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流转后的土地上务工刘朝伟摄夜幕降临时分,羊马镇福田村农民集中居住区玫瑰广场灯光辉煌。明快的音乐声一响起,居住区内的群众陆陆续续从家里走向广场,跳起了广场舞。“再等一段时间,我们要去参加广场舞比赛,现在专门请了老师来教我们。”一位跟着节奏舞动的大娘跟记者说。
自从福田集中居住区建成后,每天傍晚广场上都热闹非凡,跳舞、健身、唠家常,在这里,群众享受着和城里人一样丰富的闲暇生活。“住的是宽敞楼房,走的是柏油路,看的是满眼的绿树红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图书室、文化室、活动地点俱全。平时到租地业主那里做点农活,既锻炼了身体又有了额外的收入,你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不幸福?”小区内的向大爷骄傲的说。
土地流转,集中居住,改变生产生活方式
福田村位于羊马镇北部,辖17个村民小组,全村辐员面积约3平方千米,耕地约2700亩。2009年,根据羊马镇北部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片区规划,福田村被确定为全镇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村,成都农林科学院科研基地、玫瑰园、京东农业项目等相继落户于此,全村实现土地流转2400亩。依托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福田村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有序促进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规划的福田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面积约69808平方米,计划安置636户,1729人。现已完成一二期建设,入住群众覆盖该村14个组,有200多户,近900人。集中居住区坚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与住房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建设。”羊马镇党委副书记王新骥表示。
新型农民,劳有所得
福田村紧临全友家具厂和崇平明珠家具厂,年轻人去工厂打工。土地流转出去,群众集中居住在小区内,不适合工厂上班的“50”、“60”人员闲下来,如何解决这部分富余劳动力就业?福田村在支部书记李水和的带领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创新,于2010年成立了福田村金穗劳务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将人员登记造册,由村委会专人管理,负责收集用人信息和派遣劳动人员,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对劳务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团队思想、工作纪律等内容。
“合作社完全免费为群众服务。现有在册人员200余人,简单的除草、施药的工作每天收入在60元以上,每月至少能保证有半个月的工作时间,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劳务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就近打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兼顾家庭。该村10组聂秀芳丈夫和小儿子因车祸双双失去劳动力,家庭比较贫困,因要照顾病人不能外出打工。她现在通过合作社就近工作,基本解决了全家的生活问题。
文化生活丰富,居有所乐
2010年以来,福田村根据民主提议和民主决议,完善了文化娱乐设施,修建了玫瑰广场、羽毛球场、篮球场,配备了健身器材,购买了电视音响设备,组建了老年文艺队。3年来,共投资30万元用于全村文体事业。2011年,福田村承办了以“弘扬奥运精神,深化村改工作”为主题的羊马镇首届玫瑰杯农民运动会。运动会结合农村实际设置了集竞技性和趣味性一体的比赛项目,吸引了全镇上千人参与,受到群众的欢迎。完善基础设施、举办文体活动,福田村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
“群众集中居住,农村社区多了一份‘亲情\’,需要更多的凝聚力才能将小区建设的更和谐。如何培养和维系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让所有群众都居有所乐,是我们村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今后还要继续的方向。”李水和说。
(刘瑞宇)
新闻推荐
市政协领导在富邦公司了解企业生产情况本刊讯10月11日,市政协主席杨学明,副主席陈刚、黄志文、罗红蕾、张志新、王伟、李文明率经济农业委员会委员视察市经信局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杨学明...
成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成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