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进程加快,农民受益明显
本报讯(记者 颜婧)7月30日,成都市统计局发布该市农村经济运行的最新数据,1-6月份,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平稳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21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4.1%,实现农业增加值123.3亿元,同比增长3.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290元,同比增长17.2%。
生产收入呈现双丰收
分析认为,今年以来,成都市在“五大兴市战略”的总体部署下,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有机高效农业和高端种植业方面,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取得不俗成绩。
全市农业生产呈平稳态势。小春生产稳步发展,但粮食播种面积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小麦播种面积下降7.9%,油菜籽下降1.1%,蔬菜播种面积和去年基本持平,药材的播种面积则增长14.3%。截至6月份,除粮食总产量同比下降5.7%外,油菜籽、蔬菜、水果和药材总产量均同比增长,其中药材增长幅度最大,达36.2%。畜牧业生产则呈小幅增长势头,上半年成都累计出栏生猪、出栏肉牛均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
从全市农民现金收入来看,快速增长势头明显。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成都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729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070元,增长17.2%。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几大类别均大幅增长。成都市统计局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招商引资、基建投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增多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加之外出务工劳动力工资标准较上年有所增长,合力推高了农民收入。
面临三大“制约”难题
各类数据上扬的同时,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成都市农业经济面临的苗头性问题也不可忽视。统计局分析人士告诉记者,生猪价格持续下降、大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逐年下降、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三大问题已非常明显。
从今年年初至今,大环境不佳导致成都市生猪出栏价格持续下降。从春节期间每公斤18元左右下降至目前不足14元,但饲料等农资价格却一直上涨,农户利润空间大幅压缩,养猪户的利润也从去年的每头600元下降到150元左右,“这导致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生猪存栏下降。”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成都市生猪存栏数为492.07万头,同比下降0.1%。此外,从去年开始,粮食播种面积一再减少,该人士表示,虽然目前还没有统计出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数据,但从调研情况看,也正呈下降趋势,“加之5月份以来阴雨绵绵,会对全市下半年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相关人士表示,要保持成都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克服农业生产成本高、主要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等不利因素。
新闻推荐
——访四川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强【校长名片】余强,全国优秀教师,成都市首批特级校长,四川小学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成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专家评审组组长,成都市教科所“十五”规划课题...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