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更大 剧院更多 车位更多 两年后竣工
在天府广场矗立了25年的锦城艺术宫,即将成为历史。记者近日从锦城艺术宫获悉,锦城艺术宫因难以承载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即将在天府广场原钟楼位置搬迁重建。新建成的剧院综合体将更名为四川大剧院,成为四川乃至西南的综合性文化公共领域亮点。近日,四川大剧院设计方案最终敲定。从设计效果图上看到,大剧院仍将沿袭锦城艺术宫传统建筑的古典风韵,与天府广场的风格完美统一。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旧馆难以承载演出需要
1987年4月,锦城艺术宫建成投入使用。它按照国家甲级剧院标准修建了剧场,位置有1445个之多,成为四川省地标性的文化建筑。在过去的20多年,承办了歌舞、音乐会、舞台剧等数千场精彩演出,给川内观众留下了太多难忘的回忆。不过,在计划经济时代建成的艺术宫设计单一,仅有一个单独的大剧院。建成20多年后,设施设备虽然不断更新,仍然跟不上舞台艺术的迅猛发展。
锦城艺术宫总经理彭家攀介绍,当年大型音乐剧《电影之歌》来蓉演出,就因为锦城艺术宫的舞台太小,最后演出只能移师锦江大礼堂。杨丽萍的《藏谜》虽然在锦城艺术宫上演,但舞台上看上去也颇为拥挤。就连朝鲜大型舞台剧《红楼梦》也因无奈错过,更别提当初打算引进的《歌剧魅影》、《美女与野兽》等欧美大型的音乐剧了。不仅如此,单个的大剧院也无法推出小剧场的表演,剧院配套设施也落后于现代观众的需求:锦城艺术宫只设计了几十个停车位,如今到锦城艺术宫看演出,只能把车停到附近的百货商场。
新馆风格:汉风蜀韵
2010年,天府广场周边文化设施完成规划,锦城艺术宫确定搬迁至钟楼位置,新的场馆土地总面积约17亩。彭家攀介绍,锦城艺术宫没有采用原址改造的方案,是因为改造也会耗费过亿的费用,而且剧院4年都不能营业,因此最终异址新建。
从去年开始,锦城艺术宫邀请了多家建筑设计单位,为四川大剧院设计了6套方案。最终在今年6月21日至7月20日,挑选了两套方案进行公示,听取市民意见。记者看到,两套方案,一种是具有四川地域特色的银杏叶立面造型,金灿灿的叶子把剧院烘托得金碧辉煌。一种则是汉风蜀韵的官式风格建筑,沉稳庄重。最终,专家在吸纳公众意见之后,选择了后者。
彭家攀介绍,这套方案被采用,是因为建筑的传统特色鲜明,与未来即将建成的四川省图书馆、成都市博物馆以及天府广场的风格协调统一,而剧院前身——锦城艺术宫,也是传统殿宇的风格。记者看到,四川大剧院的屋顶采用玻璃坡屋顶,有传统建筑的特色,也有剧院建筑的活泼与通透。设计者还把中国传统篆刻艺术运用到建筑中,以“四川大剧院”为题按一定规律排列,形成了独特的篆刻窗花,别出心裁。
将建成文化综合体
新建成的四川大剧院,不再只有一个主剧场,而是设计成可以满足不同文化需求的文化综合体。据悉,除了一座1601座的主剧场,还将分别建成两个450座和350座左右的综合小剧场。彭家攀说,小剧场话剧和各种艺术沙龙现在备受市民追捧,小剧场的建成,可以演话剧,解决小剧场话剧场地难的问题。也可以举行各种艺术公益讲座,培养更多的音乐艺术爱好者。小型歌舞、室内音乐会的演出,也可以随时在小剧场演出。
四川大剧院在剧场外,还将配备7个电影放映厅。未来,这里将成为综合演出、观影、艺术培训、文化展示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文化公共领域,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此外,剧院设计了地下4层的停车场,停车难的问题将得到解决。
据悉,四川大剧院在敲定设计方案之后,还将继续转化为施工图纸,争取今年年底动工,两年后正式建成。
新闻推荐
伦敦奥运会赛事正酣。与北京奥运会前后,企业纷纷争抢奥运商机的氛围相比,这一届奥运会,却出现特许商品不热、奥运旅游不火等现象。川企要不要拿下奥运订单?以前不是问题,这一次,却出现了主动放弃的情况...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