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良娟)年底前,为成都市20个区(市)县文化馆各配备一台“流动舞台演出车”,完成公共电子阅览室标准化建设;8月31日前,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实现3名以上工作人员配备。为了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都市委宣传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文化局等七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关具体事宜的通知》,提出量化目标。
据悉《通知》主要从提升公共文化的流动服务能力、网络服务能力、人员与经费保障等三个方面制定了量化目标。
为提升公共文化流动服务能力,让公共文化与最基层的群众“无缝对接”,成都市将统筹资金800万元,为全市20个区(市)县文化馆各配备一台“流动舞台演出车”,并提出了成都市各文化馆在2012年实现“一馆一团一车”的目标,即文化馆有一个自办或挂靠的文艺演出团体、一台流动舞台车。
在提升公共文化网络服务能力方面,《通知》提出,2012年成都将按照市级不少于40台,县级不少于25台,乡镇、街道、社区不少于10台,行政村不少于5台电脑终端的标准配置,完成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村(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公共电子阅览室标准化建设和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网站建设,并免费对群众开放。
对于人手、经费这两个困扰各地三馆免费开放的“老大难”问题,《通知》要求在2012年8月31日前,成都市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要实现3名以上工作人员的配备,并在每个村(社区)落实1名享受财政补贴的宣传文化辅导员。据悉,成都市2012年公共文化服务财政性经费总计将达到5.4亿余元。
新闻推荐
市场前景和环境效应被看好本报讯(记者李秋怡)8月4日至5日,安迪大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迪·樊先生携同两位华尔街投资专家飞临成都,再度来川考察一家袖珍企业——力达士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