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锦江区民生工程观察
在创新发展中,锦江区的民本情怀正不断绽放光辉——只要一按电钮,医疗救护就能上门……日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镜头对准锦江区推行的 “长者通”老年呼叫援助服务中心,并为这样的民生举措叫好;
在领先发展中,锦江区的民本情怀正持续彰显力量——从率先实现老旧院落物业全覆盖等重大举措,到即将率先在成都市完成老旧院落改造,锦江区正不断夯实成都建设国际化城市的根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的目标,2012年,锦江区继续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以民生工程为载体,创新探索为民服务、惠及民生的体制机制,让这个“中国十大最关爱民生区”和“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之一的行政区迈向新高地。
□王怀 黄泽君/文 锦宣/图
锦江战略:精品城区的民本情怀
联姻 18大项目、引资 131亿元——在9月举行的第十三届西博会上,锦江区再次吸引全球目光:签约国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意菲克国际职业学校等3家国际知名企业正式落地……继2009年、2010年、2011年以来,锦江区在西博会上签约金额总量连续第四次名列5城区第一。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锦江不断刷新发展传奇。
“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型精品城区,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宜人。”在锦江区委书记周思源看来,党委和政府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应当是为市民谋利益。
问需于民,服务群众,造福群众。锦江区以民生为着力点,在全省率先探索社会管理创新改革,开展以街道管理体制、社区治理体制、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创新改革,由此形成的“锦江模式”,入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当选建设成都杰出贡献奖,锦江区也因此成为全国首批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
在以社会化管理创新三大改革的大民生战略下,锦江区在全区开展了以“三大民生举措、四大富民工程、十大惠民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在建设精品城区过程中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由此建立健全惠民服务链,深入实施“十大民生工程”,扶持创业就业、教育优先发展、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率先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助残政策体系平台、全力推进低洼棚户区改造、实现全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高标准全覆盖等。
锦江答卷:领先发展的参照坐标
锦江区将在成都市率先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今年7月,锦江区宣布再投入2亿元,改造354个老旧院落。这一重大民生举措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称赞。
改造老旧院落,锦江区从2010年的52个,预算1970万元,到今年已达到100个,预算5006万元。今年7月,在完成100个老旧院落改造的民生工程任务后,锦江人自我加压。
经过充分调查研究,顺应群众的期待和需求,锦江区决定今年再投入2亿元,对剩下的354个老旧院落进行全面改造,这比计划提前了4年,从而将在成都市率先全面完成老旧院落改造。
为破解资金难题,锦江区决定,大幅削减行政支出费用,降低行政成本,全力落实好民生工程,满怀感情,服务群众、造福群众。
“‘看\’场电影,圆了我多年的梦。”10月15日,在锦江区宏济新路339号,全国首家特殊影院在锦江区亮相。通过旁白介绍的形式,从未进过电影院的盲人陈文,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电影带来的感动。作为2012年民生工程项目的一部分,锦江区年内将建成1个盲人电影院和1个盲人图书馆。这是锦江区加力加紧推进2012年民生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
结合全市民生工程的实施,锦江区深入推进惠民行动,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1-9月,锦江区民生工程答卷分量不轻:改善提升100个老旧院落软硬件已全部完成;已新增公共绿地1.69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211%;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7277人,完成106.3%;区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82.88元;热点区域已新增WIFI覆盖113个,完成141%……
锦江创新:民生政府的不断追求
1-9月,成都市锦江区全年65项民生工程都已基本完成。综观锦江区民生工程抓力抓紧落实的背后,是锦江人一脉相承的民本情怀。正是有打造“民生政府”的决心和信心,锦江区在全市率先推动社会化管理创新三大改革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体制机制,继续领跑宜人城区建设。
“喂,您好,这里是‘长者通\’呼援中心,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10月14日,在成都市莲新街道市民中心的锦江区“长者通”呼援中心,中央领导体验了这个西部首家非营利性机构为居家养老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并点头称赞。这是锦江区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创新机制和模式的一个切片。
继去年4月,锦江区在全市率先发放了首批居家养老服务券后,锦江区今年再出新招。6月7日,由锦江区政府主导,锦江妇幼保健院医疗管理集团负责运营的锦江区“长者通”呼援中心开始正式运营。锦江区共投入400万元,采购了5000套“长者通”呼救机,为符合条件的低保、残疾和高龄空巢等特殊群体老人免费安装,并由政府承担部分使用服务费。
“长者通”呼援中心的设立,是锦江区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发展老龄事业惠及民生的又一创举。
老有所养,锦江区超前谋划,主动作为。近年来,锦江区以建设社会协调发展创新区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大力加强以社会管理创新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形成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助残服务体系。
目前,锦江区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养老助残服务管理平台锦江区养老助残服务热线,在全省率先开设使用养老助残服务特号“96519”;建立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全区16个街道、64个社区均已建立老龄工作中心 (站);全面实施居家养老服务券制度;构建起了5-10分钟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圈;全区已确定并挂牌服务的定点服务机构超过200家;全区16个街道、64个社区养老助残关爱中心(站)都具有托老功能;已建成温馨养老助残中心、“长者通”呼援中心对外开放……为全区老人提供高效、便捷、现代化的服务,实现了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全覆盖,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服务需求。
2012
年锦江区民生工程点击
●环境提升——改善、提升100个老旧院落软硬件已全面完成;新增公共绿地1.69万平方米,完成211%;实施破墙透绿2.5公里,完成125%;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全面完成三环路以内府南河(含干河、清水河)25个下河排污口治理。
●就业促进——城镇新增就业12923人,完成101.7%;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2335人,完成106%;城乡失业人员再就业7277人,完成106.3%;新征集创业项目36个,完成144%。
●扶贫解困——城乡“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年人均医疗救助水平达282.88元;为城乡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1157人次,完成165%;对建档困难职工子女给予入学救助,资助家庭困难职工子女上学50人。
●教育助学——新增公益性幼儿园6所;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14人,完成10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在校人数达141人,完成117.5%;全区适龄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段入学率达100%。
●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2.2356万人,参加大病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人数达2.996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新建8个社区标准化志愿者服务站。
●医疗卫生——新建卫生服务中心2个;区全民健康体检应检人数覆盖率达80.17%;实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全覆盖,城乡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新增急救员850名,完成131%。
●百姓安居——发放租赁补贴894户,完成136%;加快电网建设工作,新(扩)建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1个;新建智能信息亭200个;热点区域已新增WIFI覆盖113个,完成141%。
●文化体育——建成文化活动中心1个;免费开放1个图书馆;免费开放1个文化馆;举行文化直通车进校园演出20场。
新闻推荐
10月27日,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四川科技馆热闹举行,北京蝌蚪五线谱网站责任编辑高超却有点失望:“来迟了,本来我们希望承办下届颁奖活动,来了才知道承办权已经被人抢先取得。”就在...
成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成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