患者。互联网医疗模式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互联医疗模式根据服务模式,一般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分为三类。一类为远程医疗,由医疗机构之间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和远程诊断。二类为互联网诊疗,由医疗机构使用本机构注册的医务人员,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为患者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类为互联网医院,包括作为实体医疗机构第二名称的互联网医院,以及依托实体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的互联网医院。

手记

2020年2月18日 成都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病区呈现出另外一种景象:病人不再登门看病了,电话、微信、视频等成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主要手段。1月29日心理科病区就陆续接到疫情心理咨询电话,医院立即抽调了20多位心理临床专家投入到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2月10日又开通两条专家热线。这里也是四川省所有医院里投入心理治疗专家人数最多的医院。何宗岭说,医务人员从临近春节到现在,就没有正常休息过了。

18日下午,何宗岭赶往金堂县去处理一桩紧急事件:一位抑郁症患者因封闭在家十几天,病情加剧,出现强烈的自责感……经过耐心的心理疏导,病人暂时稳定了情绪。何宗岭说:“这一段时间,就是正常人出现应激反应的情况也较多。到现在为止,心理咨询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多,与上一个月相比也有所增加。心理咨询者不限于成都,还有很多来自外省市的电话。”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市民中间免不了产生大面积的担心、焦虑等情绪。1月26日,国家卫健委紧急下发《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以减轻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的推进情况,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而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也制作、下发了《心理健康防护提示》,分“普通公众篇”“医护人员篇”“隔离者篇”,详细罗列了疫情下的各种心理现状,医务人员分组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工作,从线上到线下为群众做好心理疏导和情绪纾解。

“为什么要隔离?”“我有点咳嗽,会不会是得病了?”“你们医院有口罩、消毒液吗?”“关在家里,感觉人要发狂了”……像这样的咨询,何宗岭绝不敷衍,一个一个回答。

因为疫情的特殊性,很多人是平生第一次遭遇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不少小区居家隔离观察人员出现了情绪上的剧烈波动,有人担心信息被泄露,也有人担心身体出现不适,有人感叹生命苦短。心理咨询一个人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但很多病人或咨询者常常说个没完。何宗岭解释说:“让他们说出来,我们必须具备无限的耐心。缓解群体性焦虑、恐惧情绪是眼下非常重要的,也是最为紧迫的工作。”

“在绿皮火车时代,人们乘坐拥挤的火车太久,一些人会突然出现精神性疾病,这叫‘旅途性精神病’。疫情期间,人们心理的变化更为复杂。”何宗岭说。他认为,阻击疫情特别需要大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平和、理性、乐观、宽广的积极心态。

疫情期间,为坚决不让新型冠状病毒滋生“心理病毒”,这段日子医务工作者都紧张工作,最终要为社会群体构筑稳固的心理防线,戴好“心理口罩”。

新闻推荐

推出线上才艺比拼活动,让职工宅在家里不无聊不恐慌 成都市总举办“新春家庭秀”引来千万参与者 已累计接收参赛作品21.59万个,带动全国各地超过3000万职工参与

本报讯(记者李娜)不出门,怎么过春节?成都市总工会给出了一种选择:唱歌跳舞、吟诗作对、武术小品、厨艺PK……自1月27日起,成都...

金堂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金堂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何宗岭:给自己戴好“心理口罩”)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