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起,双流机场正式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运行的“双时代”。机场是一个城市的窗口,而航站楼又是机场的窗口。透过这两扇窗口,我们看到的是——
当飞机缓缓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透过舷窗,一座崭新的候机楼矗立在机场航站区的南端:顶上覆盖着许多巨大的 “竹叶”,远远看去,仿佛一个庞大的太空舱。这就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二号航站楼。7月28日,二号航站楼正式启动试运行,其间将承担双流机场20%航班运输,而当试运行结束,整个机场75%的航班运输量,都将落在它肩上,极大缓解原航站楼的客货运输压力。
□本报记者 李梦媛
川京航线是大陆第三繁忙的航线
“成都是中国民航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前沿和战略高地。”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夏兴华这样形容成都在中国民航版图中的地位。
来自双流机场的数据显示,目前,该机场已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航空枢纽港,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航空公司、东航四川分公司、成都航空公司、西藏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
截至2011年,双流机场已开通138条国内定期航线和48条国际地区航线,其中国内城市通达率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首都北京。2011年,实现旅客吞吐量2907.4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7.77万吨,跃居全国机场第五位,成为第四大航空城。两大指标在全球机场排名中,均进入前50位。
而成都和北京之间的往返航班,成为世界第14位的繁忙航线,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京沪、沪深航线。
时间回到2006年,那时,双流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1628万人次,在全球100家繁忙机场中居第83位,名列全国内陆机场第六,中西部首位。这样的增长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继续攀升。当时人们预计,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007年的旅客吞吐量将达1840万人次,2010年则将达到2500万人次,而正在使用的机场很难满足航空运输增长的需要。
另一方面,双流机场还是国家民航规划的8个大型机场之一,在全国机场布局和航线网络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期间,西南地区支线机场数量的增加,形成强劲的助推作用,双流机场的枢纽地位日益凸显。与此不相适应的是,双流机场的跑道和航站楼都不能满足枢纽运行的需要,容量、流程和服务功能亟待全面升级。
完善城市功能的需求,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旅游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共同催生着双流机场第二跑道和二号航站楼。
2007年4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楼建设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批准项目立项。
2008年12月31日,第二跑道和二号航站楼建设工程破土动工。
2009年10月20日,第二跑道飞行区通过民航局的行业验收,双流机场进入双跑道时代。
第二跑道的建成,使原本已经不堪重负的航站楼更显捉襟见肘。每天,数万人要通过一座航站楼集散,办乘机手续要排长队,通过安全检查也要排长队。新航站楼的建设迫在眉睫。
2009年12月21日,二号航站楼建设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机场不停航的建设
二号航站楼和新站坪是在机场不停航的前提下建设的。“一边运营、一边施工”的建设模式,带来了很多限制。
工程建设指挥部高级工程师郑闯介绍,二号航站楼是将原来的生产设施从原址上拆除后再建。在二号航站楼的建设位置上,以前有国航西南分公司的地面服务部、机务维修厂,也有西南空管局和机场的办公楼。这些单位要拆迁,首先得有适合的过渡用房。机场方面最后采取分批、分步迁出的办法,落实一部分过渡房,就迁转一部分单位,空出来的地方就赶紧施工。用这种“步步退出”的办法,完成了施工场地的全部拆迁工作。
难题并没有解决。2010年4月,正当二号候机楼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成绵乐城际快铁决定要在双流机场设立站点。这一决定,带来了设计、施工的连锁变化。指挥部总工程师伍丁立即召集相关单位修改原有设计,采取新的施工措施。快铁的开挖深度达到20米,距离二号航站楼的基础沉台只有22米的距离。在相距仅22米的场地里同时施工,双方的交通车辆和机械经常发生冲突,建设出现了交叉影响。经过多次协调,双方都采取了加固措施,才总算渡过难关。
2010年8月22日,机场地铁开工,新候机楼前的施工更热闹了。空中是钢结构屋面在施工,中间是高架桥在施工,地下是地铁在施工,形成了一个全立体的施工场景。工程部进行了大量协调和组织工作,机场建设才得以有序进行。
今年3月21日,双流机场二号航站楼钢结构工程全部完工,转入屋面和幕墙安装阶段。
7月6日,二号航站楼工程和其附属工程通过了民航局组织的行业验收。
2012年7月28日,二号航站楼启动试运行,双流机场迈入双跑道、双航站楼运行的“双时代”。
“双时代”的天空
“成都的航空枢纽发展等基础设施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衡量依据。”今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及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缘何选择成都时,《财富》杂志主编苏安迪如是说。
第二跑道和二号航站楼是双流机场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建设工程、民航重点工程,是四川省构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时代”的到来,为双流机场建设成为贯通南北、畅达东西、飞架全球的国家级航空枢纽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摊开世界地图,成都独特的区位优势一目了然——
成都处于欧亚航路的中点,是中国以及东南亚通往欧洲、中东的最佳中转地。此外,成都还具有成为南亚、西亚、东南亚、中东及欧洲进入中国门户的潜力。
当前,民用航空业已成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国内多个省市把航空运输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积极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完善航线网络,大力发展当地“航空经济”。
13年来,成都海关监管货运量增加了20多倍。2011年成都海关共办理报关单33.8万份,同比增长42.5%,监管货运量6.46万吨,增长261.4%。各项业务指标稳居中西部空港口岸第一。
四川省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四川共接待入境游客163.97万人次,同比增长55.9%。
“一言以蔽之,成都国家级航空枢纽建设与四川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省政府物流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经济和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带来了巨大的人流量和货运量。目前,仅成都就已集聚了212家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名列中国中西部城市之首。
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校军表示,“双时代”的到来,将对优化我国机场网络体系,助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起到重大而深远的积极作用。
打造国家级航空枢纽,已形成的双跑道、双候机楼运行规模,可满足终端每年5000万人次旅客吞吐量、80万吨货邮吞吐量的需求。中远期,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情况,还将规划建设双流机场第三条跑道、第三航站楼和成都第二机场。目前,第三条跑道的可研性论证工作已经展开,第二机场选址工作也正在进行。
2015年,双流机场旅客吞吐总量预计达到4500万,力争进入世界排名前40位;2020年预计达到7000万人次,力争进入世界机场排名前25位。双流机场货邮吞吐量2015年预计达到86万吨,力争进入世界排名前30位,2020年预计达到140万吨,力争进入世界排名前25位。
因飞翔而精彩,这是“双时代”的旋律,这是天空的意义。
成都T2航站楼机场专线开通
本报讯(记者 刘莉)记者从成都公交集团获悉,为配合双流机场T2航站楼运行,加强高新南区与双流机场的公交衔接,7月28日起907路机场专线正式开通。
该线全长21.6公里,投入营运车辆8台次,收发车时间为7:00—19:00,途经站点为天府软件园公交站、新会展中心南侧站、新会展中心北侧站、金融中心站、希尔顿国际广场站、三环路南华立交桥内侧站、双流机场T1航站楼站、双流机场T2航站楼站。
据悉,907路机场专线采用梯形票价制,票价区间为2—10元。此外,为方便T2航站楼旅客进出港,原有的机场专线303路、317路还增设T2航站楼上客点。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T2航站楼航班运行情况和机场专线开行后的具体运行情况,继续投入运力和调整运行时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思忆)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7周年,7月29日晚,由四川爱乐乐团打造的“‘二战\’经典影视音乐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在成都奏响。省政协副主席陈杰出席音乐会。音乐会共演奏了各国有关“...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